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禹步”考論

        2006-01-01 00:00:00李劍國張玉蓮
        求是學刊 2006年5期

        摘要:禹步系春秋戰(zhàn)國巫覡依據(jù)大禹傳說而創(chuàng)造,是模擬禹偏枯“步不相過”的一種巫步,包含著禹鑄鼎象物禁御百物的巫術意義。后來納入道教法術系統(tǒng),成為道教重要法術。其步法由“禹步三”到“三步九跡”、“步罡踏斗”,經(jīng)歷了許多變化,呈現(xiàn)出規(guī)范化和復雜化的傾向。禹步功能主要有消災去病、驅(qū)除鬼魅、禁御毒蛇猛獸、致雨等。實際上,禹步不具備獨立效力,只是巫術和法術操作程序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關鍵詞:禹步;偏枯;鑄鼎象物;三步九跡;步罡踏斗 

        作者簡介:李劍國(1943-),男,山西靈丘人,南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中國小說史、文化史、文獻學的研究;張玉蓮(1981-),女,云南宣威人,南開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從事中國小說史研究。

        中圖分類號:I20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7504(2006)05-0093-08收稿日期:2005-06-26

        禹步是巫和道士所操的一種巫術或法術,自戰(zhàn)國以來屢見于歷代道書及小說筆記等各種文獻。關于禹步及其起源,歷來有不同的說法,當今研究者也有種種解釋。本文以大禹治水及鑄鼎的相關神話傳說作為切入點,探討禹步和大禹的關系,從而對禹步的產(chǎn)生及其巫術原理作出闡釋。同時,也對禹步法的發(fā)展演變及功能進行疏理,以便對禹步有一個較為全面的把握。

        一、“偏枯”與“鑄鼎象物”:禹步的起源及其巫術原理

        關于禹步的起源,成書于戰(zhàn)國的《尸子》云:

        古者龍門未辟,呂梁未鑿,禹于是疏河決江,十年不窺其家,生偏枯之病,步不相過,人曰禹步。注:《尸子》為尸佼撰,已佚,此見《太平御覽》卷八二引?!盾髯?8226;非相》“禹跳湯偏”楊(亻京)亦引《尸子》云:“禹之勞,十年不窺其家,手不爪,脛不生毛,偏枯之病,步不相過,人曰禹步?!?/sup>

        據(jù)此,“禹步”這一詞語,源于大禹治水神話?!捌荨本褪前肷聿凰欤喾Q半枯、偏癱,一側(cè)肢體癱瘓,常見于中風后遺癥,歷代醫(yī)書對偏枯多有記述。大禹治水勞累過度得偏枯病,行走困難,兩腿不能前后交替行走,一腿前邁而一腿拖行,人遂稱該種步式為禹步。大禹偏枯是先秦流傳很廣的一個說法,《莊子#8226;盜跖篇》云:“禹偏枯?!背尚⑹柙疲骸爸嗡趧?,風櫛雨沐,致偏枯之疾,半身不遂也?!薄盾髯?8226;非相》云:“禹跳,湯偏。”高亨注:“跳、偏,皆足跋也?!薄秴问洗呵?8226;行論》也說:“禹……以通水潦,顏色黧黑,步不相過,竅氣不通?!?/p>

        《尸子》在字面上沒有提到禹步是在什么范圍什么人群中使用的概念,但既然在世人中有“禹步”這一固定名稱的使用,可見它并非單純用以描述禹得了偏枯病后的行走步式,而是特指某些人大禹式的“步不相過”。也就是說,其絕非一個疾病概念,因為這缺乏特殊意義,而應當是特指巫覡施術模擬禹步的特殊步法。這樣,從符號學理論上說,“禹步”已經(jīng)是具有“表征”意義的一個符號,其“所指”便是一種巫術步法注:參見陳宗明、黃華新主編《符號學導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頁。。這一點后來的文獻亦說得十分明確。揚雄《法言#8226;重黎篇》云:“昔者姒氏治水土,而巫步多禹。”晉李軌注:“姒氏,禹也。治水土涉山川,病足,故行跛也。禹自圣人,是以鬼神猛獸蜂蠆蛇虺,莫之螫耳,而俗巫多效。”“巫步多禹”,照李軌的解釋是巫行跛步是模仿禹步,可見禹步就是巫步注:劉師培對“巫步”有別種解釋,《法言補釋》云:“李注云巫多效禹步。案:巫、步皆為官名?!吨芏Y#8226;夏官#8226;校人》:‘冬祭馬步?!嵶⒃疲骸R步,神為災(引者按:下脫害)馬者。馬神,稱步,謂若玄冥之步、人鬼之步,步與 (西甫)同(引者按:馬者至此為賈公彥疏)。’《地官#8226;旅(引者按:應為族)師》祭(西甫)故書作步。鄭注云:‘(西甫)者,為人物災害之神也?!w害人物之神為之步,祭害人物之神亦為之步。《洪范五行傳》云:‘帝令大禹步于上帝?!遂秊暮γ麨椴郊乐C也。由是掌禳除災害之祭者,其官亦為之步?!痘茨献印吩疲骸喑煜轮Γ罏樽诓?。’而《漢書#8226;郊祀志》亦有諸步之官。諸步即宗布之轉(zhuǎn)音。蓋巫主降神,步掌禳物。因禹有降神除物之奇,故后之為巫、步之官者,遂多托大禹之說。揚子巫、步并言,亦據(jù)當時之有步官耳。自步官既廢,而《法言》之旨亦失矣?!?《劉申叔遺書》第5函,1936年寧武南氏排印本。。晉人皇甫謐也說:“禹……治水,乃勞身勤苦……手足胼胝。故世傳禹病偏枯,足不相過,至今巫稱禹步是也?!?sup>注:[1](卷82引)

        巫之所以模仿禹步,個中緣故,李軌的解釋是禹為圣人,鬼神猛獸、蜂蠆蛇虺不能傷之,因而禹步也有非同一般的神力,巫作法時也就要模仿禹步了。

        此后道教徒則就此大加附會,《洞神八帝元變經(jīng)#8226;禹步致靈》云:

