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正確區(qū)分詞與非詞,是詞典標注詞性的必要前提;堅持科學地給詞歸類,是詞典標注詞性的主要原則;逐詞逐項標注詞性,是詞典標注詞性的基本方法。
關鍵詞 詞典 標注 詞性
詞典標注詞性,一直是語言界和辭書界備受關注的事。因為這一問題相當復雜,處理好這一問題具有相當?shù)碾y度。因此,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漢語語文詞典,幾乎均沒有標注詞性。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詞類研究的逐步深入,標注詞性的詞典逐漸多起來了。如江蘇少兒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現(xiàn)代漢語用法詞典》(以下稱《用法》)、語文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字典》(以下稱《規(guī)范》)、商務印書館2000年出版的《應用漢語詞典》(以下稱《應用》)就是有一定代表性和一定影響的幾本。這些詞典在標注詞性上進行了大膽而積極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恰當?shù)卦u價取得的成果,繼續(xù)探討有待解決的問題,不僅對詞典標注詞性的實踐,而且對豐富詞典學、語法學的理論,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一、正確區(qū)分詞和非詞,是詞典標注詞性的必要前提
詞典標注詞性的對象應該是“詞”,這是不言而喻的。但詞和非詞的確定,卻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詞的兩頭都有劃界問題:一頭是如何區(qū)別單獨成詞的語素和單獨不成詞的語素;另一類是如何決定什么樣的語素組合只是一個詞,什么樣的語素組合構成一個短語。”就語素而言,有的能獨立成詞,如“人、天、小、五、不”等,是成詞語素;有的不能獨立成詞,如“偉、麗、覽”等,是不成詞語素;有的一個語素從形式上看是兩個或幾個音節(jié),如“葡萄、琵琶、忐忑”等;還有的語素,成詞有一定的條件,如“朋、習、民”等;有些語素在書面語、科技文獻中能單獨成詞,一般語體中不能單獨成詞,如“氧、院、樓”等。語素是不是詞的問題,主要考慮一個因素,即能不能單用,而語素組合問題就復雜了?!按笾律婕拔鍌€因素。第一,這個組合能不能單用,這個組合的成分能不能單用;第二,這個組合能不能拆開,也就是這個組合的成分能不能變換位置或者讓別的語素隔開;第三,這個組合的成分能不能擴展;第四,這個組合的意義是不是等于它的成分的意義的總和;第五,這個組合包含有多少個語素,也就是它有多長?!?/p>
問題非常復雜,但矛盾又無法回避。對詞和非詞必須比較明確地作出判斷,否則,給詞標注詞性在科學性上就會有問題??梢赃@樣說,正確區(qū)分詞和非詞,是詞典標注詞性的必要條件?!队梅ā吩谶@方面做得比較好,“凡例”中說:“本詞典對單字和單字義項區(qū)分詞和非詞。凡成詞的單字和單字義項標明詞性,不成詞的單字和單字義項用(素)(即“語素”)表示。復詞一般都標明詞性。”“詞組、成語等分別用‘詞組’、‘成(成語)’、‘習(指熟語、慣用語、諺語等)’表示。姓氏不標詞性?!比纾?/p>
馬①名。哺乳動物……②(素)大:~蜂|~勺。③姓。 (《用法》)“馬”分別不同情況標注名詞、語素,把詞和非詞區(qū)分得很清楚。姓氏單獨列出,表示比較特殊。這種做法,是務實的態(tài)度。
《規(guī)范》的做法是:“一個字在一個義項下,既能獨立成詞,又能作語素的,按詞的語法功能標注詞性;只能作語素的,比照類似的詞標注詞性。語素義的詞性,只表示它在合成詞中的性質(zhì),并不表示由它組成的合成詞都具有這種性質(zhì)?!?“凡例”)如:
