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班的孩子只有4-5歲,可是我發(fā)現(xiàn)即使是這么小的孩子也在扮演著侵犯者、受害者和旁觀者的角色,雖然這種角色定型是潛在的,而不是顯在的。他們越來越多地意識到他們可能屬于哪一個社會群體。以自我為中心,也就是把我自己看成是一切事物的中心,是這些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個必經(jīng)的階段,而扮演不同的角色又是他們每天游戲的重要內(nèi)容。
當他們逐步形成和加入不同的社會群體時,我要幫助這些孩子遏制嘲笑和毆打他人的沖動,阻止他們欺負比他們?nèi)跣〉暮⒆?,教會他們在受到不公平甚至是殘酷的待遇時如何維護自己的利益。我要幫助他們學(xué)會寬容和理解,學(xué)會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從而建立一個人人平等的班集體。
在我們朝著這個目標努力時,我們就要傾聽彼此的心聲。通過仔細傾聽那些試圖解決交往問題的孩子,我逐漸懂得如果憑主觀對事情做出判斷就意味著失去了幫助孩子們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
背景
5歲的周愛主動進攻他人,又非常膽小。她可能會把一個試圖告訴她該做什么的孩子推到一邊,但她又會對那些裝做怒吼的孩子感到害怕。孩子們在操場上最喜歡做的游戲就是“叢林中的野獸”,在玩這個游戲的時候,他們會裝做野獸的樣子發(fā)出怒吼聲。
一年以來,我一直鼓勵孩子們對人際交往問題進行小組討論:休息時的爭論,分享玩具和其他東西,游戲過度的問題等等。當我把他們的討論用磁帶錄下來,并用文字記錄出來的時候,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孩子們從彼此的身上學(xué)到了那么多的東西。
下面就是我錄下來的一段討論,其中穿插著我對討論過程中發(fā)生的事情的解釋。
討論
春季的一天,當孩子們休息結(jié)束在門口站隊集合時,我被周的尖聲叫喊聲嚇了一跳,“那些男孩朝我吼叫?!?/p>
“我們沒有?!蹦泻冝q解說。
我總是想弄清楚是誰受到了嘲笑, 而不是誰嘲笑了別人,所以當我聽到周向我告狀時我的第一個反應(yīng)是她很可能說的是真話,那些男孩知道周最怕什么,所以他們故意朝她吼叫。在一段時間里,我告戒自己不要那么沖動地就做出判斷。我認為我的工作就是要鼓勵孩子們之間的對話,而不是簡單地宣布誰對誰錯。
“我想可能有人對我喊了,可能有人沒喊?!彼f。
周經(jīng)常誤解別人做事的動機,她總認為別人對付她就是因為她不喜歡別人所做的事。她的話表明在這一年里她已經(jīng)意識到她可能誤會別人了。
“哦,我想托比是故意對西恩那么做的。”哥文說,她是周最好的朋友。
“我要他那樣對我的?!蔽鞫鹘又f。
哥文非常善于在周難過的時候安慰她,這使周學(xué)會了了解他人的觀點。
“我們應(yīng)該找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西恩和托比玩他們的游戲, 而周又不會感到是朝她喊而害怕。”當孩子們坐到地毯上的時候我對他們說。
我們的學(xué)校有這樣一條規(guī)定——“你不能說你不會玩”,這是維維安·派利寫的一本書的標題。因為孩子們表達想法和感情的能力越來越強,所以我希望通過小組討論能夠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不論是喜歡吼叫的人還是不喜歡吼叫的人都能接受的辦法。
“在他們吼叫之前應(yīng)該先告訴周一聲,這樣她就不會以為是朝她喊了。”布魯克說。“如果他們不想告訴她,也可以不看著她,這樣周也能明白他們不是朝她喊。”
