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素琴”是什么?
《辭源》(修訂本):“不加裝飾的琴。《禮·喪服四制》:‘祥之日,鼓素琴?!稌x書·陶潛傳》:‘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張?!?/p>
“素琴”是不加裝飾的琴,這不成問題。但涉及淘潛的書證,卻還值得研究。
《宋書·陶潛傳》:“潛不解音聲,而畜素琴一張,無弦,每有酒適,則撫弄以寄其意?!?/p>
梁蕭統(tǒng)《陶淵明傳》:“_淵明不解音律,而蓄無弦琴一張,每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p>
《晉書·陶潛傳》:“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張,弦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日: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南史·陶潛傳》:“潛不解音聲,而畜素琴一張。每有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p>
看來陶潛晚年那張琴,是沒有弦徽,因此彈不出音來,只能撫弄撫弄表示一下意思的琴。故云:“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然而能識琴中趣,則絕非“性不解音”可知。陶潛《與子儼等疏》云:“少學(xué)琴書,偶愛閑靜。”《答寵參軍》云:“衡門之下,有琴有書;載彈載詠,爰得我娛?!薄稓w去來兮辭》云:“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辈⒖勺C。
既解音律,則琴必有弦。怎又成了無弦呢?《擬古九首》之九:“種桑長江邊,三年望當(dāng)采;枝條始欲茂,忽值山河改。”《讀史述九章》之二:“去鄉(xiāng)之感,猶有遲遲;矧伊代謝,觸物皆非?!闭f明在晉宋易代之際,陶淵明感物觸懷,郁悶不已,才把琴弦撤了,以抒其憤懣之情。
可惜為陶潛作傳者,皆未能深入底蘊(yùn)。
至“素琴”一詞,則宜有兩個義項:①不加裝飾的琴。②指無弦琴。
二
《晉書·孫登傳》載:孫登沒有家屬,住在汲郡北山土窟中,夏則編草為裳,冬則披發(fā)自覆。好讀《易》,撫一弦琴,見者皆樂與親近。阮籍往見,與語,亦不應(yīng)。嵇康從之游三年,問其所圖,終不答。將別,康問:“先生竟無言乎?”登始言:“今子才多識寡,難乎免于今之世矣!子無求乎!”康不能用,果遭殺害,臨命發(fā)出了“昔慚柳下.今愧孫登”的慨嘆。有人認(rèn)為,孫登以魏晉去就,易生嫌疑,所以才保持沉默的。
孫登撫一弦琴,正是為了便于含蓄地寄托其孑身無依的難言之隱和不平之氣。
陶淵明晚年生活在晉宋易代之際,內(nèi)心的痛苦郁悶.同孫登頗為相似。不過他進(jìn)了一步,連一根弦也不要,而有所寄托則一。
彈琴和讀書,是陶淵明的兩大愛好;飲酒則只是為了解憂澆愁而已。在作于臨終前兩個月的《自祭文》中,所不能忘懷的,依然是早年那種“欣以素牘,和以七弦”的高尚清遠(yuǎn)情趣。惟其愛彈琴,并善于彈琴,而自“枝條始欲茂,忽值山河改”以后,每有酒適,卻只能空自撫弄著素琴,以寄其意,這才透露出一種深沉千古的悲涼。
三
陶淵明之后,以“素琴(無弦琴)”人詩者,代不乏人。 庾信自梁入西魏,被羈不返,又入于北周,倍增鄉(xiāng)關(guān)之思,心懷易代之痛。其《臥疾窮愁》詩云:“有菊翻無酒,無弦則有琴。”表明他是最能理解陶淵明的第一人。他的遭遇比陶淵明要復(fù)雜得多,而寄浩茫心事于無弦琴則一。
宋之問《夜飲東亭》詩:“暗芳足幽氣,驚棲多眾音。高興南山曲,長謠橫素琴?!敝{指徒歌,無須伴奏,這素琴是無弦的。