        禹步者,蓋是夏禹所為術。召役神靈之行步,以為萬術之根源,玄機之要旨。昔大禹……見鳥禁咒,能令大石翻動。此鳥禁時,常作是步。禹遂摹寫其形,令之入術。自茲以還,術無不驗。因禹制作,故曰禹步。注:[2](P398)《洞神八帝元變經(jīng)》撰人不詳,據(jù)考約出于南北朝[3](P279)。這個說法認為禹步是大禹模擬鳥禁而創(chuàng)造的禁咒術,和巫模擬禹步而創(chuàng)禹步法的說法完全不同。關于禹步和大禹的聯(lián)系,還有別的說法,北宋張君房所編《云笈七簽》卷六一《服五方靈氣法》云:“諸步綱起于三步九跡,是謂禹步。其來甚遠,而夏禹得之,因而傳世,非禹所以統(tǒng)也?!?sup>注:[4](P1355)

        統(tǒng)者,始也。此說認為大禹是禹步的傳承者而非創(chuàng)造者。

        不管說法如何,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巫覡的禹步和禹有關。今天看來,這一點應無問題,問題是如何解釋二者的聯(lián)系。

        今天研究者對此持有多種觀點。一種觀點是肯定《洞神八帝元變經(jīng)》的基本說法,認為禹步確為大禹所創(chuàng)。高國藩以為,“夏禹王具有神與巫師的雙重性格”,“顯然是溝通鬼神的巫師”?!坝砘茔@洞疏導洪水,就是運用模擬巫術在治水,他施巫術時采用的步法便是一種病態(tài)的巫師舞步的模擬法?!?sup>注:[5](P67)

        關于大禹是巫而創(chuàng)禹步的觀點很早就有人提出過,陳夢家就認為“古之王即巫者”,禹乃“群巫之長”,“禹步創(chuàng)自夏禹”注:[6]。大禹在治水過程中運用模擬巫術,這是有可能的。在治水神話中,大禹疏導洪水時受到軒轅山的阻隔,化熊開通此山。其實,這就是巫裝扮成熊的模擬巫術。普列漢諾夫說,原始民族“這種模仿動物的沖動往往是和原始民族的宗教信仰相聯(lián)系的”注:[7](P34),也就是相信可以獲得所模擬對象的力量。顯然,大禹裝扮成熊也是希望擁有熊一樣的威力,以開山導水。但認為大禹治水施巫術時所采用的是“病態(tài)的巫師舞步”,則缺乏必要的證據(jù)和有效的推斷。其實,盡管作為部族首領的禹本人可能也是大巫,但所謂大禹創(chuàng)造或傳承禹步,實在渺茫難信。

        另一種觀點是認為禹步只不過是戰(zhàn)國術士假托了禹的名義,實際與禹毫無關系。胡新生以為:春秋戰(zhàn)國男巫大批由跛者充任,即所謂“巫”、“佝巫跛匡”。跛巫的跛腳步法也受到并無殘疾的巫師的模仿。因此“禹步只能是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跛者為巫現(xiàn)象盛極一時的環(huán)境中形成的一種巫術步法,它的首創(chuàng)者是當時那些腿腳有殘疾的巫師,它的直接淵源就是跛腳巫師所跳的跛舞”。之所以稱作禹步,不過是借用夏禹的名義,“使之無比神圣”。并推測說,由于墨家奉夏禹為楷模并相信鬼神和巫術,因此“‘禹步’這個名稱很可能是由戰(zhàn)國中后期的墨家門徒發(fā)明的”,從而將巫祍的跛腳步法同夏禹的跛腳聯(lián)系起來[8](P35-40)。

        劉宗迪也認為禹步和禹實際無關。他分析了《洞神八帝元變經(jīng)》記載的禹見鳥禁而創(chuàng)禹步的傳說,以為此中透漏出關于“禹步來歷的真消息”,就是“此鳥實即羽舞之人”,亦即巫師。而禹步舞就是以羽毛為飾、用于水旱之祭的羽舞,亦即“驅(qū)魃之戲”。他說:“禹步為巫步,而巫源于舞,巫師之法術伎倆源于原始舞蹈之舉手投足,禹步亦不當例外,它實在不過是一種舞蹈步態(tài),僅此而已,別無深義?!彼€認為禹步舞實際源于《孔子家語》、《說苑》記載的“屈一足而跳”的“商羊舞”。這種用于水旱之祭的巫舞之所以命名為禹步,是因為禹為治水英雄。所謂禹的“偏枯”之疾,其實是指舞姿的“拘攣偏行”,并非禹真有此疾注:[9](P115-119)?!磅宋琛闭f和“商羊舞”說都頗有新意。但“跛舞”說的疑問是,春秋戰(zhàn)國的跛者為巫能是普遍現(xiàn)象嗎?先秦典籍提到巫的,畢竟大都是身體正常的人。而且,即便是殘疾巫,也還有“佝巫”,并非都是跛子。再者,“”字釋為跛腳也有疑義注:胡新生認為“祍”同“尢”,許慎《說文》釋為“曲脛”,也就是跛子、瘸子。但劉宗迪解釋為“尢”像一屈足之人,非跛疾,是指屈一足而舞的商羊舞。見《禹步#8226;商羊舞#8226;焚巫(西甫)》,《民族藝術》,第4期,第123頁。古人對“(西甫)”的解釋尚多。《禮記#8226;檀弓下》鄭玄注釋為“者面向天”,《左傳》僖公二十一年杜預注釋為“瘠病之人,其面向上”,《呂氏春秋#8226;盡數(shù)》高誘注釋為“突胸仰向疾也”,突胸即雞胸?!队衿丰屴獭⒚劄椤磅?,曲脛也,又僂也,短小也”。僂即佝僂,雞胸駝背。。要之,跛巫不可能是多數(shù),這樣由少數(shù)跛腳巫的跛舞到為眾巫通行的禹步,其間建立起的因果關系恐怕難以成立。而“商羊舞”說將大禹治水定九州、患偏枯之疾都看作是由古巫商羊舞、禹步舞引發(fā)出的神話,未免本末倒置,恐怕也難成立。

