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消費品的營銷中,終端店的促銷手段也越來越受到廠商的青睞,其主要的表現(xiàn)形式是“派員駐店促銷”。很多人認為,“駐店促銷”是小廠家或小經(jīng)銷商的慣用手段。實際上,越來越多的大廠商也已經(jīng)向終端店輸送了促銷員。
我們知道,店內銷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促銷員”,很多時候,我們的產品在店內遇到競品更猛烈的促銷打擊,例如降價促銷、活動促銷、贈送促銷等競爭手段時,我們要以促銷員為核心,調整促銷攔截的策略及措施,幫助促銷員有效地減少、化解店內這些突發(fā)性的競爭壓力。
促銷策略包括了“卡位攔截”、“橋堡攔截”、“浮游攔截”、“聲勢攔截”、“施惠攔截”等。
卡位攔截
駐店促銷的第一要素就是“卡位攔截”。其主要意義是在第一時間、第一空間內接觸入店客源。換言之,你的促銷員每天接待100名顧客,與接待10名顧客相比,業(yè)績是截然不同的。
筆者在重慶市場上銷售一種補血產品,在一家大型藥店里實施駐店促銷時,由于補血商品售區(qū)的競品促銷員很多,我們的促銷員失去了“地理優(yōu)勢”,促銷員每天接待有效客源很少。
對此,筆者提出了“跳出售區(qū)”、“聲勢攔截”兩個策略。經(jīng)過與店方的談判,我們以每月增加1000元的費用,在藥店的大門處設立了一個促銷點,并在促銷點上開展了“有獎競猜”、“抽獎活動”等促銷活動。
“有獎競猜”及“抽獎活動”不過是“跳出售區(qū)”的一個理由,這樣會很容易得到店方的支持,也取得了“跳出售區(qū)”的談判成果。另外,“競猜”和“抽獎”雖然不是促銷的利器,但相對來說增加了人氣,鞏固了客源攔截的目標,同時也增加了與廣告品牌競爭的砝碼。而我們真正的目的是,“對藥店客源關口,進行重兵把守,爭取在第一時間、第一空間向客源促銷”。
對于第一時間、第一空間攔截入店欲購的客源,只有不惜代價地進行最佳的卡位攔截,才能夠體現(xiàn)出駐店促銷的所有意義。否則的話,駐店促銷這種競爭手段將形同虛設。
在藥店里做促銷有“先來后到”的規(guī)矩。在店內的促銷員已經(jīng)比比皆是的情況下,新促銷員人店就會失去位置優(yōu)勢,同時也就失去了店內促銷的意義。試想:我們的促銷員排在最后一名接待顧客,除了指明率很高的廣告產品之外,很難與具有天時地利的競爭對手一搏。
所以,遇到這樣的情況,“跳出售區(qū)”的卡位攔截是關鍵策略。
橋堡攔截
無論是超市還是藥店,一般情況下,同類產品都是被放置在一個規(guī)定的區(qū)域中待售。我們通常稱之為“類售區(qū)”。而占據(jù)“類售區(qū)”最佳位置對于促銷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對于開架式(或開放型)售區(qū)而言,最佳卡位點是從主道口方向看類售區(qū)的第四個陳列位置,最好靠著主要競爭產品擺放開來。而促銷員站位則是第二名或第三名(視開架區(qū)長度不同而定)。
一般情況下,從店門到類售區(qū)都有指示標記,而這些指示標記都是懸掛在主過道上的。從主過道直接進入“類售區(qū)”的顧客,購買意向都很強烈,屬于那種人店后直奔目標商品而來的消費者,可以稱之為“直奔型持幣顧客”。而從其他售區(qū)“溜達而來”的消費者,多是信步閑逛,被類售區(qū)標志引導的可能性很小。
