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教授小學、初中到高中已有31年教齡。31年來,我至少接觸過城鄉(xiāng)上百名中小學校長(包括到外地培訓及參觀學習),我對“校長”這個特殊職位一直思考得很多,感受也特別深刻。應(yīng)該說,我所接觸過的校長是敬業(yè)的、辛苦的,但恕我直言,絕大多數(shù)校長的時間和精力用錯了地方,尤其是縣城中小學校的校長,由于每天事務(wù)冗雜,有好多工作都沒“忙”到點子上,甚至是游離于教育教學管理之外,這實在是現(xiàn)代校長的一種失策,一種遺憾。
我以為,要做一名有影響力的現(xiàn)代校長,要著重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做一名愛讀書的校長
這話說起來簡單,但要真正做起來就很難。據(jù)筆者多次調(diào)查,不僅農(nóng)村中小學校長幾乎不讀什么書,就是縣城中小學校長也很少讀書。蘇霍姆林斯基指出:“促使孩子熱愛知識的重要源泉就是教師的、首先是校長的高度知識素養(yǎng)?!痹诮虒W方面,他認為作為學校教育的首席人,如果“缺乏教學計劃內(nèi)各門學科的知識,就無法領(lǐng)導學校的教學過程。我從當校長最初那些日子里,就開始研讀物理、數(shù)學、化學、地理、生物、歷史,3年內(nèi)自學完了學校所有科目的教科書和主要教學參考書?!薄盀榱吮M量清楚地了解孩子身體的健康狀況,我攻讀了專門的醫(yī)學著作,從而日益確信:對教師來說,懂得學生身上所發(fā)生的內(nèi)在的生理、心理、年齡、性機能發(fā)展等過程是多么重要,許多事情都有賴于這些知識?!?/p>
他還抱著極大的興趣閱讀遺傳學、自動化技術(shù)、電子學、天文學等方面的科學著作。他說:“在我的實驗室里(我這樣稱呼我的辦公室)放著一疊疊筆記本(每門科學或一個科學問題各有一個厚本子),筆記本里有成千上萬條期刊摘錄和剪報,我的興趣和愛好直接地、特別是通過教師間接地不斷傳給學生。對校長來說,這既是同學生進行精神交往的一個領(lǐng)域,又是接近較難教育的孩子心靈的一條途徑?!?/p>
隨著教育的不斷變革以及快節(jié)奏的生活,我們不可能像蘇霍姆林斯基那樣去研讀各門教科書,也不可能讀那么多醫(yī)學、電子學、天文學等方面的專著。但作為一校之長,我們應(yīng)該懂得每天要忙些什么,不應(yīng)該忙什么,應(yīng)該了解什么,懂得什么,這就需要我們有針對性、有計劃地讀點具有經(jīng)典性、指導性的書??梢哉f,一個不讀書的校長,是很難勝任校長工作的,一個沒有深厚文化底蘊和卓越管理才能的校長是不能被師生認可和接納的,他在一所學校也是很難產(chǎn)生凝聚力、向心力和親和力的。大量事實證明,一個不讀書的校長很難走出平庸,而一個平庸的校長也就無法帶出一所出色的學校。
“校長”這個稱號是神圣的,他應(yīng)該具備哲學家的睿智,藝術(shù)家的靈氣,教育家的視野,他不僅是學生的領(lǐng)袖,而且是教師的導師和楷模。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好校長,首先應(yīng)當是一個好組織者、好教育者和好教師,不僅對上自己的課的孩子來說,而且對全校學生和教師來說都應(yīng)如此。”
作為一名志存高遠、獻身教育的現(xiàn)代校長,不能光靠培訓學習一點東西就得過且過,要把讀書學習視為內(nèi)在的需要,視為工作和生命的需要,視為終身的需要。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校領(lǐng)導人只有不斷完善自己既作為教師又作為教育者的技巧,才能充當教師和學生的優(yōu)秀而有威信的指導者?!?/p>
2.做一名走近學生的校長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說的就是以學生為本,以學生至上。這就要求我們校長的工作不能離開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說:“盡可能深入地了解每個孩子的精神世界,是教師和校長的首條金科玉律。一個新生來到學校,我總是細心觀察他,尋找跟他進行精神交往的手段?!钡珦?jù)筆者多次對城鄉(xiāng)中小學校調(diào)查,很少有校長經(jīng)常深入班級,去了解學情,去與學生交流、對話的。蘇霍姆林斯基特別強調(diào):“校長肩負的重大責任對他的精神世界——道德情操、智力素養(yǎng)、意志品質(zhì),提出了許多要求。首先,一個最主要又是最重要的品質(zhì)(不具備這個品質(zhì),就不能當校長,就像不是任何人都能當教師一樣)就是:深深熱愛孩子,有跟孩子們在一起的內(nèi)在需要,有深刻的人道精神,有深入到兒童精神世界中去并了解和覺察每個學生的個性和個人特定的能力?!彼€說:“我最關(guān)注的仍然是那些最難教育的孩子(因為如果他們不在學校里朝好的方面轉(zhuǎn)變,那么,好孩子也會朝壞處變化,會從難教的孩子身上染上壞習氣和不良習慣)。每周我都走訪這些困難孩子的家庭,以便深入了解形成他們的道德的最初環(huán)境。我跟家長們、家長的鄰居們、原先教過這些孩子的老師們進行交談。”
時下,我們的班級管理是由班主任負責,校長很少過問班里的事,也很少過問班主任或教師在班級管理方面是否存在問題。好像我是校長就是做校長的,你是教師就是教書的,你是學生就是學習的,各行其是,各行其道。難怪,筆者曾在鄉(xiāng)下一所中學任教,一次班干會上,一學生突然向我問道:“老師,校長每天在忙什么?他是干什么的?是不是只管你們老師?”當我回答他“校長也管你們學生”時,這位學生連連搖搖頭說:“那為什么我們經(jīng)常見不到校長的影兒?”