李白是把無弦的素琴作為故實來用的,沒有將自己擺進(jìn)去?!顿浥R沼縣令皓弟》詩云:“陶令去彭澤,茫然太古心。大音自成曲,但奏無弦琴。”《戲贈鄭溧陽》:“陶令日日醉,不如五柳春。素琴本無弦,漉酒用葛巾。”這是李白所能理解的陶淵明及其素琴。
杜甫《過津口》云:“甕余不盡酒,膝有無聲琴。圣賢兩寂寞,眇眇獨開襟?!焙茱@然,杜甫是結(jié)合了自己的遭際,在較深的層面上來使用這一典故的。
白居易《訪陶公舊宅》:“不慕樽有酒,不慕琴無弦;慕君遺榮利,老死此丘園?!薄顿浱K煉師》:“明鏡懶開長在匣,素琴欲弄半無弦。猶嫌《莊子》多詞句,只讀《逍遙》六七篇?!边@是白居易心目中的陶淵明及其素琴,同時結(jié)合了自己的際遇,前后各詩的深度也有所不同。
溫庭筠《早秋山居》詩:“果落見猿過,葉干聞鹿行。素琴機(jī)慮靜,空伴夜泉清。”溫庭筠精通音律,善于吹笛彈琴,而一生坎坷,終身潦倒,難怪會有“素琴機(jī)慮靜”的感慨。
黃庭堅《晚發(fā)咸寧行松徑至蘆子》詩:“聊持不俗耳,靜聽無弦琴?!薄稘O家傲》詞:“三十年來無孔竅,幾回得眼還迷照。一見桃花參學(xué)了。呈法要,無弦琴上單于調(diào)?!秉S庭堅對禪學(xué)濡染頗深,這里以無弦琴來比喻“至法無法”的禪理。琴有弦則有礙,能奏之調(diào)終有限;只有無弦才無礙,才能奏出廣大無垠的調(diào)子。
元好問《密公寶章小集》詩:“淵明素琴嵇阮酒,妙意所寄誰能量?”遺山的亡國之痛,于此有所共鳴。
曹寅《宋牧仲中丞見招奉和二韻》之一:“中丞獨儒雅,示撫無弦琴。”知“素琴”尚有雅人深致的一面。
縱觀無弦“素琴”的歷代用例,“無弦”僅是其表層意義;有所寄托,有所感慨或有所闡釋,才是其深層含義。這是“素琴”的另一含義。
四
然而劉禹錫《陋室銘》中的“素琴”,至今尚未受到應(yīng)有的關(guān)注。
《陋室銘》日:“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p>
中華版《古代漢語》、北京版《古代漢語》和天津教育版《古代漢語》,都沒有對“素琴”作出解釋。只有高教版《古代漢語》注道:“素琴:樸素而無華飾的琴?!?/p>
中國青年版《歷代文選》、江蘇文藝版和上海辭書版的《古文鑒賞辭典》的解釋也大致相同??墒菬o法解釋:為什么“可以調(diào)素琴”,卻“無絲竹之亂耳”?
人民文學(xué)版《唐文選》為了調(diào)和矛盾,對“絲竹”作出了迥異前人的解釋:“絲竹:本指用絲、竹材料做的樂器,這里借指達(dá)官貴人家的樂舞聲?!痹鲎譃橛?xùn),說服力不強(qiáng)。
其實只要將“素琴”理解為無弦的琴,一切矛盾便都迎刃而解了。 從構(gòu)詞上看,《詩經(jīng)》毛傳稱:“素,空也。”《廣雅·釋詁三》則云:“素,本也。”那么,素琴即空琴,空琴必?zé)o弦;素琴謂本琴,本琴自不包括弦徽一類附加物在內(nèi)??梢娪谩八厍佟眮矸Q說無弦的琴,完全合乎構(gòu)詞法,而絕非鑿空之說。
同理,后世稱孔子為“素王”,實猶空王,即謂具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帝王之位者;“素身”指無官爵之人;“素手”猶言空手,川劇《拉郎配》第五場云:“老丈,學(xué)生素手到此,怎敢叨擾!”今人吳組緗戒煙后,常摩挲著一支素?zé)煻芬约钠湟?;素?zé)煻氛撸囱b煙絲的空煙斗也。
“素琴”的“無弦琴”義,無論是從能指的角度來看,還是從所指的角度來看,也無論是從典故運用的角度來看,還是從構(gòu)詞法來看,它都是一個合情合理的客觀存在。
(南昌市建德觀164—1號 江西 330008)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nèi)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