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目標,提出了建設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共同愿望。和諧校園是和諧社會的一部分,是師生和諧發(fā)展的重要基地,也是師生共同成長的樂同。因此,建設和諧校同是時代發(fā)展的要求,也是現(xiàn)實的需求作為校長,應從弘揚人文精神人手,全方位地建設和諧校園。
首先,校長要有人文化的辦學追求;在管理學校時,校長應堅持以人為本,做到心中有學生。以筆者所在的學校為例,起初生源嚴重不足,即使招來了學生,許多也是“問題學生”。面對這種情況,學校并沒有氣餒,提出了“辦有責任的學校,當有責任的教師”的辦學理念,在全校實施“補差工程”,即每個教師負責承包一名學困生,簽訂《培養(yǎng)目標責任書》,利用業(yè)余時間給他們補課,指導其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一個學期后,許多學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家長們紛紛寫來感謝信。如今,學校的教育質(zhì)量在本地區(qū)遙遙領先,憑著一流的辦學條件和一流的管理水平,已成為本地中學教育的窗口學校。學校堅持以學生發(fā)展為根本的原則,為建設和諧校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其次,校長要有人性化突出的管理風格。加強管理是建設和諧校園的重要措施和教書育人的重要條件。學校要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建立健全專業(yè)化的管理機構,以人性化的管理風格激勵教師主動發(fā)展。要堅持剛性制度約束與人文管理相統(tǒng)一,改變單靠“硬性”的行政指令要求教師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做法,在合理合法、堅持原則的基礎上,把學校的各種任務、要求和教師的感情、利益、發(fā)展結合起來,以公平的原則創(chuàng)造各盡所能、各得其所的激勵和分配機制,如合理的教育教學效果評價方案、師生獎懲方案等。
學校每年的職稱評定是熱點問題。我們學校在廣泛征求教師意見的基礎上,制訂了《教師職稱評定方案》,分成幾大塊兒進行積分。到了職稱評定時,每個教師根據(jù)《方案》就可以計算出自己的積分,排出自己的名次。方案、過程、結果一清二楚,減少了矛盾,得到了教師的好評。其他方面,學校也建立了重大事項領導班子集體決策制度、校務公開制度、重大基建和采購項目招標制度、干部提拔競爭上崗制度、教職工聘用制度、教師量化積分考核制度,等等。這些制度經(jīng)過多次討論,讓廣大教師參與學校重大改革與發(fā)展的決策過程,增強教師們的主人翁意識。在良好的制度保障下,多勞多得、優(yōu)勞優(yōu)酬、人盡其才的和諧風貌正逐步呈現(xiàn)出來。
和諧校園離不開校園文化建設。越優(yōu)的校園環(huán)境,具有陶冶學生身心、熏陶學生行為的作用。在我們學校,國旗、校徽、梭訓、名人畫像、名言警句時時刻刻鞭策學生熱愛祖國,牢記國法校規(guī),為中華之崛起而努力讀書;有特色的圖書閱覽室、實驗室、電腦室、多媒體教室等每每提醒學生該學什么,該練什么;藝術節(jié)、運動會、作品展示等活動及各類比賽則給學生提供了展示風采的舞臺。
此外,我們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還體現(xiàn)在校園內(nèi)的角角落落、方方面面,就連學生的宿舍也具有獨特的人文色彩。為了突顯各個宿舍的個性,使其具有文化特色,學校鼓勵同學們給自己的宿舍起名字。同學們集思廣益強,別出心裁,起的名字有圓夢齋、墨香居、雅怡緣、宇哲軒,等等,別具風韻,體現(xiàn)了一種格調(diào)高雅、積極向上的文化氣息。在學生的床頭,可以看到他們所喜愛的圖書,有《人生》《中華上下五手年》《泰戈爾詩選》、等等。宿舍墻壁上,有許多催人奮進的字畫及自勉的條幅,學生置身這樣的氛圍,心靈會在不自覺中得到凈化,品格會在不自覺中得到升華,成為煥發(fā)他們生命激情的精神動力資源。
再次,和諧校園離不開學校、家庭和社會三方教育的和諧與溝通。我們學校通過家庭訪問等多種方式與學生家長建立了經(jīng)常性聯(lián)系,以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學校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所獨具的優(yōu)勢,進行親情教育、感恩教育、日常行為規(guī)范教育、勞動教育,等等,培養(yǎng)學生心中有他人、關心他人的意識和自理、自立的生活能力。另一方面,我們成立了家長學校,通過定期培訓,提高了家長的綜合素質(zhì)和教育水平,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互相配合,形成合力,提高教育的質(zhì)量。社會千變?nèi)f化,會對學生產(chǎn)生各種影響。學校有責任與社會各界密切聯(lián)系,積極開展有利于青少年成長的活動。我們學校充分利用烈士陵園等場所對學生進行正面教育,減少和避免具有思想腐蝕性的東碟對學生產(chǎn)生負而作用。學校還邀請老干部、法制工作者到學校作報告,帶領學生參加社區(qū)服務和植樹造林。通過這些活動與社會共同教育學生,一起建設和諧校園,合力打造和諧社會。
總之,和諧校園是求知成才的學園,陶冶情操的花園,發(fā)展個性的樂園,溫馨舒適的家園。作為學校管理者,我們要弘揚人文精神,全力建設文明、向上、寬松、協(xié)調(diào)、包容的和諧校園,培養(yǎng)身心和諧、健康成長的合格人才,為間建設和諧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責編 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