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都市中的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毛?。合赐炅耸挚傆X得還是不干凈,要反復多洗幾次;人在單位里卻一整天都在惦記自家的煤氣和水管是不是沒有關;出門前剛整理好的隨身包卻總覺得有東西沒帶齊,反反復復、牽腸掛肚……現代社會的競爭日趨激烈,高度緊張的工作、生活節(jié)奏致使存在這種強迫心理的人越來越多。有專家告訴記者,出現上述的心理特征雖然不能完全歸為醫(yī)學上的“強迫癥”,但有資料顯示,在都市人群中,存在這樣心理問題的人數在直線上升,他們往往在不經意中為自己設下了“心理陷阱”。
輕微的強迫心理并無大礙
現代人所處的工作、學習等環(huán)境具有壓力大、競爭激烈、淘汰率高的特點,在這種環(huán)境下,有些內心較脆弱,自制能力差的人很容易產生這樣的強迫心理。如果是前期癥狀單一,或伴有較輕度緊張、焦慮的強迫現象,大可不必驚慌,也不必特意去看醫(yī)生。
專家認為,正常人偶爾也會出現一些強迫癥狀,例如:數電線桿、記車牌號等等。正常人的強迫癥狀出現時間短暫,癥狀較輕,不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這些人大可不必為自己的“強迫癥”癥狀耿耿于懷。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強迫現象只是輕微的或暫時性的,不算病態(tài),也不需要治療。
行事完美、刻板者易有強迫心理
其實,真正意義上的“強迫癥”是由生物因素和心理社會因素兩方面誘因形成的。心理社會因素包括人格精神動力因素和行為因素等,但有強迫癥狀不等于就是強迫癥,出現這樣的癥狀大多是精神極度緊張或受到一些刺激,人們緩解焦慮的一種手段或者形式。有的人第一次做了這樣的行為后能緩解他內心的沖突,他就認為找到了緩解的手段和方法,因而這種強迫癥狀才會反復出現。
我曾接待過這樣一例強迫癥患者,患者曾經不小心將重要的東西寫在紙上卻遺忘了,而這件事給了她很大的刺激,她就認為是自己弄丟了,從這之后,她再也不敢扔任何的廢紙,總覺得那上面一定記載了某些重要的東西,如果扔出去就完了。因而這個病人的房間里堆滿了廢紙團,她不敢丟,甚至手里一拿到廢紙渾身哆嗦。這就是很嚴重的“強迫癥”。
容易出現強迫心理的人大多是完美主義者, 并且行事刻板。追求完美主義的人凡事要求“十全十美”。他們?yōu)槿酥斏鳌⒛爻梢?guī)、太過理性;他們常常對自己、對別人要求很高,結果總是批評別人不好,懷疑和否定自我,缺乏自信心,常因此而無法接受自己強烈矛盾的內心沖動而崩潰。
心理專家有妙方
有了強迫的問題心理并不可怕,其實我們平時就可以預防和調整自己。下面是幾種常用的自我心理療法。
1. 毫不在意法
如果發(fā)現自己有了這樣的心理跡象,先不要急著給自己下定義“我是不是得了強迫癥了”,不要帶有這樣的想法。越想就會越給自己增加心理負擔。更不要怕,應順其自然,該咋辦就咋辦。有東西忘了帶,忘了就忘了,沒收拾干凈就臟著亂著唄。以不變應萬變來克服由此帶來的焦慮情緒。
2. 環(huán)境調劑法
如果因為環(huán)境的影響而給自己很大壓力的話,那么就從環(huán)境入手,調整一下,無論是外在環(huán)境還是內在環(huán)境。調整外在環(huán)境,給自己一個不同于平常的空間,放松一下。調整內在環(huán)境可以讀讀有益心靈健康的書籍,比如《菜根譚》《心靈雞湯》等等,從中可以學會調適心靈的方法。
3. 重新定位法
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人生觀、處事原則等方面,在某些方面的過度追求往往異化了人本身的需求。尤其有完美主義性格的人,處事太完美的心態(tài)是不正確的,因為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完人,對人對事不必過分苛求,給自己一個輕松的空間,凡事留有余地,才會感受到人生的幸福感。
4. 交流活動法
不要總是一個人形單影只地行動。要積極參加一些集體團隊的活動,跟大家多交流,培養(yǎng)一些興趣愛好,如跳舞、打球等等。從事各種有趣的文體活動,可以解除生活或工作中的單調、乏味,減少精神壓力和緊張情緒。堅持正常的學習與生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讓生活充實起來,就會減輕癥狀的干擾,恐懼和焦慮也會逐漸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