“馬勺、馬蜂、馬蠅”中的“馬”標注為形容詞,顯然缺少科學性,盡管在“凡例”中有說明,但實際上“語素義的詞性”這種提法,本身就是矛盾的。再說,把姓氏標作名詞,也欠妥當。一般是連名帶姓作一個名詞,單獨一個姓,可看作類似前綴性質(zhì)的語素。
《應用》的做法同《規(guī)范》大致相同,“馬”有兩個義項標注名詞,而“馬蜂”中的“馬”則標注形容詞,姓氏標注為名詞。該詞典在“凡例”中說:“比詞小的語素,雖不是詞,但也屬詞匯范疇,為了區(qū)分其語法類別,也一律標注詞類?!笨梢?,該詞典是不區(qū)分語素和詞的。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區(qū)分詞和非詞這一點上,《用法》是旗幟鮮明的。這種做法,尊重了語言事實,區(qū)分了不同的情況,既有科學性,也有可操作性,是可取的。
二、堅持科學地給詞歸類,是詞典標注詞性的重要原則
科學地給詞歸類,是詞典標注詞性的重點和難點,但也是必須堅持的一條重要原則。
科學地給詞歸類,主要是要堅持科學的詞類標準以及科學地執(zhí)行這個標準。李行健先生在《規(guī)范》的“前言”中說:“我們敢于標注詞性,是因為詞類劃分的研究工作已有了長足的進展,為標注詞性提供了科學的依據(jù)?!钡拇_如此,詞類問題經(jīng)過三次大討論,有了很大進展,其中一些問題已形成共識。如劃分詞類的依據(jù),陸儉明先生認為,“最佳的出路是以詞的語法功能為劃分的依據(jù)”,而怎樣依據(jù)詞的語法功能給漢語詞分類?“以下三方面都可以作為我們提取劃分漢語詞類標準的依據(jù):1.詞充當句法成分的功能,如作主語、謂語等;2.詞跟詞結合的功能,如前加‘不’、‘很’或后帶‘了’、‘著’等;3.詞所具備的表示類別作用的功能,實際就是詞的語法意義,如計數(shù)功能、指代功能、連接功能等?!?。邢福義先生也指出:“語法上所說的詞類,指詞的語法分類,是根據(jù)詞的語法特點劃分出來的詞的類別。詞的語法特點,包括詞在形態(tài)、組合能力和造句功能三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特點。”“給詞定性歸類時,必須緊緊扣住詞的語法特點?!?/p>
考察詞的語法功能或語法特點,重點是考察其組合能力和充當句子成分的能力。這可作為給詞歸類的主要標準。
根據(jù)這一標準來看幾組例子。
博愛[名]。指對人類普遍的愛。
(《用法》)
博愛[動]。普遍地愛:自由、平等、~|~眾生。
(《應用》)兩本詞典標注的詞性不同。其中《用法》沒有用例,使讀者很難判斷這“名詞”是根據(jù)其語法功能來定的。編者很可能是根據(jù)其意義“指對人類的普遍的愛”來確定詞性的?!安邸币辉~在《辭?!分械尼屃x是“舊謂泛愛一切人”。這一解釋是動詞性的?!稇谩酚袃蓚€用例,其中有一例是帶賓語的,這是動詞的語法特征。因此,《應用》比較可信。
滿眼[形]。不加程度副詞。①充滿眼睛:一紅絲。②充滿視野: 走進庭院,看見~的桃花。
(《用法》)
滿眼①[名]整個眼睛:~都是紅絲|~淚水。②[名]整個視野:最 喜山花~開|~的紅梅。
(《應用》)兩本詞典標注的詞性不同。從語法功能考察,“滿眼”能作主語、定語,不受副詞“很”、“不”的修飾。從詞義考察,它同“滿目”、“滿臉”、“滿腳”等相類似,具有“處所”義。因此,它作為名詞比較合理。《應用》是合理的,其釋義也同詞性一致。而《用法》的釋義是動詞性的,與所標的詞性不一致。
插花[動]。摻雜,夾雜;不帶賓語:一地l五顏六色的燈泡~著安 裝在大門上。
(《用法》)
插花①[形]交錯的;穿插的:兩家一塊一地。②[形]交替著;替換 著:幾種款式的衣裳一著穿。③[動]把摘下來的鮮花插入瓶中時作藝術 安排,以喚起美感,陶冶性情:他正在表演~。④[動]頭發(fā)上戴花:小姑 娘頭上插一朵花。