布魯克真的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他明白我需要什么:一個既能讓周感到安全,又能讓男孩們繼續(xù)做游戲的辦法。
“哦,我覺得人們應(yīng)該這樣做,比如當我生病或者在家里時男孩們再吼叫。”周說。
“我們想喊的時候就要喊,而不是要整天憋著?!蔽鞫髡f,“周除了生病,整天都在這?!?/p>
周和男孩們都不肯達成妥協(xié),任何一方也不想做出任何讓步。
“他們確實想當你在這的時候也能吼叫,但又不使你感到害怕?!蔽覍χ芙忉屨f。
至少這是我希望的結(jié)果。
“不,他們不能那樣做,不行, 絕對不行?!敝軋远ǖ亍⒋舐暤卣f。
“布魯克的主意怎么樣?他們要朝誰喊就看著誰,這樣你就知道不是對著你?!蔽覄袼?。
“那也不行。”周說。
我對周改變想法的希望徹底落空了。
“那么,當周在小山上我們在滑梯下的時候再吼叫,這樣她就聽不見了?!蔽鞫髡f。
這是男孩們所做的第一個讓步:把吼叫游戲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nèi)。
“我也有一個主意。當我在學(xué)校的時候他們要先爭得我的同意再吼叫,要么他們就在放學(xué)后或者我生病在家的時候再玩那個游戲?!敝苷f。
這是周表示出的第一個微小的變通余地。她看到了她和男孩們相距較遠時允許他們玩游戲的可能性。她的提議也暗示著她相信男孩們能夠接受她的提議。
“我覺得如果他們看起來是朝她喊,她就可以說‘停止!你們是在朝我喊叫嗎?’他們可以說‘不是的,我在朝那邊喊,朝前面、后面或者旁邊的人喊?!睈廴鹨蔡岢隽私ㄗh。
愛瑞是哥文的朋友,她把周的讓步又擴大了一些。像哥文一樣,她明白周需要的是安全,而男孩們需要的是游戲。
“周,你也玩西恩、羅素和托比玩的游戲嗎?”我問。
我為什么不早點問這個問題呢?好像我一直都在弄明白誰應(yīng)受到責備而不是弄清楚游戲究竟是怎么回事。
“是的。”周回答。
這個信息對我相當重要,而我?guī)缀醢阉耆雎粤恕K龑业郊尤胗螒虻霓k法而不是把自己排除在外。
如果我堅持讓他們?yōu)榱怂艞売螒蚬絾幔课抑篮芏嗬蠋煏f我是讓她操縱他們,破壞他們做游戲的樂趣。但我相信幫助孩子們讓她看到自己可以成為其中的一員是我的責任。
“我們可以大叫,但是如果我們告訴她我們將朝她喊,她可以告訴我們可以或者不可以?!绷_素提出了建議。
男孩們都喜歡并信任愛瑞,這使羅素接受了愛瑞的提議。允許周控制游戲是男孩們做出的實質(zhì)性的讓步。
“你愿意別人朝你喊嗎?周?”我問。
“不,永遠也不?!彼f。
羅素做出了結(jié)論:“那我們就不問她,她也知道我們永遠也不朝她喊?!?/p>
我希望周能明白這一點,但是盡管她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進步,這個解決辦法還是很難讓她接受。
“她為什么要害怕吼叫聲呢?”托比問。
托比曾經(jīng)是周的主要對手,但是最近脫比和愛瑞和周在一起玩了。他也對多方考慮問題產(chǎn)生了興趣。他是這些男孩的頭,他希望理解周,而不僅僅是通過協(xié)商、談判解決問題,這是他的一個突破。
“因為這是我覺得我身后有個大怪物,我不喜歡怪物?!敝芙忉尩?。
在脫比表示出想了解周時,周描述了她的感覺,而不是責怪脫比。
“那么,我們?yōu)槭裁床辉谒媲白鲞@個游戲呢?那她就能看到我們,她就會知道沒有怪物了?!绷_素說。
羅素對周的擔憂還發(fā)表了很多其他的想法。
“吼叫是為了什么呢?你希望你扮演誰?”我問。