        禹步作為巫特有的一種巫舞步法,不論是創(chuàng)自或傳自大禹,還是巫借用禹的名義,或是說以禹來附會巫舞,分明都與禹有關。在古代的兩種主要解釋中,《洞神八帝元變經(jīng)》的解釋,恐怕不是較原始的材料,可能是后代道徒的編造。實際上,此中關于鳥禁大石是長時間頗為流行的傳說,不過把鳥具體化為鴆或鸛等鳥。我們認為還是應當相信《尸子》的說法,禹步是禹后巫覡的創(chuàng)造,對禹“偏枯”步式的模擬,大約出現(xiàn)于春秋戰(zhàn)國時代。巫是遠古神話傳說的承繼者,作為戰(zhàn)國“巫書”的《山海經(jīng)》記載大量遠古神話,就是證明。巫很熟悉禹的傳說,將巫步與大禹治水聯(lián)系起來是十分自然的。此中的問題是巫為何獨獨模擬禹步?在巫的禹步巫術觀念中,禹被賦予一種什么樣的意義?李軌以禹是“圣人”來解釋,上述諸說實際也與此類似。類似的還有人說禹步產(chǎn)生于大禹崇拜。認為在戰(zhàn)國時期的歷史人物神話運動中大禹被神化,從而出現(xiàn)大禹崇拜思想,而大禹患有偏枯殘疾,因此便有禹步巫術注:[11](P53-54) 。但僅就人們對大禹的崇拜和大禹足之殘疾而得出禹步之來歷,未免失于簡單。事實上,古之圣賢者,身體有殘疾而被神化者不獨大禹,《荀子#8226;非相》所云“禹跳,湯偏”,湯也是跛腳偏枯的圣賢,而巫覡何以把巫步只和大禹扯上關系?

        我們認為這和關于大禹的另一個神話傳說有密切關系,就是鑄鼎象物。

        《左傳》宣公三年載:

        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用能協(xié)于上下,以承天休。

        “不逢”二字,惠棟、阮元校作“禁御”注:阮元校:“惠棟云:‘張平子《西京賦》云“禁御不若”,《爾雅#8226;釋詁》云“不逢不若”。案下傳云“莫能逢之”,杜云“逢,遇也”。既云“不逢”,又云“莫逢”,文既重出,且杜氏不應舍上句注下句。此晉以后傳寫之訛?!富輻澱f是也?!薄妒?jīng)注疏》,中華書局影印,1980年版,下冊,第1871頁。,是也。大禹在治水過程中登山涉水,據(jù)說遇見種種奇怪之物,隨時讓人記下來。《列子#8226;湯問篇》云:“有鳥焉,其名為鵬,翼若垂天之云,其體稱焉,世豈知有此物哉!大禹行而見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堅聞而志之?!辈媸乔刈逑茸?,佐禹治水?!稘h書#8226;地理志下》稱“伯益知禽獸”。伯夷認出禽獸物怪,再由隨行的夷堅一一記下。這里的記,不僅是文字記錄,應當還有圖像描繪?!稘h書#8226;地理志上》云:“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貢?!本胖荨叭瓮磷髫暋保谑潜阌小蹲髠鳌匪啤柏暯鹁拍痢?,杜預注云“使九州之牧貢金”。所貢之金禹用來“鑄鼎象物”,杜注:“象所圖物,鑄之于鼎?!闭铡蹲髠鳌返恼f法“遠方圖物”是九州在貢金同時獻上的,但聯(lián)系《列子》所記,那其實原本是治水時所繪,大概是留在各地保存,此時再獻上。大禹鑄九鼎,上畫百物之象,目的是使人們能夠認識分辨出神鬼精怪,當人們進入川澤山林后不會受到魑魅魍魎的傷害,即所謂““禁御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不若”也就是“螭魅罔兩”,杜注:“若,順也?!薄稜栄?8226;釋詁》:“若,善也。”“莫能逢之”意思是神鬼物怪見人而退避。

        但認識魑魅魍魎何以就可以禁御之?這里涉及到一個巫術觀念。葛洪《抱樸子內(nèi)篇#8226;登涉篇》云:“其次則論《百鬼錄》,知天下鬼之名字,及《白澤圖》、《九鼎記》,則眾鬼自卻?!庇衷疲骸凹鞍垂礓洠僦萆缂吧角湔締栔?,則木石之怪,山川之精,不敢來試人?!薄肮礓洝贝蟾乓彩侵浮栋俟礓洝?。另外《抱樸子#8226;遐覽篇》中還著錄有《見鬼記》。干寶《搜神記》引有《夏鼎志》兩條,殆即《九鼎記》?!栋俟礓洝?、《見鬼記》、《白澤圖》、《九鼎記》都是記錄鬼怪的名號性狀,從敦煌遺書中的《白澤精怪圖》殘卷看,這些書還繪有圖像注:《白澤精怪圖》殘卷有斯6261號及伯2682號。伯2682號尾題“《白澤精怪圖》一卷”,有彩圖二十幅。斯6261號殘卷無題記,共九物,一物缺圖。黃永武編《敦煌寶藏》第五輯、第十三輯收入。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印行。第五輯,1982年版;第十三輯,1985年版。《白澤圖》佚文很多,主要見引于《法苑珠林》卷五八(百二十卷本)和《太平御覽》卷八八六。另外,《抱樸子#8226;登涉篇》“山中有大樹,有能語者”至“丑日稱書生者,牛也”一段文字,實取自《白澤精怪圖》。敦煌殘卷所角精怪絕大多數(shù)不見于類書等征引。。《抱樸子#8226;登涉篇》有一大段取自《白澤圖》,如說山中大樹能語,“其精名曰云陽,呼之則吉”,“山中寅日有自稱虞吏者,虎也”,如此甚多,最后說“但知其物名,則不能為害也”。

