瑙尼是出生于云南并一直在云南工作的壯族詩人。瑙尼是筆名,壯語音譯,即金星。詩人的本名是黃士鼎,1932年9月生于云南省富寧縣一個壯族聚居的山寨,從小愛聽壯族老歌手拉馬骨胡吟唱壯族創(chuàng)世史詩,培養(yǎng)了對詩的興趣。瑙尼在散文詩《關(guān)于我……》中描述過自己的家世和個性:祖父——有一柄畫“符”用的雙鋒寶劍和一倉庫道教的木板經(jīng)書,因而在天高皇帝遠的清朝版圖上最偏僻的南方山鄉(xiāng),不覺中為后代升起一面“書香人家”的幡旗。父親——不要寶劍和經(jīng)書,也不要收租和典當。辛亥之風吹動了他年輕的心,竟干起推倒菩薩辦學堂的事,給這個愚昧的死角燃起了幾點文明星火。母親——有兩片仙人掌似的腳板,不畏長年的旱風和灼熱的黃土,在盲目樂觀中走完了她的生命線,給兒子留下了對她的無限哀憐。而詩人自己——父母遺傳下的壯族個性,再加上心中有一把水澆不滅的火;最愛上蒼的星宿,以至用它來給自己取名。在壯族神話傳說中,英雄布伯與雷王抗爭,擊退了洪水后壯烈犧牲,化為啟明星,為大地帶來了安寧與光明。瑙尼——黃昏星/啟明星的文化蘊涵是非常豐富的。1949年5月,瑙尼懷著火樣的熱情,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入伍第二天便參加了解放祖國邊疆的戰(zhàn)斗。同年8月調(diào)至《紅旗報》任編輯。1951年1月至1952年底在西南人民藝術(shù)學院文學系就讀,受教于著名作家沙汀、袁珂門下。1956年5月復(fù)員到《文山報》任編輯。1958年1月,瑙尼因為按照“壯族個性”說了幾句實話,被劃為右派,開始了長達20年的苦難生涯,至1978年10月才恢復(fù)原職。在戰(zhàn)火中致殘的他,以傷殘的腿走過了風雨泥濘,走進了充滿希望的時期。這一時期他心中那把水澆不滅的火燃燒得更加強烈,全部化為工作熱情和一首首詩篇。他1981年1月當選文山州文聯(lián)副主席,主編《山梅》文學雜志,兼任《含笑花》詩報主編。1989年1月以后任云南民族出版社總編輯,1992年離休。瑙尼是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云南省作家協(xié)會理事、云南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理事。他寫詩,作曲,還創(chuàng)作劇本,代表作有電影劇本《朵比》、舞臺劇本《斬婭妍》和詞曲二重唱《?。÷家馈?,以及詩集《吻的悲壯》(1988)、《詠畫集》(1990)、《黃昏星》(1993)等。
在瑙尼的多部詩著中,詩集《黃昏星》特別引人注目?!饵S昏星》精選了詩人從20世紀4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創(chuàng)作的部分作品,有相當豐富的思想內(nèi)容、文化含蘊和詩人情致。詩人在這本詩集的后記中說:“黃昏星本是長庚星,它在長夜中給人以寄托,為了喚來黎明,它又化作啟明星;還有那個年代的那一天,我在黃昏中散步,是這顆星為我起了筆名——基于此,我用它意味深化的英名來為本詩集命名?!边@段話不僅道出了詩集命名的直接含義,而且以象征的方式暗示了自己的詩學追求和人生觀念,可以作為解讀瑙尼其人其詩的關(guān)鍵話語。
瑙尼對星宿一往情深,早在1952年8月,他就寫過《我愛星宿》:
白天
黑夜
時值相等
因而
我愛星宿
深深地
深深地
……
“白天黑夜時值相等”,表現(xiàn)了一種獨特的時值觀。對“黑夜”時值的認識,發(fā)人深思;而深深地鐘愛星宿,則因為星宿在黑夜里給人以寄托和希望。
1992年寫的《黃昏星》,是瑙尼以星為題的詩中最重要的篇什之一:
夕陽
將余輝收盡
