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趙是某飲料公司的某區(qū)域經理,該公司的T品牌在全國范圍來看是二線品牌,但在該地區(qū)也算比較強勢的品牌,這兩年銷量一直平穩(wěn)上升。
但就在去年,T品牌的夏季銷量卻極不樂觀。常用的壓貨手段競遇到重重阻力,訂貨量比往年同期減少30%。小趙走訪了該市問題最嚴重的A區(qū)域,明顯感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首先,終端價格已經紛紛跳水,有的便利店竟然比超市賣得還便宜。超市經理打電話已經提出交涉,并威脅說要拿該品牌打特價。
其次,很多二批已經把T飲料擺在了最不起眼的位置,堆頭也明顯減少了。
最后,由不滿的二批散布的謠言已經開始傳播,若不及時控制,對T飲料將是致命的打擊。
結論很清楚:T飲料面臨所有快速消費品在進入成熟期的共同難題——產品利潤對于二批來說已經淪為雞肋,二批的興趣已經開始向下一個品牌轉移。
延長T飲料在該市的壽命的惟一途徑就是保證二批還有利潤。如果價格穿底,只能加速其死亡。
救火
由于問題的緊迫性,小趙必須先救火,解決最重要而又最緊迫的事情。
小趙私下了解到有3家二批喜歡殺價,導致其他二批加入戰(zhàn)團。小趙給所有一批打招呼,禁止向這3家二批發(fā)貨;接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私下派人把這3家二批的所有貨買斷;最后,小趙召集所有的批發(fā)商開會,在會上強調了公司的政策,并對這3家二批予以除名。
通過這件事的教訓,小趙開始反思自己的渠道管理漏洞,并對自己的渠道策略進行調整。
反思
首先,在產品進入成熟期以后,渠道管理重點要從一批向二批轉移,下沉渠道重心。
小趙在終端上增加了3個人手,一個負責商超,兩個負責便利店。負責商超的主要職責是:監(jiān)控價格,貨架管理,促銷堆頭的洽談和促銷活動的規(guī)劃實施等等。負責便利店管理的每天要完成30個店的拜訪任務,與店主搞好關系,最大限度地占領貨架。
如此操作實現(xiàn)了4個方面的突破:
1.由一批管理二批,轉變?yōu)橛蓞^(qū)域經理管理。
在實現(xiàn)這個轉變過程中,小趙遇到兩個難點:一是一批不愿意把二批拱手讓給區(qū)域經理;二是二批眾多,分布廣泛,區(qū)域經理管不過來。
小趙以為一批建立客戶檔案為名,對二批進行全面摸底,二批自然到了區(qū)域經理手中。
同時,小趙也非常清楚,完全跳過一批去管理二批也不現(xiàn)實。于是小趙利用一批業(yè)務人員對二批熟悉的特點,從每個一批中選拔一個業(yè)務員成為該一批負責區(qū)域的協(xié)管員,及時反映二批的殺價行為。協(xié)管員由區(qū)域經理提名,由公司發(fā)固定工資,價格控制好的區(qū)域的協(xié)管員給予獎勵。
2.建立了一整套經銷商評價體系,渠道管理精細化。
以銷量完成度、價格執(zhí)行度、分銷網絡多寡、配送設施完備等指標對經銷商進行綜合評價。以價格執(zhí)行度為例,公司規(guī)定了二批向外供貨的參考價格,當超過參考價格的一定范圍(2%以內),將在返利上有所反映。
3.合理規(guī)劃了二批的布局。
終端銷售人員在拜訪客戶過程中,經常會發(fā)現(xiàn)有的便利店二批根本就沒有覆蓋到,或者是出現(xiàn)斷貨或品類不齊。小趙及時把這種情況反映給該區(qū)域的二批,同時著手加強二批的布局管理,在尊重便利店購貨習慣的基礎上,把沒有覆蓋到的便利店交給就近的二批管理,并派業(yè)務員跟蹤檢查。
4.兼職業(yè)務員解決人海戰(zhàn)術成本問題。
小趙也曾考慮使用人海戰(zhàn)術,通過自己的業(yè)務員控制終端來把握二批的貨物流向。但實行下來把僅有的幾個基層業(yè)務人員累得夠嗆,而且公司總部考慮成本壓力,根本不允許再招人來做終端。
如果招聘正式員工不行,兼職的可行嗎?小趙開始謀劃與做餅干、方便面、酒類供應商的業(yè)務人員聯(lián)系,降低單品的配送成本。小趙認為,只要各品類不構成競爭,那么其他業(yè)務人員在跑市場過程中附帶查看我們的品牌鋪貨和補貨情況,基本不需要付出額外的精力(邊際成本基本上為零),反而可以得到額外的收入(提成比例按終端業(yè)務員的提成比例計算,當場兌現(xiàn))。小趙的這項舉措已經開始施行。同時,小趙也鼓勵二批商做餅干、方便面和酒類等,二批商做得越多,出車越頻繁,配送成本越低。
其次,建立情報收集和匯報機制,密切注意價格異動。
保證二批利潤和保證二批批售價格穩(wěn)定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小趙要求銷售人員每天匯報終端的價格,同時,自己也親自明查暗訪,得到二批價格異動的第一手數(shù)據(jù)。小趙專門針對價格異動建立了應急處理辦法(見表3)。
再次,實行嚴格的獎懲。
對經銷商實行分級管理(見表4)。小趙把二批分成A、B、C三個等級,A級是會得到重點扶持,并有希望成為一批的經銷商;B級經營業(yè)績一般,受到投訴不超過3次;C級是投訴超過5次,屬于淘汰之列。對經銷商實行分級管理的目的是要建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機制。
表4注:1.銷量完成、價格執(zhí)行、分銷網絡、配送力量都分為5個等級,每個等級梯度是5分。
2.銷量完成按百分比計算,1OO%為滿分25分.每1 O%降5分。
5.嚴格按渠道價格執(zhí)行為滿分25分,價格異動警告3次以上為最低分5分。
4.覆蓋率80%以上,補貸及時為滿分25分;覆蓋率在60%以下,業(yè)務人員拜訪3次缺貸斷貸為最低分5分。
5.配送力量主要從人員、車輛等硬件和配送管理等軟件來評估。
6.對經銷商的支持主要從三個方面:返利梯度支持(A級經銷商返利高于B級經銷商);扶持為一批;管理支持(邀請參加免費培訓)
最后,加強經銷商之間的溝通。
小趙定期召集經銷商開會,通報公司新的銷售政策,分享目前的市場信息,舉辦兩次免費的經營管理培訓,剖析市場問題,分享成功經驗,獎懲渠道成員。同時,舉辦一些運動項目、游覽項目增加彼此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