關于橋頭堡攔截的策略,我們分別做過兩項調研,調研數(shù)據(jù)表明,從店門直奔類售區(qū)而來的消費者,購買率在82.3%左右,而從其他售區(qū)前來的消費者,購買率只有2.3%。這兩組數(shù)據(jù)充分地說明了在類售區(qū)中占據(jù)橋頭堡站位的重要性。
筆者根據(jù)實踐經(jīng)驗及調研結論,對類售區(qū)橋頭堡站位進行了一個小結。(見表1)
一般情況下,消費者在開架類售區(qū)選購時,對于開架區(qū)能夠“一目了然”的小型售區(qū)而言,消費者能夠將注意力停留在第一落點上,而對于大型售區(qū)而言,“第一名”并非是黃金位置點。試想,很多消費者都有“先逛一逛再說”的心理因素,而消費者的心理接受點,一般都在第七至第十個陳列類范圍,而對促銷員的心理接受點,一般是在第三名范圍內的。
在柜臺式終端店中,一般要注意柜臺及背架的遠近點位置。最佳遠點卡位是:店人口的主道側進第三步位置。
如果“類售區(qū)”不巧在該店的一個角落中,而最佳的遠點位置是靠近人口主道一側的第三步范圍內。一般消費者會在入店后詢問所需商品的售區(qū)地,而這時一般都沒有離開主通道。另外,顧客通常會在進入售區(qū)的三步程滯留、瀏覽。我們所說的三步程是指規(guī)模中等的終端店,我們可以參考表2。
一般消費者在柜臺式類售區(qū)選購時,會在入店時詢問類售區(qū)位置。找到類售區(qū)之后,對于小售區(qū)而言,消費者能夠將注意力停留在第一落點上:而對于大型售區(qū)而言,消費者都有先看后問的習慣,所以“第二、第三名”及“第五至第十步程”是黃金位置點。
很多廠家的終端攔截策略,更注重以面帶點。其渠道策略為“低售價十大鋪貨”,主要的促銷手段是“掛金促銷”,也就是我們經(jīng)常提及的“給營業(yè)員高額提成”。這種終端策略主要是“以面取勝”。橋頭堡攔截策略更適用于這樣的“掛金促銷”。
浮游攔截
駐店促銷的一個很重要的策略就是浮游攔截,浮游攔截是建立在店內的一個浮動的位置上。浮游攔截的意義就在于打破這種定點位置,比如定點促銷、堆頭促銷、端架促銷等。使促銷點真正在入口處發(fā)揮強大的攔截作用。一般浮游攔截要配合“主題性促銷活動”等表現(xiàn)形式才能發(fā)揮更大的作用,例如免費檢測、產品體驗、新品展示、優(yōu)惠活動等等。這就需要兩個關鍵性的元素做支持:
1.促銷主題——吸引消費者的促銷內容:
2.促銷宣傳——讓消費者能輕易獲知促銷信息。
如果僅僅是以駐店促銷員的形式來開展浮游攔截的話,則收效不會很大。因為多數(shù)消費者都有“先逛后買”的心理,很少有消費者會在類售區(qū)之外,提前做出選購決定。
浮游攔截是要配合促銷員定點攔截為宜的。當一名顧客在售區(qū)外看到一些主題性、宣傳性的促銷活動之后,已經(jīng)對這種產品或優(yōu)惠政策有了“先人為主”,的印象,對于該店的??投?,有30%的人能夠產生購買欲望。而對于生客而言,即使是“先逛后買”,也已經(jīng)對促銷品牌產生了深刻印象,則有利于促銷員在“類售區(qū)”的第二波攻勢。
聲勢攔截
聲勢攔截是應戰(zhàn)店內競品強勢促銷的最有效策略,可用于浮游攔截及橋堡攔截。它的最大特點就是制造促銷的聲勢,拉動店前、店內的人氣。
聲勢攔截的意義并不完全在于產品銷售,而其拉動人氣的作用更為明顯,以感性促銷手段為宜。與橋堡攔截及浮游攔截搭配實施的話,可以作為后者的一個宣傳前沿,起到打壓競品促銷的作用。