        巫術和道教相信只要呼鬼怪名字,鬼怪便會避走,前文所引《抱樸子》“知天下鬼之名字……則眾鬼自卻”,“木石之怪,山川之精,不敢來試人”云云講的都是這個道理?!栋诐删謭D》亦云:“……此皆是其鬼名,故先呼其名,即使人不畏之,鬼亦不傷人者也?!薄兜啦亍匪铡稛o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卷五也有類似說法:“其鬼眾多,其名不一,游行天下,殺害良民,故立殺鬼制魔之法,有以治之。有知鬼名,終身不敢加害,三呼其名,其鬼自滅?!焙艄砉置侄浦且环N名字巫術,在原始思維中,人或物的名字與其本身有密切聯(lián)系,是自身極重要的部分,因此人對自己的名字有諸多禁忌,而巫術可以通過名字來加害于人。這一點,弗洛伊德《圖騰與禁忌》注:[12](P104-105)、弗雷澤《金枝》[13](P225) 都有明確的說明注:參見詹鄞鑫《心智的誤區(qū)——巫術與中國巫術文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23頁。 。而從巫術原理上說,名字巫術顯然屬于弗雷澤說的交感巫術中的接觸巫術——它是基于巫術思維中的接觸律或曰觸染律而產(chǎn)生,就是通過名字對與其密切相關的主體施加影響[13](P16) 。禹鑄鼎象物使民禁御百物反映的正是這種巫術觀念,后世的《九鼎記》、《白澤圖》等巫書道書也是基于這種觀念而制作。而《九鼎記》或《夏鼎志》恰正是取鑄鼎象物之意,分明是借助于禹的神力。《白澤圖》之得名來源于一個關于黃帝白澤神獸的傳說:白澤神獸能言,達萬物之情,知天下鬼神,黃帝令人圖寫白澤之辭,“以戒于民,為時除害”注:見《云笈七簽》卷一○○《軒轅本紀》、《抱樸子內(nèi)篇#8226;極言篇》、唐瞿曇悉達《開元占經(jīng)》卷一一六引《瑞應圖》。參見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史》修訂本,第253-254頁。。實際上這和禹鑄鼎象物屬于相同的巫術觀念。

        巫覡創(chuàng)禹步必然和禹鑄鼎象物的傳說有關,就是說巫認為禹有識別禁御魑魅魍魎的能力。李軌注所云“禹自圣人,是以鬼神猛獸蜂蠆蛇虺,莫之螫耳”,雖從禹的神圣性著眼,但也說明俗巫效禹恰是看中禹禁御百物。巫覡主治鬼物,而大禹有此能力;巫舞步施法,而禹偏枯步不相過,因此巫覡也模擬禹行走步式,而創(chuàng)禹步步法。所謂禹步的起源,正在于此。

        依據(jù)弗雷澤巫術理論,禹步屬于由相似律而產(chǎn)生的模擬巫術,又稱順勢巫術[14](P16) 。巫覡仿照禹的偏枯步式,也就獲得禁御能力。

        二、“禹步三”、“三步九跡”、“步罡踏斗”:禹步法的演變

        禹步不同于一般巫舞的舞步,它是一種特殊的程式化的巫步。在傳世先秦典籍中看不到對禹步步法的具體說明。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和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及《養(yǎng)生方》中有不少關于“禹步三”的記載,表明戰(zhàn)國秦漢時期禹步由三步組成,已經(jīng)成為通則,但具體步法沒有記錄。

        現(xiàn)存最早的對禹步法作明確描述的資料是葛洪《抱樸子內(nèi)篇》里《仙藥》和《登涉》兩篇?!断伤帯菲疲?/p>

        禹步法:前舉左,右過左,左就右。次舉右,左過右,右就左。次舉左注:“左”原訛作“右”,據(jù)孫星衍校改。見王明《抱樸子內(nèi)篇校釋》,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222頁。,右過左,左就右。如此三步,當滿二丈一,后有九跡。[14](P209)

        這一步法是:第一步:先邁左足,接著右足邁過左足,左足前邁與右足并步;第二步,再邁右足,左足邁過右足,右足前邁與左足并步;第三步,再邁左足,右足邁過左足,左足前邁與右足并步。三大步走過留下九個腳印,長度是二丈一尺注:晉尺長度約今制的七寸左右。參見吳承洛《中國度量衡史》,商務印書館,1993年版,第65頁;陰法魯、許樹安主編《中國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3冊,第75頁。。需說明的是,古代一步的概念是從左足落地起到左足落地止,相當今天說的兩步。禹步每步雖邁三次,但最后一步是并步,其長度仍還是一大步。

        《登涉》篇也說禹步“一步七尺”,“合二丈一尺,顧視九跡”。但“合二丈一尺”一本作“一步三尺”[19](P317),步幅要小一半多。《登涉篇》又云:

        又禹步法:正立,右足在前,左足在后。次復前左足,次前“左足次前”四字原脫,據(jù)孫星衍校補,下同。王明《抱樸子內(nèi)篇校釋》,第317頁。右足,以左足從右足并,是一步也。次復前右足,次前左足,以右足從左足并,是二步也;次復前左足,次前右足,以左足從右足并,是三步也。如此,禹步之道畢矣。[14](P302-303)

        步法與前完全一樣胡新生《禹步探源》依據(jù)《登涉篇》今本文字介紹第二種禹步法,第一步和第三步都是一個并步,因此說是七跡(第73頁)。但禹步都是九跡,而且正立右足在前,如依“次復前右足”,乃又先出右足,無法跨出較大距離,必有脫誤,孫星衍??笔钦_的。,只是補充了預備動作,即正立,右足在前,左足在后。禹步法的特點是三步九跡,每步都要并步,這就是“步不相過”。后來《云笈七簽》卷六一稱禹步“三步九跡”,“其法先舉左,一跬一步,一前一后,一陰一陽,初與終同步,置腳橫直,互相承如丁字所,亦象陰陽之會也。踵小虛相及,勿使步闊狹失規(guī)矩”。與葛洪的兩處介紹也相合。都是先出左足邁一跬(半步),再前出右足,然后并步。而“初與終同步”是說第一步和第三步步法相同。不過,對并步的姿態(tài)作了具體說明,就是兩足橫直相靠呈丁字形,并不是兩足腳跟相靠呈倒八字形。

