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涉世家》中說:“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某教材注釋云:“為國事而死?!毕鄳?yīng)的《教參》譯文為:“現(xiàn)在逃跑也是死,舉大事也是死,同樣是死,我們?yōu)閵Z取天下而死好嗎?”
《陳涉世家》又說:“天下苦秦久矣?!薄督虆ⅰ纷g文為:“全國的老百姓受秦朝的殘暴統(tǒng)治之苦已經(jīng)很久了?!?/p>
《教參》混淆了“國”與“天下”的界限。儒家學(xué)說主張“齊家、治國、平天下”,《禮記·大學(xué)》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泵鞔_指出“國”與“天下”是不同的概念,應(yīng)嚴格區(qū)分清楚。天下的統(tǒng)治者是天子,其下有眾多的諸侯國。因此,“天下苦秦久矣”的“天下”是指被秦滅亡的東方六國,即齊、楚、燕、韓、趙、魏。
“死國可乎”是指為復(fù)立楚國而死。下文云:“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逼鹆x時誓師的儀式上,“袒右,稱大楚”。起義軍占領(lǐng)陳地后,召集三老、豪杰議事時說:“‘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伐無道,誅暴秦,復(fù)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惿婺肆橥酰枮閺埑??!边@些都說明,“死國可乎”之“國”當指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