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從副校長走上校長崗位的,做副校長的時候,不斷思考怎樣做好副校長,努力做好副校長?,F(xiàn)在從校長的角度,反觀自己做副校長的經(jīng)歷,結(jié)合自己的所見所聞,談?wù)勗鯓幼龊酶毙iL。
在全局觀下做好分管工作,時時注意與其他部門的平衡。副校長分管一方面的工作,對職責范圍里的工作,應該花主要精力去做,術(shù)業(yè)有專攻,要比校長鉆得深、吃得透,成為這方面的行家里手甚至專家。但副校長不能只專注自己分管的工作,要有全局觀念。“平衡”應該是副校長考慮問題的出發(fā)點,也是全局觀念的具體體現(xiàn)。
平衡的第一個方面是學校各方面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學校的德育、教學、科研、后勤是一個整體,有密切的聯(lián)系,不能有意無意地表現(xiàn)出只有自己分管的才是最重要的,更不能貶低其他工作。即使是教學副校長,也必須認識到教學雖然是學校的中心工作,但德育既是學校的重要目標之一,也能夠極大地促進教學,科研是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重要手段,后勤是師生工作、學習、生活的保障。副校長考慮問題,著眼點應該是促進學校的整體發(fā)展,而不是一個方面單兵突進。一枝獨秀不是春,也是不能持久的。
平衡的第二個方面是各部門的利益。一個學校,教師、職工、干部,教學成績、科研成果,不同年級的教師,他們之間的獎金、待遇是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系統(tǒng),不能輕易打破這種平衡。如果確實不合理,需要改革,應該向校長提出建議,在校長領(lǐng)導下統(tǒng)一行動,而不應該由分管校長去引發(fā)。
不注意平衡,會引起其他部門的不滿,給校長帶來壓力,影響學校的整體發(fā)展。副校長在注意平衡之外,作為校長的助手要有準確的定位。把分管工作變成游離于學校全局之外的獨立王國,作為自己的領(lǐng)地,是副校長的大忌。
用自己的思想影響校長,不用自己的主張脅迫校長。與副校長一樣,校長也是一個在實踐中成長的管理者,可能比副校長經(jīng)驗豐富一點,但每一個校長都有自己的弱點,他的想法也肯定會有偏差。有不同看法時,副校長應該多同校長溝通,開誠布公地向校長表明自己的觀點,講清理由。一般情況下副校長不應該固執(zhí)己見,如果確實事關(guān)重大,當然可以多次勸諫,分析利害得失。對副校長的意見,校長肯定會認真考慮的,如果副校長的意見確實有理,相信一個以事業(yè)為重的校長是會采納的。
校長負責全局工作,需要考慮學校的方方面面,跟副校長看問題的角度會有不同。有些副校長認為有道理的,從全局來說又未必正確,校長不采納是正常的。即使確實是副校長正確,校長沒有采納也是可能的,畢竟我們實行的是校長負責制,校長是學校的法人代表,對學校的工作負全部責任。與校長有意見分歧,非特別重大的情況,副校長不可用自己的主張去脅迫校長?,F(xiàn)實中常見有的副校長明明知道校長會不同意,卻搶先表態(tài),或者先斬后奏,甚至在校長表態(tài)后仍然我行我素,逼迫校長追認。校長可能會被逼無奈而認可,但肯定會影響校長與副校長的關(guān)系,甚至會限制副校長行使權(quán)力,直至架空。也有的副校長在與校長意見不一致時,事先背著校長與其他副校長溝通商量,達成一致,在某些具體主張上結(jié)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迫使校長妥協(xié)。校長一旦發(fā)現(xiàn),對此是很難容忍的。副校長之間不可能沒有交往,相互之間意見一致也是正常的,但不應該商量好了以后再去找校長,而應該在辦公會議上討論。避嫌有時是必要的,光明正大的工作千萬不要沾上陰謀的氣味。
積極主動地工作,不做傳聲筒。副校長對自己分管的工作,應該挖得深、挖得透,各種情況爛熟于心,并且深入思考,胸有成竹。校長布置的工作,往往是籠統(tǒng)地要求做什么事,副校長的任務(wù)不是做校長的傳聲筒,而應該細化程序,細化要求,并且檢查落實情況,向校長反饋。副校長應該了解校長的辦學思想和管理思路,這樣,對校長布置的工作,才能心領(lǐng)神會,恰如其分,落實起來不走樣。
副校長分管的工作往往是自己熟悉而擅長的,常常比校長更了解情況,在該領(lǐng)域內(nèi)有發(fā)言權(quán),應該做好參謀長,積極為校長出謀劃策。副校長在職責范圍里要主動積極,而不是被動應對,撥一下動一下。要大膽工作,敢于負責,對常規(guī)性工作,該表態(tài)該拍板的就要表態(tài)拍板,不能事事請示匯報,依賴校長。一個唯唯諾諾、人云亦云,沒有自己的主張、觀點,不敢負責任的副校長,就起不到應有的作用,不會為校長重視,在學校也不會有地位。
副校長的工作要到位,但不能越位。對影響較大的,涉及到其他部門的,事關(guān)人事、學籍、大宗支出的,可能會影響學校關(guān)系平衡的事項,就應該請示校長,不能擅自決定。
替校長分擔責任,不把矛頭引向校長。學校有許多事情是需要有人出面并化解矛盾,解決糾紛的,在這一方面,副校長應該沖在前面,盡全力抵擋。副校長如果解決不了,后面還有校長,有回旋余地。副校長不應該遇到難題繞道走,躲不過去就說“這個問題你去找校長”,應該盡你所能盡量解釋,化解矛盾。更不能把矛頭引向校長,說“這個問題我是同意的,就是校長不同意”。
副校長在具體問題上與校長意見不一致是很正常的,討論問題時應該暢所欲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做出決定后,即使沒有采納自己的意見,對外也必須保持一致,不能在外宣揚自己的觀點?!把a臺而不拆臺”是副校長應有的品質(zhì)。即使因為沒有采納自己的正確意見而出現(xiàn)問題,副校長也不應該說“我當初是怎么主張的”,應該不動聲色,采取補救措施,盡力縮小負面影響。這樣做,校長心中是不會沒數(shù)的。
全心全意支持校長做好工作,自己才有可能再上一層樓。與校長相比,副校長處于從屬地位,自主權(quán)要小得多,有許多想法很難實行,做了一定時間后的副校長想做校長,是合乎情理的。
要做校長,最好的辦法是全心全意支持校長,做好自己的工作,把學校搞好。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得到上級的肯定、校長的推薦,才更有可能接任校長,或到其他學校任校長。
現(xiàn)實中我們常常看到,有的副校長拉幫結(jié)派,搞窩里斗,排擠校長,意圖搶班奪權(quán),但結(jié)果往往是兩敗俱傷,難遂人愿。
雄(野)心勃勃,兩虎相斗,使自己的缺點暴露無遺,而自己的長處卻得不到展示(展示的大概是高超的斗爭能力,而不是學校管理水平),又使學校發(fā)展受到影響,使自己的形象受到影響。一個明智的領(lǐng)導,是不太可能讓一個不顧學校利益的人來做校長的。再說,即使做上了校長,群眾威信降低了,殘局還要自己來收拾,處于開局不利的狀態(tài),要做好工作恐怕是困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