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職業(yè)拳擊賽的誕生可追溯到18世紀的英格蘭。出生于英格蘭牛津郡的詹姆斯·菲格,被大家公認為是拳擊運動史上的第一位重量級冠軍。菲格曾開辦了一所拳擊訓練??圃盒?,為普及拳擊運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當時,他親自向無數(shù)學生傳授拳擊技術,并欣然接受所有拳擊新秀們向他發(fā)出的挑戰(zhàn)。1734年,菲格作為一名沒有敗績的拳擊冠軍功成身退。
在菲格之后,許多英國拳手獲得過重量級王冠。其中有一位很著名的徒手搏擊的拳擊手名叫詹姆斯·布勞頓。他從1729年至1750年一直從事拳擊運動。布勞頓不僅是一位重量級拳擊冠軍,而且,還成功地開辦了一所拳擊院校。布勞頓首次制定了拳擊比賽規(guī)則,鼓勵拳手們在拳賽中使用拳擊手套,并且,創(chuàng)立了在圍繩圈內(nèi)的場地中進行拳擊較量的比賽方式。由于他做出的突出的貢獻,布勞頓被公認為“拳擊之父”。
布勞頓制定拳擊比賽規(guī)則,開啟了拳擊運動一系列改革的先河。該項改革最直接的成果就是于1867年制定出了標準拳擊規(guī)則。正如今天我們了解的一樣,標準拳擊規(guī)則成為了拳擊運動的基石。標準拳擊規(guī)則采用每回合比賽三分鐘制。同時,該規(guī)則推進了拳擊運動由赤手搏擊向戴拳套比賽的轉變過程。
在整個19世紀,拳擊運動繼續(xù)在英格蘭蓬勃發(fā)展。其間涌現(xiàn)出的稱霸重量級拳壇的高手有杰姆·貝爾徹、亨利·皮爾斯和湯姆·克里布。人們對克里布的印象最深,緣于他曾贏得了兩場激動人心的拳賽,對手之一是美國重獲自由的奴隸湯姆·毛里紐科斯。能說會道的皮爾斯·伊根記錄下了這兩場經(jīng)典之戰(zhàn)。人們相信,他們的第二場比賽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在媒體上引起全世界關注的體育賽事。
到了19世紀末,重量級冠軍湯姆·塞耶和杰姆 ·梅斯大受歡迎,享有盛譽。不過,英國的拳擊冠軍們正在慢慢地喪失他們在拳擊運動中的霸主地位。1880年,在愛爾蘭出生的帕迪·瑞安成為了重量級冠軍。最后,他拱手將重量級王冠送給了第一代的美國拳手約翰 L·沙利文。沙利文在拳場上表現(xiàn)出的大無畏精神、喧鬧的比賽風格和讓人目瞪口呆的擊倒對手的威力,深深地吸引著廣大拳迷們。因而,拳擊運動風靡整個美國。
沙利文在稱霸拳壇10年以后,被美國拳手詹姆斯 J· 科比特擊敗,從而失去了金腰帶??票忍睾髞碓谛l(wèi)冕戰(zhàn)中敗給了英國挑戰(zhàn)者鮑勃·菲茨西蒙斯。菲茨西蒙斯榮登世界重量級冠軍的寶座。菲茨西蒙斯出生于英國,但主要是在澳大利亞和美國以外的地方發(fā)展拳擊事業(yè)。1899年,美國拳手詹姆斯 J· 杰弗里斯打敗了菲茨西蒙斯。從此,在將近一個世紀的時間里,再沒有出現(xiàn)英國的世界重量級冠軍。
1992年,作為法定比賽者的里迪克·鮑拒絕與倫諾克斯·劉易斯比賽,因此,劉易斯被授予WBC重量級拳王頭銜。這是劃時代的時刻,這表明英國拳壇長期沒有世界拳王的噩夢結束了。
在菲茨西蒙斯和劉易斯之間的近百年中,曾有許多爭取世界拳王的英國挑戰(zhàn)者,他們前赴后繼地為大英帝國的榮譽而搏殺。人們贊揚在英國國旗下為祖國而戰(zhàn)的英國拳手的勇氣,但對他們的能力卻不敢恭維。這種在奪冠征程中屢戰(zhàn)屢敗的趨勢似乎有種不祥的預兆,所以,美國的拳擊媒體把英國的王位挑戰(zhàn)者們稱為“地平線水平的重量級拳手”。