(《應用》)兩本詞典標注的詞性有很大區(qū)別?!队梅ā纷鲃釉~,但在“插花地”中,“插花”作定語,這不是動詞的語法特征?!稇谩发谧餍稳菰~,但用例有“插花著穿”,帶“著”是動詞的語法特征;④中用例成了一個短語,這個義項可以刪去。這個詞可有三個義項,其中一個是形容詞,兩個是動詞。
從以上例子可看出,要科學地給詞標注詞性,必須以詞的語法功能或語法特點為依據(jù)。而在釋義和舉例中,也必須很好地反映這一原則。否則,會削弱詞典標注詞性的科學性。
三、逐詞逐項標注詞性,是詞典標注詞性的基本方法
一個詞往往有多個義項,如何標注詞性?幾本詞典的共同做法是逐詞逐項標注詞性?!稇谩肥恰爸鹪~逐項標注詞類或語類”,《規(guī)范》是“隨義項逐條標注詞性”,《用法》也采用同樣的方法。
從理論上講,這也是成立的。一個詞往往有幾個相互有聯(lián)系的意義,而意義又是語法類別的物質(zhì)承擔者。不同的意義有可能形成不同的語法類。這不同的語法類也即成為不同的“語法詞”。因此,就有必要對同一“詞匯詞”中不同的“語法詞”標注詞性。
編輯①動。在書籍、報刊的出版過程中,對稿件、資料進行整理加 工;常帶賓語:他正準備—一本兒童讀物。也可以帶補語:這部書已經(jīng)一 好了。②名。(1)擔任編輯工作的專業(yè)人員。(2)從事編輯工作的中級 專業(yè)技術職務。
(《用法》)
編輯①[動]對資料、文章或書稿進行整理和加工:這部書稿請王 先生一加工|~中小學語文課本。②[名](位,名,個)從事編輯工作的 人:我在出版社當~|責任一。③[名]從事編輯工作人員的一種中級專 業(yè)技術職務名稱,高于助理編輯,低于副編審。
(《應用》)兩部詞典的釋義和詞性標注基本相同,都是三個義項,其中一個是動詞,兩個是名詞。也都是動詞在前,名詞在后,這反映了這三個義項不僅有聯(lián)系,而且有時間或邏輯順序的先后聯(lián)系。我們也可以這樣看,“編輯”這個詞有三個語法詞,其中一個是動詞,兩個是名詞。
如果詞義之間沒有聯(lián)系,僅僅是書寫形式和語音形式相同,那就不再是幾個“語法詞”之間的關系,而是幾個“詞匯詞”的關系了。如:
《用法》只用一個字頭,五個義項全作語素義處理。這樣,五個義項之間應該有聯(lián)系。《規(guī)范》和《應用》都立了三個字頭,但各本的考慮是不一樣的?!兑?guī)范》“形、音相同而意義上沒有聯(lián)系的字,原則上也分立字頭”,而《應用》則“采取字本位的原則,同形同音字只立一個字頭,不因意義之間毫無聯(lián)系而分立,但是,有些簡化字歸并了兩個或多個字,如‘后’和‘後’,‘松’和‘鬈’,遇到這種情況,詞典才分立字頭,寫作‘后’‘后(後)’、‘松’‘松(鬈)’”??梢?,兩書分立字頭的出發(fā)點并不相同。
以上例子代表了三種不同的編寫思想?!队梅ā凡还茉~義之間有沒有聯(lián)系,只立一個字頭;《規(guī)范》既考慮繁簡字的對應,又考慮詞義之間有沒有聯(lián)系;《應用》則不管詞義之間有沒有聯(lián)系,只考慮繁簡字的對應。應該說,《規(guī)范》的處理比較科學。詞義之間如沒有聯(lián)系,應該看作是兩個或幾個詞匯詞,分立字頭是合理的。至于姓氏義,三家的處理也不相同?!队梅ā窙]有收姓氏義;《規(guī)范》在“博”中設姓氏義,作名詞;《應用》在“博”中設姓氏義,作名詞。如前所說,姓氏義是不成詞的語素義,因為姓氏義比較虛,只是一種標志,相當于詞的前綴。又,姓氏義與其他義之間已沒有聯(lián)系。因此,姓氏義可單獨立一個詞頭。
(常州工學院人文學院 江蘇 213002)
(責任編輯 葉玉秀)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nèi)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