        禹步之所以九跡,應當仍和禹有關,那就是禹平九州,意味著禹的足跡遍于九州。道教步罡法中曾有過“九州罡”,凡走九步,從中宮歷巡八方[3](P684),也正是包含著這樣的含義。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有這樣一段關于“禹步三”的記載:“行道邦門困(閫),禹步三,勉壹步,滹(呼):‘皋,敢告曰:某行毋(無)咎,先為禹除道?!次瀹嫷兀惺迤洚嬛醒胪炼鴳阎?。”[15](P223)禹步咒語的意思是大禹在此,諸鬼神避道?!度諘芬曳N所記行禹步還要投“禹符”于地[15](P240),表明早期禹步觀念和禹密切相關后世道教或稱訣為“禹訣”,和“禹符”用意相同。明陳士元《江漢叢談》卷一:“今之黃冠履斗罡,戟指書空者,車取稱禹步、禹訣焉。”。到后來禹的含義逐漸淡化,《云笈七簽》所載道教典籍即用陰陽八卦、天地星象解釋禹步的含義,說“三元九星,三極九宮,以應太陽大數(shù)”,意思是三步九跡應合著“三元九星、三極九宮”的“大數(shù)”。又說“一跬一步”應合著“一陰一陽”;兩足相承“亦象陰陽之會”。這都是道教的說辭。所謂三元指天、地、水,九星指四方及金木水火土五星。三極指天、地、人,又稱三才,九宮指八卦宮及中央宮。禹步本為巫術,巫術被納入道教后,原始質(zhì)樸的禹步觀念被道教作了新的解釋,完全神秘主義化了。

        隨著禹步的道教神秘化,禹步法趨于復雜,并被不斷賦予各種道教意義。最初的禹步法應當說比較簡單,走三個并步而已,大概是直線,沒有太多的講究?!侗阕?8226;登涉篇》在介紹“介先生法”時說“左徊禹步”,左折而行,分明是曲線。這其實很可能就是道教所創(chuàng)新的禹步法——“步罡踏斗”,就是步法和北斗星相配,曲折而行,走出一個北斗形狀。

        禹步與北斗相配,道教傳說中也說是禹創(chuàng)?!兜啦亍肥沼小督疰i流珠引》,題中華仙人李淳風注題李淳風注,當是偽托。李淳風(602-670),初唐人。但作者可能是唐人,因為所云禹“引理江河”,“理”字乃避高宗李治諱。唐代凡言“治”皆改作“理”。。卷一《三五步綱引》云:“北斗者,是中斗也。中斗九星,下變?yōu)榫澎`,步作九跡,謂之星綱。禹見鳥步星綱轉(zhuǎn)石木取蛇食,禹學之,三年術成。能覆九斗,配星于足,以足指物即轉(zhuǎn),不知手為之。后登剡山嶺之巔,有神人謂之曰:‘足履手指,何以足履亦使足指?王不見靈鳥足履觜指?’禹拜之而受。后得道,驅(qū)使神鬼蛟龍虎豹,開決山川,引理江河,分別九州。后登帝位,方取道解易形變而升太極?!?sup>[16](20冊,P358-359)這個傳說顯然是從禹創(chuàng)禹步傳說翻出。據(jù)有關資料,步罡踏斗產(chǎn)生應當至晚在東漢后期臺灣李叔還編纂《道教大辭典》,釋“禹步”時引《荀子》云:“今羽士作法,步魁罡,即所謂禹步也。”[浙江古籍出版社影印,1987年版,第495頁。據(jù)此則早在戰(zhàn)國后期禹步就已經(jīng)和北斗相配合。按:今本《荀子》未見此說,劉師培《荀子評補》附《佚文輯補》亦無此條,不知李氏所據(jù)為何。《劉申叔遺書》,1936年寧武南氏排印本,第4函。余健《碯及禹步考》認為禹步步罡踏斗起源于萬舞,萬即碯,象北斗?!稏|南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魏伯陽《周易參同契》卷上云:“履行步斗宿,六甲以日辰?!标庨L生注:“履行星,步北斗,服六甲之符,吞日月之(西甫)也?!?sup>[17](20冊,P75)

        “斗宿”指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六星,又稱南斗),但也指北斗七星,這里應當是指北斗。作法時“步斗宿”,正是禹步的“步罡踏斗”,又常稱“步魁罡”、“步罡”、“步天綱”、“步綱躡紀”等。所謂魁,指北斗七星中成斗形的四顆星,即斗杓,罡指斗柄三星《史記#8226;天官書》“北斗七星”《索隱》:“第一至第四為魁,第五至第七為標,合而為斗。\"標即罡,又稱天罡。。

        關于步罡踏斗的禹步法,《洞神八帝元變經(jīng)#8226;禹步致靈》有詳細說明。

        ……禹步,末世以來,好道者眾,求者蜂起,推演百端。漢淮南王劉安已降,乃有王子年撰集之文,沙門惠宗修纂之句,觸類長之,便成九十余條種。舉足不同,咒頌各異。詳而驗之,莫賢于先舉左足,三步九跡。跡成離坎卦、步綱躡紀者,斗有九星,取法于此故也。自茲以還,更無異效可以尋研者矣。其欲召神見鬼,禹步最為急要。步及咒文,時須熟誦。利即神來,生即乖闊。……禹步法:于室內(nèi)術人鋪前,面向神壇。以夏時尺量三尺為星相去之間,率以清凈白灰為星圖及八卦之數(shù)。術人立在地戶巽上,面向神壇坐之。方鳴天鼓十五通,即閉氣步之 。先舉左足踐離,右足踐坤,左足踐震,右足踐兌,左足從右并作兌。乃先前右足踐艮,左足踐坎,右足踐乾,左足踐天門,右足踐人門,左足從右足并在人門上立。然后通氣乃為咒曰:乾尊耀零,坤順內(nèi)營。二儀交泰,要合利貞。配天享地,永寧肅清。應感玄黃,上衣下裳。震離坎兌,翼贊扶將。乾坤艮巽,虎步龍驤。天門地戶,人門機衡。衛(wèi)我者誰?昊天竁蒼。今日禹步,上應天綱。鬼神賓伏,下辟不祥。所求如意,應時靈光。不順之者,并取伏魁綱之下,無動無作。急急如太上老君律令。

