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羅素的觀點,活力與其說是一種精神品質(zhì),倒不如說是一種生理特質(zhì)。大致的,活力總能讓我們聯(lián)想到健康、愉悅、生機、爽朗……等等?;盍δ茉黾由畹南矏偅瑴p少生活的痛苦,能幫助人類承擔最大的煩惱和最大的憂郁,它意味著思維和形體都處于一種“活”的狀態(tài),這是一種指向生命原初的理想狀態(tài)。生機勃勃的孩子入學前,活力會上升到一個最高的階段,但在入學后,會由于教育而趨向減弱。教育使活力成為它的犧牲品,學校使孩子逐漸“成熟”(更像成人)的過程也是活力逐漸喪失的過程。因此,在基礎教育具體實踐中應該把“活力”作為評價課堂與校園生活最重要的精神特征。人首先要活得像個人,有個人尊嚴。和諧、安全的教育環(huán)境能夠充分重視個人的稟賦與創(chuàng)造才能,使人敢說、敢笑、敢于最充分地表現(xiàn)自己,“精神放松,形體自如,個性突出”。在知識、能力發(fā)展的同時,情感與精神力量在發(fā)展,身體也在更健康、更快速地發(fā)展。活力使課堂與校園生活充滿了人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