今年高考前一個多月,在一個下午的課外活動,我正和一位學生談話,聽到外班兩位學生在走廊里有這樣的對話:
“我們高中三年快要畢業(yè)了,可我還不認識俺的校長呢?!?/p>
“我也是。”
“你說校長成天都忙些什么?他是否知道他的學生在想些什么?想跟他說些什么?”
“校長忙什么還要你操心?你想跟他說什么,學校有‘校長信箱’?!?/p>
“說實話,學校雖然有‘校長信箱’,但我還是想和校長面對面地交流,面對面地談心。”
“你要和校長談什么?”
“要談的很多。”
這段學生對話足以說明這樣的問題:學生渴望與校長對話,他迫切希望能夠把他的感受和想法告訴給校長,把同學們的意見及時傳達給校長;他希望校長能夠關(guān)注他們精神和心靈的成長,他更希望校長能夠幫助他們解決面對的困惑和困難……校長工作的核心不正是要從學生那兒不斷獲得積極的、大量的教育信息嗎?不正是需要這些珍貴的信息來保證學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嗎?因此我們說,校長唯有走近學生,才能感受到什么是教育,教育的意蘊是什么;唯有走近學生,才能懂得什么是教育的藝術(shù),什么是治校的方略;唯有走近學生,才能成為一位受學生歡迎的校長,才能真正成為教育專家。蘇霍姆林斯基有這樣一句話:“一個校長如果不進課堂,這一天他就什么也沒干?!币虼?,他說:“每個孩子都引起我的興趣,總想知道,他的主要精力傾注在什么上面,他最關(guān)心和最感興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樂和痛苦等等?!弊屛覀円卜畔录茏?,像蘇霍姆林斯基那樣,到學生中去,到課堂里去,到他們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去傾聽,去交流,來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把“以學生為本”的育人理念真正落到實處。
3.做一名走近教師的校長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師,這是學生智力生活中第一盞、繼而也是主要的一盞指路燈;是他在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教會他們尊重科學、文化和教育?!币虼耍鳛橐恍VL,理應(yīng)把關(guān)心教師、研究教師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要經(jīng)常走近他們,了解他們,關(guān)心他們的生活和學習,要切實掌握他們的心理狀況,全面了解他們的課堂教學和效果,全面了解他們與學生相處的情況。
蘇霍姆林斯基說,經(jīng)常走近教師,“進行個別的、親切友好的、推心置腹的談話,是校長對教師做工作的主要方法。要知道,教育是一種十分細致的精神活動。我要把教育者對受教育者的影響,同音樂對人的影響相比擬。”他說:“有上千次跟教師的談話仍在我記憶中,其中有一些在我心中留下了愉快的印象,有一些則是不愉快的。我不止一次地不得不為教師的一句話、甚至一絲微笑或一個發(fā)怒的眼神而跟他進行一個鐘頭、兩個鐘頭、三個鐘頭的談話?!彼e例說:“有一次,在五年級一個班上檢查家庭作業(yè),文學課女教師叫起一個比較差的學生來。教師對這個學生造的一個句子感到不滿意。她一句話沒說,揮一下手。這個孩子卻為此哭了一晚上……隨后我只好花很長時間跟這位教師談話,證明她錯了,向她說明,她這一揮手反映了她的教育觀點——對待學生態(tài)度冷漠,不相信這個學生能做出什么好事,默認壞學生永遠是壞學生這一錯誤觀點?!?/p>
目前,一些學校經(jīng)常在學期結(jié)束前做一次學生問卷調(diào)查,以此來了解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情況。這種間接了解教師的方法既不受教師的歡迎,也不受學生的歡迎。一學生在周記中寫道:“校長不直接去了解教師,而讓我們帶著不同的認識給教師做評價,這就難免缺乏公正性,比如一些嚴格、認真的教師往往得不到好的評價。”一位學生在我發(fā)調(diào)查問卷時說:“每學期學校都讓我們學生來評價教師的工作情況,校長在忙什么?況且我們的評價他能夠了解多少?我們的評價又有多大用處?要想真正了解并解決某些教師的問題,校長必須親自與教師真誠對話和溝通?!边@位學生的話更直白地告訴我們校長,只有深入到教師的生活和教學中去,只有平等地與他們心交心,心碰心,心心相印,才能真正了解他們的情感情緒,才能激發(fā)他們的工作熱情,也才能幫助他們健康地成長。
一教師曾十分感慨地對筆者說:“我調(diào)入這所學校,已有17個年頭了,17年來,三任校長無一人找我談過話?!睋?jù)對縣城3所中學48名教師進行調(diào)查的結(jié)果,他們一致認為校長從未找過他們談心,甚至從未關(guān)心過他們的生活和教學情況。
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沖擊和教育機制的變革,教師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諸如新課改的壓力、升學壓力、聘任壓力以及住房、評職、子女升學、就業(yè)等等壓力,無不困擾著教師,作為學校的首席教育者,應(yīng)該經(jīng)常深入教師,了解和關(guān)心他們的生活和學習,了解他們的教育教學情況,不斷幫助他們自我發(fā)展,自我提升。并使他們對教育充滿責任感、使命感和幸福感,只有這樣,才能積極而有效地全面推動學校教育事業(yè)的和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