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趨于年輕化
不久前,年僅13歲的童童由于患頸椎病,在沈陽解放軍463醫(yī)院介入治療中心接受微創(chuàng)手術,獲得治愈。據該中心主任姜宏介紹,該中心去年接診頸椎病手術病人300余人,而20多歲的年輕人發(fā)病人數逐年增加。童童是他接診的最小病人。
姜宏主任認為,導致頸椎病趨于年輕化的原因,是由于長時間伏案工作,長時間注視電視或電腦屏幕,缺乏活動造成的。姜主任建議,應避免長時間坐在電腦前以一成不變的姿勢注視屏幕,尤其是青少年玩電腦要適度,不能一坐就是十幾個小時。
三成美容者因毀容而需“返修”
據解放軍空軍總醫(yī)院星源激光中心調查,在8年間接待的7萬余例整容美容者,有近30%的病例是在非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進行整容美容失敗而來“返修”者。有的是隆鼻手術后沒有獲得理想效果,反而成了歪鼻子;有的想做個纖巧的下巴頦,反而弄成兩個下巴;還有的做雙眼皮做成疤瘌眼等。
據專家介紹,國家衛(wèi)生部對醫(yī)療美容有嚴格的要求,不允許普通生活美容院以經營為目的開展介入性美容,如文眉、文眼線、文唇以及針灸減肥項目。但很多美容院都設有上述項目,導致市場不規(guī)范,美容反遭毀容。醫(yī)學美容專家呼吁:正規(guī)醫(yī)院的美容、整容科室應當設置大眾化服務項目,公眾美容應到正規(guī)醫(yī)院的整型美容科。
國內首次發(fā)現(xiàn)全耐藥細菌
由于抗菌藥物的廣泛應用,臨床細菌耐藥現(xiàn)象日益嚴重。此前國際上已出現(xiàn)耐全部常用藥物的細菌,稱之為“全耐藥細菌”,但我國尚無正式報道。
不久前,福建泉州市第一醫(yī)院檢驗科從一名19歲男性腎結石術后患者的尿液中,首次分離出全耐藥細菌。經鑒定為短穩(wěn)桿菌,藥敏檢查為全部耐藥。專家認為,該全耐藥細菌的發(fā)現(xiàn),敲響了抗菌藥物濫用的警鐘,提醒臨床醫(yī)師和全社會要重視和合理使用抗菌藥物。
胖娃娃易帶心血管病危險因素
浙江醫(y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經過3年多的研究,發(fā)現(xiàn)肥胖兒童存在多項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和脂質代謝紊亂,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是導致肥胖兒童早期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因素;血漿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多少,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受累范圍密切相關。
浙江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觀察了68名6~14歲的體重超過正常兒童20%以上單純性肥胖兒童,同時選擇26名同齡健康兒童作為對照。結果顯示,單純性肥胖兒童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載脂蛋白B水平明顯增高,血漿同型半胱氨酸含量顯著高于正常兒童,頸總動脈、頸內動脈厚度高于對照組,肱動脈血流介導的內皮依賴性擴張功能明顯低于對照組。
對42例肥胖兒童檢查發(fā)現(xiàn),21名患有脂肪肝,6名有脂肪肝傾向,6名患高血壓。對家族和生活習慣調查顯示,68名肥胖兒童中有多食少動史者57名;家族成員中至少1人肥胖者有30名,至少1人患高血壓的有20名,至少1人患冠心病的有15名。
男子睡眠不佳易發(fā)福
美國芝加哥大學研究人員調查了149名健康男子的睡眠狀況,調查結果顯示,這些男子在35~50歲期間的睡眠基本穩(wěn)定,但深度睡眠時間卻大幅減少。25歲以下男子深度睡眠時間一般占總睡眠時間的20%,年過35歲的男子深度睡眠時間只占5%,到45歲時已基本失去深度睡眠能力。
研究人員說,男子在深度睡眠中會產生生長激素,深度睡眠時間縮短會導致生長激素分泌減少。35歲以上男子的生長激素分泌量比年輕時減少了將近75%,這可能導致大多數中年男子發(fā)福。脂肪堆積、腰圍增加和肌肉松弛都與生長激素缺乏有關。研究人員認為,可根據這一新發(fā)現(xiàn),試驗用生長激素注射療法延緩男子在中年時出現(xiàn)的衰老跡象。生長激素療法目前大多用于65歲以上的老年男子。
