語文教育是母語教育,是言語生命意識的教育,寓含人文色彩;言語的創(chuàng)造,不論是智性、理性的,還是情性、感性的,都十分個性化、生命化,是獨一無二的。作文寫作便是最能體現(xiàn)言語創(chuàng)造特性的一項活動,而影響作文寫作好壞即言語創(chuàng)造性高低的因素之一便是情感意識的創(chuàng)造性具備與否。因此,作文的情感意識顯得十分重要,筆者認為要使高考作文情感真摯,具有創(chuàng)造性,就必須關注作文寫作的主體特征,通過“敘真事寫真情、抒美情發(fā)濃情”,讓作文洋溢情感色彩。
一、情感色彩概說
情感色彩即情感意識?!扒檎呶闹洝保楦惺俏恼碌慕浘€,文章要貫串情感,以情感為“經線”聯(lián)成,“此立文之本也”。情感是人這個生命體的重要特征,是人們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活動,是對客觀事物態(tài)度的體驗。沒有情感,再精彩的人、事、景也難于成文。優(yōu)秀作文往往是情感自然的流露,給人真實感、真誠感,沒有任何的附和感、裝飾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作文寫作中要突出情感意識,因為人類任何認知活動都是以情感作為中介,都是在情感動力影響下進行的。
高考滿分作文《傷心兒女》中,母親在平時及重病住院期間飽嘗人間辛酸,無人問津。彌留之際,三個不孝兒女卻要通過移植母親的記憶來尋找母親的遺產,然而他們從母親的記憶中,看到的是母親的艱辛、母親的無私,看到的是自己的丑陋。母親的記憶滌蕩了不孝兒女靈魂深處的污垢,于是他們的靈魂得到了升華。此文在當年高考閱卷現(xiàn)場使許多閱卷老師感動得熱淚盈眶,公開后廣為傳誦,被認為是1999年高考最優(yōu)秀的作文之一。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它所表達的情感打動了千萬人的心,情感意識在影響著人們的認知,情感色彩在熠熠生輝。
二、情感意識培養(yǎng)
《高考作文等級評分標準》將“感情真摯”列為基礎等級中的最高一等。“感情真摯”即情感真誠懇切?!罢妗奔凑嬲\、真切;“摯”即誠懇、懇摯?!案星檎鎿础笔侵肝恼轮兴磉_的對社會、人生、生活的發(fā)自內心的真實自然的感情,不人云亦云,也不無病呻吟?!案星檎鎿础笔窃凇案星檎鎸崱被A上的升華。
讓高考作文洋溢情感色彩,就必須重視情感意識的日常培養(yǎng)。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
(1)敘真事寫真情。情感往往寄寓在一定的事情中,情真首先需要事真,而真實的事情不僅僅是作者的所見所聞和親身經歷,它還包含作者的所想,只要符合“四此”——此時、此地、此人、能為此事,就可以視為“真”。題材真實自然,情感也容易為人所認可?!案改鸽p亡”、“父母離婚”,庸俗的虛構,明顯的虛假,其中情感自然令人懷疑。寫真情應是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是情不自禁的自覺發(fā)揮,有如“風行水上,自然成文”。它或寄情于物,“情景交融,物我雙會”;或情化自然,借物言情;或化實為虛,狀物表情;或神思飛揚,想象寓情。
(2)抒美情發(fā)濃情。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人,人的思想境界、審美情趣也是形形色色的,作者所抒發(fā)的情感是真實的,但未必達到審美的標準,也就是未必足以打動人心,因此,還必須抒美情。情感是人世間最美好的、最圣潔的珍品?!扒椤笔切温曌?,從“心”而得意,從“青”而得聲,“青”是“美好”的意思。宋代文學家王圣美把“青”作為“美好”的含義而歸納為:“晴,日之美者;清,水之美者;菁,草之美者;精,米之美者;倩,人之美者;請,言之美者。”因此,“情”自然是“心之美者”了。抒情即要抒發(fā)美情,其情必須積極健康,要凸現(xiàn)個人修養(yǎng)、謳歌高尚情操,把握時代主旋律,趨于真、善、美,擯棄假、惡、丑,激人向上,感人奮進,使人得到啟迪和收益。同時,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情感有濃淡之分,濃烈深摯的情感來源于主體深刻的體驗。也就是說,作文選材要選那些自己融入其中的、自己被深深感動了的材料,只有感動了自己才能感動他人。大凡偉大的作品,都是作者自己濃烈深摯感情的結晶,推及高考,大凡高考滿分作文,都是考生濃烈感情的結晶。
當然,讓高考作文洋溢情感色彩也非一夕之功,它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養(yǎng)成過程,但只要我們語文工作者能重視言語生命意識教育,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意識;在作文教學中,如果我們能做到以言語生命為一切教學思維和行為的原點,順應、扶助每一個個體的言語生命的潛質、天性和個性的成長,使教學的日程和言語生命自然生長的時節(jié)合拍,最大限度地使言語生命發(fā)展的潛在可能性變?yōu)檠哉Z創(chuàng)造和自我實現(xiàn)的現(xiàn)實存在性,那么讓高考作文洋溢情感色彩,讓作文高分就不再是一個美麗的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