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世紀新階段,黨的執(zhí)政環(huán)境發(fā)生了新的變化,這既更加凸顯了領導干部為人民用好權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又對領導干部如何為人民用好權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筆者認為,當前領導干部要為人民用好權,必須強化以下五種意識:
一是強化服務意識。各級領導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只能用來為人民服務。馬克思在總結巴黎公社經(jīng)驗時指出:無產(chǎn)階級的領導者應當是對“社會本身負責的勤務員”。毛澤東用“為人民服務”5個字,集中概括了領導干部手中權力的性質和運用宗旨。鄧小平指出“領導就是服務”。領導干部可做的事情很多,但最重要的是用好手中的權力為人民服務,而不是為自己謀私利。因此,領導干部要做到正確行使權力,就必須強化服務意識,堅持執(zhí)政為民。
二是強化責任意識。權力意味著責任和義務。權力是實現(xiàn)責任的手段和工具,而責任的圓滿實現(xiàn)則是運用權力的目的。權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權力和責任是相聯(lián)系而存在的。職權脫離責任,就是對人民不負責任。官僚主義者常常把權力和責任割裂開來。只要權力,不要責任,看重權力,漠視責任,只想當官,不想負責,在其位不謀其政,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整天想的事情就是如何為自己開脫責任,如何使自己被認為有功、有政績。
三是強化奉獻意識。在社會主義社會,權力意味著付出和奉獻。官僚主義者沒有想通這個道理,把權力視為獲得個人名利的工具,因而信奉“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哲學,他們把權力視為個人力量的體現(xiàn),認為權力不是人民給的,而是自己爭來的或某個領導人給的或是命中注定的,因而自命不凡,居功自傲??朔倭胖髁x,就要強化奉獻意識,正確處理奉獻與索取的關系,堂堂正正做官,清清白白做人。
四是強化誠信意識。人無信不立,吏無信不賢。講求信用,言行一致,既是為官之本,也是為官之道。明禮誠信是《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的要求,領導干部理應踐行。這既是人品錘煉,又是官德修養(yǎng)。要當一個好官,尤其需要講誠信。領導干部講誠信,才能增強感召力。領導干部既不能“魚肉百姓”,也不能“愚弄百姓”??赵捈僭挐M天飛,政策措施不兌現(xiàn),這是一種惡劣風氣,任其蔓延,就會失信于民,貽害無窮。因此,領導干部要襟懷坦蕩,光明磊落,對黨對人民忠誠守信。
五是強化約束意識。權力具有兩重性。一方面,正確運用權力可以用來做好事,造福于社會;另一方面不能正確運用權力就可能用它來干壞事,造孽于社會。用權力來謀取公義、公利,是權力的崇高;用權力來謀求私利,是權力的腐敗。因此,領導干部正確行使權力,克服權力腐敗,必須強化約束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