黃昏
只好拉開夜的帷幕
這時,墨藍的天宇
升起一顆星
夕陽西下后天宇上升起的這顆星,就是題目上標示的“黃昏星”,即上文說的“在長夜中給人寄托”,“黎明又化作啟明星”的“長庚星”。被中國古人分別叫做“長庚星”、“啟明星”的星,實際上是同一顆星,即金星。它當日黃昏出現(xiàn)在西方天宇,次日黎明出現(xiàn)在東方天宇,神秘奇妙,周而復(fù)始。東西文化中有不少關(guān)于它的故事傳說,大多寄托著人類美好的希望和對光明的憧憬。在中國文化語境中,長庚星化為黎明星的傳說極富詩意,可是瑙尼沒有利用,他只描繪了夕陽收盡余輝后墨藍色天宇上黃昏星的升起。這樣的取舍獨具藝術(shù)匠心,可以獲得最理想的審美效應(yīng)。許多人知道長庚星化為黎明星的故事,卻很少有人把長庚星與夕陽聯(lián)系起來。因此,描繪夕陽西下與長庚星升起,不僅向讀者展現(xiàn)了一種嶄新的審美情境,而且能夠引導(dǎo)讀者利用已有的文化知識進行藝術(shù)再創(chuàng)造。夕陽→長庚星→啟明星→朝陽……這樣一幅中國色彩的天象流轉(zhuǎn)圖,具有廣闊的審美空間,可以激發(fā)讀者豐富的審美想象,引起讀者深邃的審美沉思。
瑙尼有不少反映壯族人民生活和壯鄉(xiāng)山水的詩篇,都寫得自然清新,富有生活情趣。如《??!曼布依》:
看!天上壯錦落下來——
那是青山翠竹迷戀大云海
白云深處有竹樓
春姑娘把花撒到壯家寨
??!曼布依,曼布依
你比壯錦更美麗,更多彩
看!天上銀河落下來——
那是瀑布歡笑下山游村寨
梯田汪汪映彩霞
布谷叫喲叫得稻花開
??!曼布依,曼布依
你比銀河更美麗,更多彩
看!天上仙女下凡來——
那是壯家姑娘來趕瓏端街
愛情季節(jié)來到了
心中的歌兒裝滿花口袋
??!曼布依,曼布依
你比仙境更美麗,更多彩
曼布依,壯語,即壯寨。作品以虛象渲染實象,用天上的壯錦、銀河、仙女,烘托壯家寨的山水、田園、人物,謳歌壯家寨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散文詩,也是瑙尼喜愛的文體,如《吻的悲壯》,寫年輕戰(zhàn)士和護士姑娘相戀,戰(zhàn)士在激戰(zhàn)中負傷,生命垂危:
山腳下,他靜靜地躺在一片茵茵的蘭草叢中——山上的“轟轟隆隆”儼如為他送葬;眼空是硝煙掠過的湛藍,還有一顆晶亮晶亮的黃昏星和一雙隱藏不住悲傷的大眼睛……
姑娘雙膝跪在他的身旁——他倆的對話是蘭花飄來飄去的清香……
壯美的意象,壯闊的畫面,壯烈的情懷,盡在凝練深雋的文字中,力透紙背,讀之令人動容。
在20世紀即將結(jié)束之際,瑙尼接受了云南教育出版社交給的主編“鑄魂叢書”的任務(wù)。這部叢書是自傳文學叢書,作者都是中國當代保爾、吳運鐸式的人物,曾獲得了中國第三屆“發(fā)奮文明進步獎”。主編這套叢書,使瑙尼心潮澎湃,因為叢書的每一位作者都有最慘烈的人生遭遇和最嚴峻的人生選擇,但他們身殘志不殘,堅韌不拔,頑強拼搏,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瑙尼為他們寫出了這樣的文字:
……厄運說,我要砍掉你的雙手,人生說,我還有一顆心。厄運說,我要挖掉你的心,人生說,我還有雙眼晴。厄運說,我要掘取你的眼睛,人生說,我的眼睛早交給天上的太陽,它照亮著祖國。
每一句“人生說”,都擲地作金石聲,帶著鮮血與烈火、激情與理性、信念與情操。它們比“刑天舞干戚,猛志固長在”這樣著名的詩句具有更豐厚的內(nèi)容,因為寫下這樣文字的,不是悠悠然飄飄然度過人生的陶淵明式的詩人,而是一位以自己的生命拼搏進取的老戰(zhàn)士,他本人有這樣的人生體驗和人生姿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