筆者在重慶市場上實施的《十一黃金周促銷》活動就是一個很典型的“聲勢攔截”。
由于補血類產品在重慶市場上銷售一直不太理想,筆者決定在重慶某大型藥店門前進行十一黃金周促銷活動。由于當天搞促銷活動的競品很多,其中不乏中央電視臺的廣告品牌。很多補血產品廠家也在當天搞醫(yī)生義診、大型路演、儀器檢測等促銷活動。
我們的促銷經(jīng)費有限,所以不能出資壯大陣容為促銷活動助威。為了壓過競品的促銷活動,我們采取了免費搖獎的活動,而獎項除了“贈送一盒”之外,其余的都是“先買后贈”的獎項,如“買四盒贈送飲水機一臺”等。為了讓更多的人來參與搖獎,我們制作了一個桌面大的搖獎盤,并派人四處發(fā)放搖獎單子。
活動當天,搖獎的人排起了長隊,很多消費者是一邊排隊等候搖獎,一邊聽著其他廠家的路演節(jié)目。有的消費者為了得到“贈送一盒”的獎項,搖過一遍后再排隊重搖,搖獎排隊的長龍吸引了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非目標人群的銷售:很多消費者搖中了“買四盒贈送一臺飲水機”之后,覺得200多元買四盒補血品,還能得到一臺飲水機很劃算,便紛紛掏錢購買,有很多的消費者買了產品領了飲水機之后,問在場的工作人員:“這個產品是治什么病的?”
目標人群的銷售:很多競品顧客欲購其他的補血產品,看到我們的搖獎活動,紛紛參與進來開購買,有的消費者則要求工作人員按照最高獎項政策購買產品,工作人員也欣然答應。
在場的同類產品咨詢臺,變成了專為我們服務的,很多顧客聽信了同類產品醫(yī)生的推銷,卻紛紛跑到我們這里來購買。
這次促銷活動,主要的目的在于打壓競爭對手的聲勢。同樣是搞現(xiàn)場促銷活動的:三五個醫(yī)生一宇排開的陣勢是“無聲”的,而路演促銷雖然是有聲有色,但是其促銷作用很小,主要原因是雖然能吸引消費者,但是在打動消費者的環(huán)節(jié)上十分薄弱,幾乎就沒有任何意義。而我們的促銷活動,以感性促銷因素居多,注重人氣拉動和獎品吸引這兩個方面,無形中容易形成購買沖動,而且也嫁接、攔截了同類產品的理性促銷,如醫(yī)生咨詢、貧血檢測、科普宣傳等活動。短短的3天促銷活動中,銷售量是公司在重慶市場7個月以來的20%,而這3天中同類補血產品的銷量卻很少。
施惠攔截
因為醫(yī)藥保健品行業(yè)的促銷競爭是最激烈的,所以,我們以醫(yī)藥保健品行業(yè)為例。在醫(yī)藥保健品的消費者群體中,包括了三種購買動機類型的人群:
1.功效因素,2.品牌因素:3.價格因素。
消費者在不確定欲購商品的功效時,30%的消費者喜歡選購大廠家、高知名度的產品,而有70%的消費者喜歡選購一些低價、實惠的商品。
所以,價格是促銷業(yè)績的一個屏障。但降價杠桿并非調整業(yè)績的良好手段。所以,我們需要用施惠攔截策略來間接調整產品的價格結構,讓顧客感覺到購買過程中的實惠。
任何商品的降價及打折都是有害的,而通過一些比較實惠的贈送、捆綁銷售、增值服務等促銷施惠攔截策略來調整價格水平,一方面可以保障產品利潤空間,不傷害品牌,另一方面還能夠有效地提升業(yè)績,增加美譽度,博得消費者喜愛。
在制定施惠攔截促銷策略的過程中,一定要采用“成本硬碰硬”的價格原則,對產品利潤空間做出“讓利預警線分析”。這樣才能夠達到一個業(yè)績提高、利潤不少的效果。
最后,筆者建議您在制定促銷策略時,能夠參考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