        作者說漢以下研究禹步法的很多,說法各異,都不如三步九跡法有神異之效,因為三步九跡上應北斗。北斗本七星,但古代星象家又有九星之說,認為北斗附近還有兩顆輔弼之星。這里為了配合九跡,也說是“斗有九星”。因為要配合斗狀及八卦,因此步法與《抱樸子》有很大不同,三步中只有第一步和第三步兩個并步明徐應秋《玉芝堂談薈》卷一九《北斗九星》:“斗中復有尊帝二星,大如車輪。若人見之,壽可千歲?!缎T寶海經(jīng)》:‘北斗有九星,七見二隱。其第八、第九是帝王太尊精神也?!鼻逍煳木浮豆艹谴T記》卷二七《天文考異一》:“陶宏景《冥通記》曰:‘北斗有九星,今星七見,二隱不出,常以二十七日、月生二日伺之,其形異見余者爾。’按徐整《長歷》曰:‘北斗九星,相去九千里。其二陰星不見者,相去八千里?!瘎⑾颉毒艊@》曰:‘訊九豞與六神?!跻葑⒃唬骸咆_,謂北斗九星也?!榕d祖曰:‘北斗第八星曰招搖,第九星曰玄戈?!鋵嵄倍肪判?,謂七星與輔弼二星耳。輔一星在北斗第六星左,去極三十度,入角宿三度,常見不隱。弼一星在北斗第七星右,常隱不見。宏景謂二隱不出,亦非?!标P于北斗九星,參見《云笈七簽》卷二?《太上飛行九神玉經(jīng)》。。

        《金鎖流珠引》卷二《三步九跡圖》對三步九跡的飛綱躡紀法也有介紹,并繪有步法圖,宣稱是“老君授禹”。圖分男女,男先出左足,女先出右足,轉(zhuǎn)折方向相反。禹步配合以誦咒、捻訣。與《洞神八帝元變經(jīng)》的禹步圖比較,男式步法大體相似而略有不同。明人朱(西甫)《普濟方》卷二六九也有“禹步法”,這種禹步法又多有變化,作禹步法時要取日月星“三光氣”。對應所取三光之不同,有三步、七步、九步之分。其中步斗最為重要,因此須九步。不僅步數(shù)不定,而且在與三光相對應時,“向日光禹步時左腳先移”,“向月星二光禹步時并右腳先移”,因為“日是陽,月與星是陰;又左是陽,右是陰”。步的走法也不同,不是三步九跡三并步,而是每一步都是兩腳各邁兩次,而且每次都并步,因此三步是六個并步。這一禹步法還配合有吸氣和閉氣動作。

        道教取法自然,崇拜天地岳瀆日月星辰,就中北斗崇拜尤為重要?!妒酚洝肪矶摺短旃贂吩疲骸岸窞榈圮?,運于中央,臨制四鄉(xiāng)。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jié)度,定諸紀,皆系于斗。”將北斗視為陰陽五行、四時四方的統(tǒng)領者。干寶《搜神記》卷三“南斗北斗”條云:“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凡人受胎,皆從南斗過至北斗;所有祈求,皆向北斗?!比藗儗Ρ倍窇延芯次沸睦恚虼说澜淌殖绨荼倍?,尊為北斗星君?!对企牌吆灐肪矶?《太上飛行九神玉經(jīng)》云:“夫九星者,九天之靈根,日月之明梁,萬品之淵宗也?!钡澜绦逕挼拇嫦胫ǎ3!把龃嫫咝恰?sup>[4](卷24《總說星》),“常存七星覆頭上”[4](卷49《秘要訣法》)。道教法術,諸如“書北斗字及日月字,便不畏白刃”[14](《雜應篇》),“丹書白素,夜置案中,向北斗祭之以酒脯……辟山川百鬼萬精虎狼毒蟲” [14](《登涉篇》),皆以北斗制勝。道教有《北斗經(jīng)》,可以劾鬼[18](《夷堅支乙》卷3《劉氏蹴居》)。在道教影響下,民間也流行拜斗,“敬事北斗,即炷香拜?!?sup>[18](《夷堅支癸》卷3《聞人氏事斗》),甚至禱北斗以求嗣[18](《夷堅三志己》卷四《寧氏求子》)。在狐妖傳說中,還有野狐戴髑髏拜北斗化人之說[19](前集卷一五《諾皋記下》)?!督疰i流珠引》卷一《三五步綱引》說,步綱躡紀之法“須步北斗七星”,這樣就可以“除災度厄,上生出死,收攝兇人神鬼龍虎豹精妖祟之類”。可見道士步斗乃是為了獲得北斗的神力,強化禹步的法力。

        唐以后道書中所載的禹步法還很多,諸如十二跡禹步法、三五跡禹步法、十五跡禹步法、天地交泰禹步法、五行相生或相克罡、九州罡、二十八宿罡等等,五花八門,多達幾十種[3](P680-681)。步罡不限于北斗,又有二十八宿及五行、九州等,隨之步法多變,也不限于三步九跡。總的來看,禹步步法呈現(xiàn)出規(guī)范化和復雜化的傾向,宗教含義也呈多樣化,與禹步的原始意義也就相去愈遠。

        三、“萬術之根源”:禹步的功能

        道教認為禹步是“萬術之根源,玄機之要旨”,“禹步最為急要”,《抱樸子內(nèi)篇#8226;登涉篇》也說“凡作天下百術,皆宜知禹步”,可見禹步之重要。在《日書》和《五十二病方》中,巫師作法常行禹步,而禹步進入道教后,便逐漸成為不可或缺的法術。不過,無論是在巫覡還是在道士那里,禹步都不是獨立的巫術或法術,它只是一種步法,必須同其他的術或物配合。上文所引《日書》甲種,行禹步時所呼“皋”云云,乃是咒語《抱樸子內(nèi)篇#8226;登涉篇》云:“禹步而行,三咒曰:諾皋,大陰將軍……”,“諾皋”與“皋”都是誦咒的發(fā)端之辭。皋,長聲也。參見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卷一八,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1162頁。,于巫術而言屬于語言巫術;整個巫術還有畫地、椒土。《日書》乙種也有呼“皋”的咒語,還有“投符地”的動作,符稱作“禹符”[15](P240)

