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明治安田人壽保險公司案例,人們看到了保險公司拖延或者是拒絕支付保險費的種種劣行。保險公司總能找到多如牛毛的借口拒付保險費,曾幾何時保險公司也玩起賴來了。
7月5日,明治安田人壽保險公司的金子亮太郎總經(jīng)理決定辭職,但公司里的一位干部說:“當時就該辭職,到現(xiàn)在又出了事以后,要到處給人賠罪,而公司內(nèi)對他的評價并不高?!?/p>
“當時”指的是今年2月日本金融廳命令該公司停止營業(yè)的時候。用句行話說,明治公司玩的“欺騙無效”大白于天下。人壽保險可以用簽訂保險合同時,投保者沒有認真地陳述自己病歷,而認為顧客有欺騙行為,拒付保險金。
實際上是推銷員明知合同內(nèi)容有漏洞,但還是勸消費者加入保險。買保險的條件非常寬松,但在支付保險金的時候,以投保者沒有在簽合里真實申明病歷,以投保者欺詐為由,拒絕支付保險金。不少投保者到了這個時候才知道上當,把保險公司告到了金融廳那里。
到了這個時候,金子總經(jīng)理本該辭職的,但他說“我的工作是讓公司重打鼓另開張”,以半年不從公司拿工資的處分方式,想逃過這一劫,而且堅決不肯辭去人壽保險協(xié)會會長一職,直到再次發(fā)生新的欺騙,才不得不把公司總經(jīng)理、協(xié)會會長的職務一同辭去。
這次的原因是“災難增加特別條款”。在出事或者發(fā)生意外死亡時,應該增加災難保險金的,但保險公司拿出種種理由,認為投保者自己造成災難的過失更大,不支付保險金。
比如說有投保者從陽臺上掉下來摔死后,保險公司認為原因在于投保者飲酒,開始時拒付保險金,但事后證明投保者只是喝了很少一點酒,因此不得不支付了保險金。在配電室里觸電死亡的人,保險公司認為那里寫著“高壓”、“危險”,憑這點就不支付保險費。
負責審查的保險部總是拿合同條款拒付保險金,而在一線營業(yè)的推銷員為了能多吸收更多的投保者,根本不看保險合同。這種模式最終把明治安田人壽保險公司老總拉下了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