從以下英國拳手奪冠的歷程中,可以推究出個中的原因。
湯米·法爾:法爾以前是英國威爾士的一名煤礦工人。他曾擊敗過像托米·洛克倫、鮑勃·奧林和前重量級冠軍金·馬克斯·貝爾等諸多拳擊高手。但是,當他在1937年8月30日挑戰(zhàn)當時的重量級拳王喬·路易斯時,他在拳場表現(xiàn)多年的霸氣結束了。他最終以無可爭議的點數(shù)裁決輸?shù)袅诉@場比賽。路易斯成功衛(wèi)冕了25場重量級冠軍賽,并將其中的22名挑戰(zhàn)者以擊倒方式取勝。只有法爾、阿圖羅·戈多伊和杰西·喬·沃爾科特三位挑戰(zhàn)者和路易斯打滿了規(guī)定的比賽時間。
唐·考蔻:考蔻過去的職業(yè)是鐵匠。1946年,考蔻開始了拳擊生涯。他曾打敗年老的法爾,贏得了英國和英聯(lián)邦的冠軍頭銜。后來,他又打敗了美國的挑戰(zhàn)者羅蘭·拉斯塔約。1955年5月16日,考蔻挑戰(zhàn)重量級冠軍羅基·瑪查諾,在舊金山凱扎體育場與之展開了激烈的對決。在比賽中,瑪查諾向對手發(fā)出猛烈的進攻,拳如雨下,密不透風。但這位英國挑戰(zhàn)者仍頂住壓力,奮力拼斗,直到第8回合才停止進攻?,敳橹Z在第8回合里擊倒考蔻一次,并在第9回合里兩次擊倒考蔻。但考蔻在每次被擊倒后都能頑強地站立起來。然而,場上裁判覺得已經(jīng)看夠了“擊倒秀”,于是,在考蔻第三次倒地后便終止了比賽。賽后,瑪查諾說:“考蔻擁有非凡的耐久力和勇氣,從前我從來沒有給任何人以如此密集和猛烈的打擊?!?/p>
亨利·庫珀:在英國歷史上,最受人們熱愛的重量級拳手庫珀以“我們的活力”聞名于世。他曾獲得英國、英聯(lián)邦和歐洲重量級拳王頭銜。庫珀曾與穆罕默德·阿里兩度惡斗,因此,人們深深記住了這位拳手的名字。1963年的第一場與阿里之戰(zhàn)在威姆布里體育館舉行。庫珀在第4回合里以一記左鉤拳將阿里這位未來的冠軍打翻在地。由于庫珀左眼上方的傷口流血過多,比賽不得不在第5回合終止。后來,事實真相表明,阿里被擊倒后,阿里團隊人員安杰洛·鄧迪通過弄裂拳擊手套方式,為阿里在擊倒后的回合間休息贏得了更多的時間。所以,在這場比賽中,庫珀實際上已經(jīng)打敗了這位充滿神話色彩的重要人物。三年以后,庫珀向已擁有重量級冠軍的阿里發(fā)出挑戰(zhàn)。這次比賽再次因傷勢原因而中途停止。這次是在第6回合停賽的。
布賴恩·倫敦:他輸給庫珀兩次比賽,而且,兩次在世界重量級拳王爭霸賽中失利。在1959年的比賽中,拳王弗洛伊德·帕特森在第11回合將倫敦擊倒不起而獲勝。1966年,阿里在第三回合迅速打敗倫敦。
喬·巴格納:他出生在匈牙利,卻于1967年在倫敦開始了他的職業(yè)拳擊生涯。他從拳擊運動退役之前,一直在英格蘭以外的地方發(fā)展拳擊事業(yè)。1971年,巴格納打敗了亨利·庫珀,贏得英國、英聯(lián)邦和歐洲重量級拳王頭銜。他也打敗了美國著名的重量級拳手們,如查克·韋普納、麥科福斯特和吉米·埃利斯。他的拳擊技藝日漸精湛,不再是單純的攻擊手,已成為更具拳擊風格的拳手了。1973年,巴格納在12回合的比賽中敗給了穆罕默德·阿里和喬·弗雷澤。1975年7月1日,巴格納為奪取世界重量級金腰帶而挑戰(zhàn)阿里,本次爭霸賽在吉隆坡舉行。在打滿這場15回合的比賽后,巴格納以點數(shù)敗給了阿里。1998年,年屆48歲的巴格納重返拳臺,并打敗了45歲的前WBA世界冠軍博恩克拉徹·史密斯。
