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1月18日《北京日報》報道,從今年3月1日起,全國檢察機關將對訊問職務犯罪嫌疑人實行全程同步錄音錄像。這被視為今年檢察機關加強執(zhí)法規(guī)范化建設的一項重點工作。據悉,這項工作將分“三步走”,3月1日起先普遍實行全程同步錄音,高檢、省市檢辦理要案實行全程同步錄像,從2007年10月1日起,全面實行訊問職務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錄音錄像。
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王振川用4個“有利于”分析開展這項工作的益處:有利于固定關鍵證據;有利于防止犯罪嫌疑人翻供和誣告辦案干警;有利于通過再現(xiàn)審訊過程,從中研究尋找新的案件突破口;有利于總結經驗教訓,通過實戰(zhàn)案例加強對干警的培訓。從實踐層面而言,這樣的積極效果是可以期待的,而筆者認為,更為重要的意義在于此舉折射出檢察機關司法理念的大進步。
首先,注重對執(zhí)法權力的約束。絕對的權力導致腐敗,對司法權力的約束是必須的。近年來,司法腐敗現(xiàn)象不容忽視,但如何約束和規(guī)范還一直是個問題。通過對訊問職務犯罪嫌疑人實行全程同步錄音錄像,就提供了一個這樣透明的監(jiān)督機制,通過這樣一個平臺,我們不僅可以看到正義與邪惡的較量,也不僅僅是滿足于固定證據、防止翻供、尋找案件突破口、加強對干警培訓等利于執(zhí)法的簡單方面,而且還有利于實現(xiàn)對訊問過程全程的有效的監(jiān)督。以往的司法實踐中,由于對辦案人員缺乏必要的約束,導致一些徇私舞弊、刑訊逼供等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不僅傷害到犯罪嫌疑人的權利,也直接導致司法權力的濫用,影響司法機關的公信力。有了透明的程序作保障,正義就以一種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xiàn),更有利于懲惡揚善,打擊腐敗。
其次,此舉也彰顯對人權的尊重和保障。一些犯罪嫌疑人常常遭受到“有罪推定”、“自證其罪”的不公正待遇,和部分辦案人員陳舊的思想觀念有關,更是源于相關保障機制的缺位。真正的法治社會,法律是我們維護社會秩序和保障人民的有力武器,因此它應給公民——哪怕是違反法律的人——予以必要的尊重和關懷。對訊問職務犯罪嫌疑人實行全程同步錄像,在對司法權力進行約束的同時,也是對犯罪嫌疑人權利的有效保障。鏡頭面前,犯罪嫌疑人的權利將會得到更為切實的維護。
最后,這種規(guī)范權力、約束權力、尊重權利、保護權利的執(zhí)法思路,是一種“雙贏”乃至“多贏”之舉。司法是社會的良心,蘊含在法律條文中的文明法治理念,只能通過具體的執(zhí)法行為體現(xiàn)出來。對訊問職務犯罪案全程同步錄像,在客觀上照顧到辦案人員和犯罪嫌疑人雙方的利益訴求,避免二者之間的沖突,有利于完結矛盾對抗狀態(tài)。這種選擇實際上將人的內心平衡考慮在內,體現(xiàn)了對人和人性的尊重。這樣,訊問的合法性、訊問結果的可接受性都將大大提高,有利于司法資源實現(xiàn)最小限度的浪費。
不能否認,職務犯罪案全程同步錄像必然會受到一些現(xiàn)實的困難,甚至可能會有司法人員畏首畏尾、犯罪嫌疑人死不認賬等現(xiàn)象發(fā)生,這就需要我們思考如何提升司法人員觀念、健全各種保障措施的配套,力爭克服其不利因素。但無論如何,這一舉措對檢察機關的反腐敗工作、對犯罪嫌疑人的人權保障的積極作用,特別是其中彰顯出來的人文關懷精神,都值得我們?yōu)橹炔省?/p>
圖:王儉 編輯:盧勁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