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秧子”變百歲壽
星,心寬是良藥
在湖北省鐘祥市磷礦鎮(zhèn)劉陽村,人們提到百歲老人張桂蘭,都說她原來是個“病秧子”,能活過100歲,真是奇跡。張桂蘭家住漢水之畔的劉陽村二組,房前屋后鳥語花香。眼前的張桂蘭,正端坐在自家屋前的一棵大樹下閉目養(yǎng)神。老人滿頭銀絲,面色紅潤,身穿一套白底藍花衣褲。身旁放著拐杖,手握處顯出光亮,表明它已跟主人多年了。老人除耳朵有點背以外,身體很健康,看上去,頂多也就七八十歲。
老人現(xiàn)在除不能勞動外,生活基本自理。兒子、兒媳有事出門了,老人家還能幫忙看看門,掃掃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據(jù)老人的兒子回憶,中年時期的母親確是個“病秧子”,一年到頭打不起精神,不是發(fā)暈,就是打氣嗝,再就是咳嗽,真可謂“大病不患、小病不斷”。母親雖經(jīng)常得病,卻很少去看醫(yī)生,大都忍著,仍然下地干活。實在干不了,就臥床休息兩天,稍好點就又下地勞動。再嚴重一點兒,便到村醫(yī)療室開點便宜的中藥回來煎了吃,或找些土偏方在家里自個兒治一治。大大小小的病折磨母親達30多年。當時,村里人看母親整天病兮兮的樣子,都說她活不過70歲。但令人大惑不解的是,自70歲以后,母親身上的那些病奇跡般地消失了,臉色紅潤腰板直,人也長胖了,能吃能睡能勞動,一直到90歲都還能下地和忙家務,直到最近兩三年才“退休”。
據(jù)老人的兒子、兒媳介紹,農(nóng)村改革開放后,他們家生活一天天好起來,家里幾乎水果不斷,天天見葷,母親自然跟著享福。5個姐姐先后出嫁和分家以后,日子都過得順利平安,再也不用老人家操心。而且姐姐們對老母親非常孝順,隔三差五地就來看看老人。
老人雖已過百歲,但很講究衛(wèi)生,生活有規(guī)律,每天6點前早起散步,中午小憩一小時左右。晚上天一黑就睡。吃飯以素食為主、葷食不拒,但不多吃。老人有夏天每天、冬天每三天必洗澡的好習慣,而且衣服都是堅持自己洗。
湯泉滋潤百歲佬
美麗富饒的湯林村,位于湖北省鐘祥市長壽鎮(zhèn)西北角,這里不僅山清水秀,更奇的是,這里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溫泉水,方圓數(shù)百里無人不曉。
湯林村有兩口溫泉池,溫泉日夜涌流,從未干涸,常年水溫在40℃-48℃。經(jīng)測量,泉水中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元素和礦物質(zhì)。其中氫含量超過了國家頒布的醫(yī)藥礦泉水標準,屬高級醫(yī)藥礦泉水,對人體表面的多種細菌、真菌、螺旋體和病毒等,有直接滅殺作用。
湯林村2000多村民,由于人人堅持到湯泉洗澡,沒有一人得皮膚病,壽命也普遍比別村高。目前,70歲至102歲的老人占村民總數(shù)的20%以上,僅百歲老人就有3個。楊世千老人就是其中之一。
楊世千生于1905年9月25日,祖籍湖北棗陽,34歲逃難到湯林村落戶。自搬到這里后,楊世千就經(jīng)常到溫泉洗澡,身體一直很健康。10年前,年近九旬的楊世千騎自家的牯牛去放牧,不慎從牛背上摔下來,在床上躺了兩個多月。由于長期臥床,老人得了坐骨神經(jīng)痛。孝順的小兒子聽說溫泉能治坐骨神經(jīng)痛,便經(jīng)常把老父親拖到溫泉洗澡,果然疼痛減輕,病情好轉(zhuǎn)。為了徹底治好父親的病,1998年小兒子夫婦一商量,干脆將家搬到了離溫泉池只有百米遠的山崗上住下。果然,老父親搬到溫泉以后,堅持天天到溫泉洗澡,病情大為好轉(zhuǎn),并順利地活到了一百歲。
如今,楊世千老人耳聰目明,頭腦靈活,生活基本自理,不僅能干些如砍柴、剁豬菜、掃地等家務,還能穿針引線做針線活,經(jīng)常與鎮(zhèn)福利院的老人們打牌。老人從不擇食,一頓能吃四兩飯,有好菜時,還飲點酒。據(jù)兒媳婦郭發(fā)秀介紹,老父親口味比較重,喜歡吃咸的,葷素不拒,但從不吃鱔魚等無鱗的魚。
談到老人長壽的原因,除常年洗溫泉澡外,可能還與老人一生勤勞、心胸寬闊、能吃能睡有關(guān)。因為老人一生坎坷,所以遇到事情都能泰然處之,從不大喜大悲。80歲之后,仍經(jīng)常下地干活,家里的木椅子、小板凳都是老人的“作品”。
責編/曹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