在討論剛開始的時候,我自以為自己是不偏不倚的,但是我心理一直明白我要責備誰。但是現(xiàn)在,在托比的引導(dǎo)下,我想對發(fā)生了沖突的孩子們了解得更多。如果討論一開始我就問男孩們在玩什么,可能他們很快就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了。但是,快速解決問題對相互之間的理解并不重要。我能從錯誤中得到教訓(xùn),就像孩子們一樣。
“我們裝做龍,然后發(fā)出吼叫?!绷_素告訴我。
我很想知道他們是否故意發(fā)出吼叫,因為他們知道那會嚇到周。我還想知道她為什么知道游戲的內(nèi)容是什么還想加入游戲。但是我放棄了責備他們的念頭,所以這些疑問只在我的頭腦中一閃而過。
“有沒有一個方法讓他們吼,又嚇不到你,周?”我繼續(xù)問她。
如果我在討論中的第一個任務(wù)是傾聽雙方的觀點,那么我的第二個任務(wù)就是找到一個大家都認可的解決辦法:堅持,再堅持。
“哦,如果他們一直,一直往滑梯那邊去,我可能就聽不到了?!彼f。
周似乎已經(jīng)接受了西恩的提議。她這樣做表明她相信男孩們不是要捉弄她,而是要理解她并做出讓步。
“她可以把耳朵捂起來?!辈剪斂苏f。
“不,捂耳朵沒用。知道為什么嗎?我還是以為他們在朝我喊,因為我感覺是這樣?!敝苷f。
“沒有人朝她喊!”托比大聲說?!暗钱斘覀兒鸾械臅r候,有人可以和她大聲說話,這樣她就聽不到了?!?/p>
“他們應(yīng)該明白他們能做什么。他們可以走到我看不見他們的地方再吼叫。即使我聽到他們的吼聲我也不會害怕,因為我知道他們藏起來了,而不是在追我?!敝苷f。
我對這個推理感到困惑。但是我仍然很高興,因為周想像自己即使聽到了吼聲仍能感到安全。
“那太好了!”羅素興高采烈地表示同意。很顯然,他比我更理解周。
“你在游戲里是獨角獸嗎?”我問周,因為我知道這是她最喜歡的一個角色。
我再一次想弄清楚他們玩的是什么游戲。
“他是貓媽媽,我是貓寶寶?!睈廴鹛嫠卮稹廴鹂偸侵С种?,不讓她感到孤立。
“我有一個更好的主意?!敝芘d奮地說,“當他們面對面地朝我喊時,我就裝做去抓他們。這樣我就感到我是在保護自己了?!?/p>
“你不會真碰到他們吧?”我問。
“像這樣。”周裝做貓撓人的樣子,但是她的手離羅素的臉很遠?!斑鳎 彼辛艘宦?。
在我想理解周幻想些什么和堅持他們能夠做出讓步并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之后,有了重大的突破。周認為她既可以參加游戲,又能保護自己。
“我有點擔心你的手指甲,你的指甲長嗎?”我問周。
“不長?!敝茏屑毧戳怂闹讣字笳f。
“她從沒碰到過我?!绷_素表示認可。
羅素愿意信任周不會抓到他,就像周信任男孩們可以吼叫但不會威脅她的安全一樣。
“好,我們就試試吧?!蔽艺f。
我開始想像其他潛在的問題,但是提醒自己即使出現(xiàn)了問題還是可以通過討論找出解決的辦法。周要加入游戲是我無法拒絕的一個好機會。
教育
是什么使我班里的孩子能夠互相傾聽,并且彼此讓步的呢?我想是理解和信任,是我們對發(fā)生了沖突的每個孩子最在意什么的了解。只有當我們問:“你究竟想要什么?”,發(fā)生了爭執(zhí)的孩子才能夠敞開心扉,才能更愿意了解對方想些什么,才能向妥協(xié)邁進。
問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并不容易。我必須不停地告戒自己放棄控制討論的企圖,而要對孩子的想法感到好奇,并且努力去理解他們。只有這樣我才能促使孩子們表達他們的感情,發(fā)表他們的意見,傾聽別人的意見,并且達成他們都認為是公平的妥協(xié)。當我聽到托比問:“為什么她害怕吼叫?”周興奮地說:“我有一個更好的主意。”此時我相信他們正在遠離以自我為中心,朝著對對方的理解邁進。這可以是道德教育的第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