        ,這是禹步和符咒配合。符于巫術屬于文字巫術。在《五十二病方》和《養(yǎng)生方》中,行禹步也多念咒語,同時還配合其他巫術,如承奚蠡(大腹的瓢)覆奚蠡,取土塊置室,操柏杵,取桃東枝笄門戶,取突墨(灶突煙灰)納履中等[20](P38,40,49,74,116)。在巫作法的故事中,如《文選》卷二張衡《西京賦》“東海黃公,赤刀粵?!毖C注云:“音咒。東海有能赤刀禹步,以越人祝法厭虎者,號黃公”。東海黃公赤刀、禹步、念咒以厭虎。《南齊書》卷二六《陳顯達傳》載陳矢中左眼,潘嫗禹步作氣禁之,目中鏃出,女巫禹步時要作氣。禹步進入道教后,由于道教法術非常繁復,道士作法有一套程序,如齋醮、書章、畫符、誦咒、捏訣、手印、吸氣、閉氣等等,還要使用劍、鏡、印等法器,因此禹步也就和這些法術法器配合起來,成為整個法術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民間巫覡效法道教,作法行禹步也常采用這些法術,如《夷堅志》載,化州一巫能禁人生魂,作法時“禹步雷聲”[18](《夷堅三志辛》卷4《化州妖兇巫》) 。這乃是行道教五雷法,敕呼雷部神將。

        出于上述原因,禹步的功能其實體現(xiàn)在整個巫術和法術的操作程序之中,它并不具備單獨發(fā)揮的效力。但由于它借用禹的名義,尤其是又被賦予北斗星君的神力,因此在巫術和道術中處于特別重要的地位,道教常常特別強調(diào)禹步。明人程道生《遁甲演義》卷四有云:“今日禹步,上應天罡,玉女侍旁,下辟不祥,萬精厭伏,所向無殃,所理病瘥,所供者達,所擊者破,所求者得,所愿者成……”禹步分明成為道教法術系統(tǒng)的核心和靈魂,能驅(qū)邪鎮(zhèn)鬼、治病救人,所向無敵,有求必應,具有萬能的作用。下邊我們依據(jù)古書的記載,歸納一下禹步的主要功能。

        首先,消災去病、驅(qū)除鬼魅,這是禹步最原始也是最重要的功能?!段迨》健分械摹坝聿饺保瑤缀醵际怯脕眚?qū)邪治病。如治尤(疣)、腸()、癰等。古人認為某些疾病由鬼怪作祟引起,因而治病就是驅(qū)鬼。如禹步治狐魅,治豝(小兒鬼)[20](P50,74)等?!镀諠健肪矶旁疲骸敖t皆須禹步?!惫糯揍t(yī)不分,醫(yī)術亦多為巫術,故云。南宋周去非《嶺外代答》卷七《南法》條云:“嘗聞巫覡以禹步咒訣,鞭笞鬼神。”則是巫覡以咒語口訣配合禹步以驅(qū)治神鬼?!镀諠健肪矶咭弧督\鬼法》條云:“先禹步三匝,左手持刀,右手持水,怒目急氣,然后禁之。噴之曰:唾東方青運鬼,字青短,年七十……”這是持刀噴水念咒治鬼。葛洪《抱樸子內(nèi)篇#8226;登涉篇》云:“往山林中……禹步而行,到六癸下,閉氣而住,人鬼不能見也?!毙杏聿蕉[形,從而避開鬼怪。洪邁志怪小說《夷堅志》亦多記巫道禹步治鬼怪故事,如“巫罡步布網(wǎng)”治鬼魅[18](《夷堅支癸》卷6《淮陰民失子》) ,河北道士“禹步誦咒”,用“拔鬼筋法”治鬼[18](《夷堅丙志》卷12《河北道士》) ,宋安國在道觀“齋戒七日,書符誦咒”,“仗劍被發(fā)”,“禹步旋繞”,雷劈樹妖[18](《夷堅丁志》卷4《德清樹妖》)

        ,等等。制鬼禁鬼,是巫覡的本職所在,這一點也證明,禹鑄鼎象物,禁御魑魅魍魎的傳說,正是禹步禁鬼功能的來源。

        其次,禁御毒蛇猛獸?!侗阕觾?nèi)篇#8226;黃白篇》云以藥丸“禹步擲虎狼蛇蝮,皆即死”,《登涉篇》云“左徊禹步,思作蜈蚣數(shù)千枚,以衣其身,乃去,終亦不逢蛇也”。這些法術是道士入山修道禁御不若之法,為的是防身。而在巫術和神仙道術故事中,則主要是表現(xiàn)法術高強。前面提到的東海黃公赤刀禹步誦咒厭虎是一個,又如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前集卷二《玉格》記晉代吳猛弟子許旌陽在遼江“禹步敕劍”斬巨蛇,裴(钅刑)《傳奇》記劉綱真君妻樊夫人“攘劍步罡豿水飛劍”斬大白鼉《太平廣記》卷六?引,出《女仙傳》,抄宋本作“出《女仙傳》又《傳奇》”。《女仙傳》五代無名氏撰。等。

        再次,致雨。天旱祈雨是古代農(nóng)耕社會的一件重大事件,人們渴求風調(diào)雨順,因而在巫術和道教法術中有種種祈雨之法,諸如曝巫祈雨、焚巫祈雨、葬骸骨祈雨等等。而當禹步被用作巫術和道教法術后,人們在求雨時,就常利用禹步。傳說中湯時已禹步禱雨,宋趙汝談《大滌山洞霄宮》云:“湯年間亦旱禱雨,禹步乃能冬起雷?!?sup>載于南宋陳思編《兩宋名賢小集》卷二三六。這當然是后起的傳說,不足為信。古書中多有禹步祈雨的描寫,如《夷堅支丁》卷一?《王侍晨》載,福州禱雨,王侍晨在州府前立棚,“令道眾行繞其上,己獨仗劍禹步于下?!瘀宦?,甘雨傾注”。明宋濂《文憲集》卷一八《四十二代天師正一嗣教護國闡祖通誠崇道弘德大真人張公神道碑銘》云:“云公幼警敏,靈秘文之屬,皆不習而通。歲屢旱,禹步召風雷,精神達于冥誒,甘霖即降?!闭O張昱《可閑老人集》卷三《贈王法師祈雨感應》云:“禹步祝香才一息,雷聲送雨已千山?!?/p>