心跳慢者壽命長
科學家經過對8 915名心肌梗死患者的跟蹤調查表明,心率為81次/分鐘者死亡率僅為7.1%,而心率超過100次/分鐘者,死亡率達到24.4%。研究表明,心跳速度與人的壽命有關。心跳快者壽命短,而心跳慢者壽命長。因此,降低心臟跳動的次數能夠延長壽命。
如何才能降低心跳速度呢?關鍵是要增加體力活動。例如,每天用1小時步行4千米,可使迷走神經得到刺激,以減慢心跳速度。心臟病患者則可以在醫(yī)生指導下,通過服用有關藥物來減慢心率。傳統(tǒng)的中國太極拳、八段錦等鍛煉方法,可明顯使人體心跳減慢,故而有延年益壽的功效。
耳聾可能引發(fā)老年癡呆癥
我國60歲以上的老人中,30%以上深受聽力損失與耳病的困擾。據湖北省聽力檢測中心負責人、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耳鼻咽喉科華清泉教授介紹,我國目前約有1000萬老年耳聾患者,占所有耳聾患者的一半左右。耳聾導致老年人缺乏人際交往,性格變得孤僻、古怪,并可能導致老年癡呆癥的發(fā)生。
華清泉教授說,目前多數公眾認為,“耳背”是正?,F(xiàn)象。甚至還有些老年人認為,聾一點,聽不到“閑言碎語”,反而會長壽。湖北省聽力檢測中心自2001年成立以來,每年都接診近3 000名老年耳聾患者,但其中只有一半人愿意接受聽力檢測和相應的治療。專家提醒,老年人若有聽力障礙,應及時到醫(yī)院就診,并正確選配助聽器;平時應慎用有聽力神經毒性的藥物,并可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營養(yǎng)神經及擴張血管的藥物,來延緩耳聾的發(fā)生。
上海孕婦糖尿病率逾世界水平
上海市1996年糖尿病篩選檢查發(fā)現(xiàn),妊娠糖尿病的發(fā)病率為2%。而不久前對本市11家醫(yī)院2 700多名產婦的調查顯示,這一比例已超過5%。而世界平均比例只有3%左右。據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產科主任徐先明介紹,由于胎盤分泌的激素能抵消部分胰島素,因此婦女很容易在懷孕期間出現(xiàn)糖尿病。該醫(yī)院對產婦情況的跟蹤表明,2003年該院1 000例孕婦中,有10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而去年的1 300例孕婦中,有150例患者,比例上升了1.54%。
吃得太好,走動得太少,是導致妊娠糖尿病發(fā)病率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會引起孕婦產道感染,胎兒過大甚至死亡,新生兒低血糖、低血鉛、呼吸窘迫癥等疾病,而且只有1/3的產婦會在產后5~10年恢復正常。但由于胎兒生長離不開母親的營養(yǎng)供應,因此通過減肥來治療妊娠糖尿病的做法十分不妥。此類孕婦只要注意控制飲食,必要時采用藥物治療,70%~80%的患者可達到預期療效。
(以上李福章供稿)
食粗纖維可控制糖尿病并發(fā)癥
美國科研人員一項最新研究結果表明,飲食中增加粗纖維攝入量,可有效預防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給糖尿病患者添加纖維補充劑,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俗稱壞膽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俗稱好膽固醇)。研究人員對78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了添加纖維補充劑試驗。受試者平均年齡59歲。實驗期間,受試者每天服10克~15克纖維補充劑。研究人員分別在實驗開始及結束(90天后)時,測試了受試者的血脂膽固醇、甘油三酸脂、LDL和HDL值。結果發(fā)現(xiàn),血脂膽固醇從215毫克/分升下降至184毫克/分升,下降率達14.4%;甘油三酸脂從299毫克/分升下降至257毫克/分升,下降率14.40%;LDL值從129毫克/分升下降至92毫克/分升,下降率28.7%;而HDL值則從43毫克/分升上升到55毫克/分升,增加率達21.8%。研究人員特別提到,這項試驗未出現(xiàn)任何副作用,尤其是在降低LDL值的同時還增加了HDL值,這是其它藥物治療所難以獲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