理查德·鄧恩:鄧恩出生英格蘭的海里法克斯。他是一名左勢拳手。1975年,鄧恩獲得了英國和英聯(lián)邦重量級冠軍頭銜。1976年5月24日,他向阿里挑戰(zhàn),沖擊重量級拳王王位,在德國慕尼黑上演了一出拳王爭霸賽。在這次比賽中,阿里在第5回合打敗了鄧恩。
弗蘭克·布魯諾:他曾打敗過蓋里·科茨、“真理者”卡爾·威廉姆斯和“快手”詹姆斯·提里斯等拳手。在和冠軍奧里弗·麥考爾交手之前,布魯諾所遇到的對手都還算不上是拳擊界的重量級人物。1995年,布魯諾以點數(shù)優(yōu)勝打敗了麥考爾,獲取了WBC重量級金腰帶。擁有超常威力的布魯諾在奪取重量級金腰帶的征途中曾慘遭幾次失敗。1986年,他敗給了蒂姆·威瑟斯龐。1989年,他輸給了邁克·泰森,并于1993年敗給了倫諾克斯·劉易斯。在這幾場拳王挑戰(zhàn)賽當中,布魯諾總是在一開場先發(fā)出快速進攻,隨后,每次都毫不例外地被拳王擊翻在地。1996年,布魯諾再次和泰森在拳場上決一雌雄。這次情況有所不同,泰森是挑戰(zhàn)者,而布魯諾是WBC重量級金腰帶的擁有者。這次比賽的結果和以前相同。在第3回合里,泰森打敗了布魯諾。
倫諾克斯·劉易斯:在1988年奧運會上,劉易斯為加拿大贏得了一枚金牌。但后來,他返回了他的出生地——倫敦,開始了他的拳擊職業(yè)生涯。起初,由于劉易斯被認為是加拿大人(他在12歲的時候從倫敦搬到了加拿大),所以,英國的拳迷們對他并不熱情。1992年,劉易斯在倫敦厄爾斯體育場內(nèi),在第2回合里將雷澤·拉多克擊倒不起。接著,他被授予了WBC重量級金腰帶。這些驕人的成績使得劉易斯名聲大震,成為英國拳迷心目中的英雄。他的對手是美國的無爭議世界冠軍里迪克·鮑。鮑寧肯放棄WBC重量級金腰帶,也不愿意在法定的比賽場上和劉易斯交鋒。于是,劉易斯成為自1899年鮑勃·菲茨西蒙斯以來的第一位英格蘭的世界重量級拳王。1994年,奧里弗·麥考爾在第2回合里將劉易斯打翻不起,使劉易斯狼狽不堪。劉易斯因此失去了冠軍頭銜。之后,劉易斯以技術性擊倒方式打敗了奧里弗·麥考爾,重新奪回了WBC重量級金腰帶。1999年3月,在麥迪遜廣場花園舉行的世界重量級拳王統(tǒng)一戰(zhàn)中,劉易斯和WBA/IBF拳王伊萬德·霍利菲爾德交鋒。這場被許多人認為是劉易斯明顯取勝的較量,最終被判定為平局。在1999年后半年,兩人又進行了重賽。這次,劉易斯毫無疑問地以全場一致的點數(shù)裁定贏得了比賽,取得了無異議的世界重量級拳王頭銜。那場比賽以后,劉易斯敗給了哈斯姆·拉曼,失去了拳王頭銜。接著,他以擊倒方式從拉曼手中奪回了金腰帶。2002年6月,劉易斯的拳擊事業(yè)達到了頂峰,取得了職業(yè)戰(zhàn)績的最高勝利。他在和拳王泰森對決時,歷史性地在第8回合中把威猛無比的泰森打翻在地,取得了完美的勝利。
赫比·海德:1994年,以重拳著稱的海德在第7回合把對手麥考·本特擊倒在地,贏得了WBO重量級冠軍頭銜。海德在他的首次衛(wèi)冕戰(zhàn)中,被里迪克·鮑擊倒而敗北。
奧德利·哈里森:在2000年澳大利亞悉尼奧運會上,哈里森贏得了超重量級金牌。至2002年11月,哈里森的職業(yè)戰(zhàn)績?yōu)榘藨?zhàn)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