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2002年8月24日,國際奧委會“寓教于體”(Education Through Sport)世界論壇在德國威斯巴登市舉行。會議一致通過了促進奧林匹克教育在全世界進一步發(fā)展的“威斯巴登宣言”。宣言指出:教師要把與奧林匹克有關的主題引入能夠鼓勵終身體育的學校體育課程中。在這次大會上,北京奧組委代表、北京奧組委新聞宣傳部副部長張海峰先生宣讀了《北京2008年奧運會教育計劃》。計劃指出:要廣泛傳播奧林匹克理想,要在全國各級學校中普及奧林匹克教育……
作為一名學校體育工作者,也應該為傳播奧林匹克理想、普及奧林匹克教育盡一點微薄之力,以求我們的學生能了解奧林匹克,參與奧林匹克,熟悉奧林匹克,傳播奧林匹克,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教育計劃》在學校的實施探索一些不成熟的經(jīng)驗。
二、具體實施
1.奧運知識教育
《奧運會》是小學體育與健康(蘇教版)六年級第二學期體育常識教材,主要介紹了奧運會的淵源與發(fā)展及中國與奧林匹克運動的發(fā)展。為了讓學生盡早地了解奧林匹克,熟悉奧林匹克,我在任教的四年級就開設了這一課。課前,先通過錄像資料讓學生感受北京申奧的感人場面,并播放28屆奧運會比賽的一些精彩視頻,使學生對奧林匹克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為了滿足學生強烈的求知欲,采用網(wǎng)絡教學,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圖文并茂的學習資源。通過正確的引導,讓學生在無窮的資源庫中尋找自己感興趣的奧運知識,感受奧運健兒的動人故事。而課后的延伸是奧運知識教育的關鍵,我把有關的奧運專題網(wǎng)站的網(wǎng)址抄給了學生,鼓勵他們找機會上網(wǎng)瀏覽,并引導他們關注電視、報刊上的有關奧林匹克的新聞及體育賽事,體驗奧林匹克精神。
2.實施球類大單元教學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校體育是終身體育的基礎,運動興趣和習慣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堅持鍛煉的前提。無論是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教學方法的更新,都應十分關注學生的運動興趣,只有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才能使學生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因此,在體育教學中,重視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yǎng)是實現(xiàn)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和價值的有效保證。”
據(jù)對我校學生體育鍛煉情況的調查顯示,乒乓球、足球、籃球都是學生深深喜愛的運動項目,而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這些項目的教學都是分散、不連續(xù)的,有時甚至間隔3周才安排一次,當學生再次接觸這類項目時,前面所學的技術已無掌握可言,同時學生也對這種蜻蜓點水似的教學表示不滿,他們希望老師將感興趣的項目連續(xù)地安排教學。
而實施球類大單元教學有助于在一段連續(xù)的時間內進行系統(tǒng)完整的知識傳授與技能訓練,克服課與課之間的割裂。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學會多種基本運動技能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興趣和愛好,熟練地掌握1~2項運動技能,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習慣,提高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和能力,為參與和傳播奧林匹克打下基礎。
3.改革校運會
據(jù)對我校學生體育鍛煉情況的調查顯示,學生對于體育比賽的認識是比較全面的,既認識到了體育比賽的多功能性,又指出了體育比賽的局限性(比賽只能由少數(shù)人參加)。所以我們在組織比賽的時候應考慮到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同時還要教會學生一定的鍛煉方法和比賽常識,讓學生有一個成功的、愉快的從事運動的體驗,使他們真正地熱愛體育,并逐漸使體育成為學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外,從社會學的角度看,學生提到的為集體爭光、能學會與人合作、能調節(jié)學習、工作和生活、能提高競爭意識、能培養(yǎng)愛心以及向別人學習鍛煉方法等理由,不正是體現(xiàn)了體育的社會功能嗎?
所以對學校運動會的改革是勢在必行的。我們除了開設多種比賽項目外,還對部分比賽項目進行了一定的改造,盡可能地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滿足學生的運動需求,讓他們獲得參與運動的快樂體驗,體驗奧林匹克的重在參與精神。
我們對田徑運動會和冬季三項比賽增加了比賽人數(shù)和錄取的名次,使更多的學生有機會為班級爭光。我們增加了跳橡皮筋比賽和紙火箭比賽,因為這兩項比賽是課余時間玩得較多的項目,我們讓學生自定比賽方法和規(guī)則,并請學生擔任裁判工作。我們對籃球比賽簡化了規(guī)則,碰到籃板得1分、碰到籃筐上方和側面得2分、進球得5分,使更多的學生體驗成功,足球比賽則是增加比賽隊(每個班不限報名隊數(shù))、縮小場地和減少比賽時間,乒乓球比賽除了中高年級的乒乓球比賽,我們還組織了低年級學生的顛球比賽……
4.改編并練習有關奧運比賽項目
學生的好奇心和表現(xiàn)欲都非常強烈,而奧運會的眾多比賽項目都是學生想了解的,想?yún)⑴c的,為了讓學生體驗奧運會眾多比賽項目的魅力,我選擇了一些項目進行改編,讓學生對這些項目有個大致的了解,并大膽地表現(xiàn)。
筆者通過多次的教學實踐改編了一些奧運比賽項目,改編的過程也是不斷修改和完善的過程,以下列舉一二。
1)手球比賽方法。手球比賽場地采用半片籃球場,兩端的球門采用跨欄架,球門外則設有半徑2米的半圓作為禁區(qū),球采用學生可一手抓住的小皮球。比賽前,根據(jù)不同的體能分為若干個小組。防守隊員只能在禁區(qū)外面防守,只有守門員才能在禁區(qū)內防守。進攻隊員通過不斷地傳球和持球跑,設法將球攻入對方的球門。以規(guī)定時間內攻入對方球門次數(shù)的多少決定勝負。
2)曲棍球比賽方法。曲棍球比賽的場地同手球比賽的場地,球棍采用體操棒。因為體操棒兩端的顏色是不同的,比賽時容易區(qū)分,兩隊隊員分別持體操棒的白端和紅端。球采用氣不足的小皮球,便于學生控制。比賽的方法與手球比賽相似,只是曲棍球比賽必須用體操棒將球打入對方球門。
三、結束語
通過奧運知識教育、球類大單元教學、改革校運會、改編并練習有關奧運比賽項目等方法實施奧林匹克教育,學生對奧林匹克比較感興趣,并且對奧林匹克比較關注。
從調查結果可知,學生對體育課和校運會改革的滿意度也較高,說明學生對于體育教學中采用球類大單元教學和練習奧運項目比較滿意,對校運會的改革表示支持。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興趣,而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又是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前提條件,這樣就能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
可見,學校體育中實施奧林匹克教育有利于學生了解更多的奧林匹克知識,并且關注奧林匹克運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有利于對學生終身體育的培養(yǎng),有利于讓更多的學生感受奧林匹克運動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