        在祈雨故事中,有一個禹步祝龍的故事值得提出討論。《太平御覽》七三六引《抱樸子》佚文曰:“外國方士能祝龍,臨淵禹步,龍浮出,長數(shù)十丈。方士吹之,則縮短數(shù)寸。掇取著壺中,輒四五寸,以水養(yǎng)之。馀國少雨屢旱者,輒赍一龍往賣之,一龍千金。取一頭著淵中,即興云雨也?!?sup>(《太平御覽》卷一一亦引,文稍異。又載梁蕭繹《金樓子》卷五《志怪篇》)

        祝龍就是咒龍,臨淵禹步誦咒則龍出。在古人觀念中龍與雨有密切關系。大禹治水的相關神話中,即有關于龍的記載。屈原《天問》云:“應龍何畫?”洪興祖補注引《山海經(jīng)圖》云:“……應龍者,龍之有翼也?!挠碇嗡?,有應龍以尾畫地,即水泉流通?!?sup>(今本《山海經(jīng)》無)東晉王嘉《拾遺記》卷二云:“禹盡力溝恤,導川夷岳,黃龍曳尾于前?!睉?、黃龍或以尾畫地或曳尾而水泉流通,大禹治水才得以奏效。在這個過程中龍起到了疏導洪水的重要作用,這樣,龍與水就有了直接的關系,故而后世有龍為雨師的說法(《抱樸子內(nèi)篇#8226;登涉篇》:“山中辰日稱雨師者龍也。”說又見《金樓子》卷五《志怪篇》),民間禱雨,往往制土龍祈禱,《淮南子#8226;(西甫)形訓》曰:“土龍致雨”。由此也可看出,禹步能興云雨實際也是從大禹治水神話中尋找到依據(jù)的。

        禹步的功能遠不止上述三端,例如,《抱樸子內(nèi)篇#8226;仙藥篇》云:“凡見諸芝,且先以開山卻害符置其上,則不得復隱蔽化去矣。徐徐擇王相之日,設醮祭以酒脯,祈而取之,皆從日下禹步閉氣而往也?!薄熬ァ援斢聿酵扇≈??!边@是以禹步采芝。《北齊書》卷四九《方伎傳》載“恒岳仙人”渡汾水,“乃臨水禹步,以一符投水中,流便絕……徐自沙石上渡”。這是以禹步徒步渡水。凡此極眾,舉不勝舉。要之,舉凡巫術、道術所有的功能,大抵也屬于禹步。

        禹步初期作為一種模擬巫術,后來作為重要的道教法術,在實際運用中當然不可能發(fā)揮“神效”。唐人陸長源《辨疑志》記載了一個李長源的故事,說李長源學禹步方術數(shù)十年,自謂道已成,師事者甚多。洪州發(fā)生火災,長源上屋禹步禁咒,結(jié)果火未滅而反被火燒其身,墮于屋下,所居屋舍器用服玩及圖錄持咒之具悉為灰燼。故事與其說是對李長源學道不精的揶揄,不如說是對無所不能的禹步所作的一個絕妙的諷刺。

        參考文獻

        [1]李窻等.太平御覽[M].北京;中華書局影印,1985.

        [2]洞神八帝元變經(jīng)[A].道藏[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3]胡孚?。腥A道教大辭典[Z].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4]張君房.云笈七簽[M].北京:中華書局,2003.

        [5]高國藩.中國巫術史[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9.

        [6]陳夢家.商代的神話與巫術[J].燕京學報,1936,20.

        [7]普列漢諾夫.沒有地址的信[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

        [8]胡新生.中國古代巫術[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

        [9]劉宗迪.禹步#8226;商羊舞#8226;焚巫?。跩].民族藝術,1997,(4).

        [10]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史(修訂本)[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11]晁天義.禹步巫術與禹的神化[J].陜西師范大學繼續(xù)教育學報,2000,(3).

        [12]佛洛伊德.圖騰與禁忌[M].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6.

        [13]詹#8226;弗雷澤.金枝精要——巫術與宗教之研究,劉魁立編[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

        [14]王明.抱樸子內(nèi)篇校釋[M].北京:中華書局,1985.

        [15]睡地虎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16]李淳風注,金鎖流珠引[M].道藏[C].上海:商務印書館,1923—1926.

        [17]魏伯陽,陰長生注,周易參同契[M].道藏[C].上海:商務印書館,1923—1926.

        [18]洪邁.夷堅志[M].北京:中華書局,1981.

        [19]段成式.酉陽雜俎[M].北京:中華書局,1981.

        [20]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漢墓帛書[Z].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責任編輯杜桂萍]

        国产一级二级三级在线观看av| 日韩无码视频淫乱| 在线综合网| 男人天堂av在线成人av| 成人国产自拍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我射av大全| 国产自拍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aⅴ人妻一区二区| 特黄a级毛片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vr| 日韩免费高清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中乱码一区无线精品| 国产精品自拍盗摄自拍 | 亚洲国产婷婷香蕉久久久久久| 亚洲妇女自偷自偷图片| 国产成人精品av| 免费看奶头视频的网站| 少妇av免费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视频日本免费| 亚洲av日韩av卡二| 天堂网www资源在线|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99热这里有免费国产精品|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久久精品爱国产免费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自拍成人| 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 97色伦综合在线欧美视频| 国产中文欧美日韩在线| 久久婷婷色综合一区二区 | 一区二区视频中文字幕| 亚洲av综合色区| 性色av免费网站| 欧美性性性性性色大片免费的| 亚洲毛片网| 亚洲av国产大片在线观看| 日韩美腿丝袜三区四区| 男人的天堂中文字幕熟女人妻| 欧美人与物videos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