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上大學的時候我們學校有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每年都會給大一的新生做一份心理測試,大概有幾百道題吧,大一時我也不例外地做了,覺得好玩。
大一暑假回家,見到了兒時的好友蕓蕓。本來我們幾個好友曾在兒時立下誓言要一起邁進大學校門的,而她卻在初中畢業(yè)時陰錯陽差上了中專,從此接觸少了,只知道她在那個陌生的地方生活得并不快樂,幾次想重返高中卻沒有成功。那次見面她的變化讓我大吃一驚,同學聚會的時候她總是躲得遠遠的。她變得不愿見人,一直低著頭,只有最要好的同學她才會抬頭講兩句話,但眼神游移且不自信。記得那天我對她半認真地講起我們學校有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如果她有興趣的話,我可以幫她借本心理學方面的書看看。當時她眼睛一亮,說:“是真的嗎?千萬別忘了哦。”我當時保證說一定不會忘??上龥]有給我這個機會。暑假結束后,我返回學校后得知,在我走后不久,一個再普通不過的黃昏,蕓蕓沒有任何征兆地離家出走,從此再也沒有回來。父母找遍了所有她可能去的地方,哭干了眼淚,也沒能將她喚回……那是12 年前的事了,直至今天想起,我心里仍是隱隱作痛。直覺中蕓蕓一定有許多她自己無法解決的難題,克服不了的障礙,但是沒人能夠幫助她,于是她選擇了離去。
大四時偶然的機會,朋友幫我找到了我在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里存檔的大一時做的測試,一模一樣的題目再做一遍,卻是截然不同的答案。測試分析的結果告訴我,比起大一時的我,大四的我少了許多憂郁,多了更多果斷,自理能力也強了很多。我不知如果蕓蕓做這樣一個測試會是怎樣的一個結果,但如果能從看似凌亂的題目中找到一個真實的她,給別人一個幫助她的機會,或許一切都會有所改變吧!
現在我做了老師,看著學生可愛的笑臉,常常會想到自己的過去?,F在的學生比起過去的我們,接受的信息更多,思想也更為早熟,但同時面臨的問題也更多,對社會、家庭、學校生活的種種不適應,以及對異性的好奇和向往都可能使他們變得矛盾而不自信、偏激直至走向另一個極端。我不希望在我的學生中出現像蕓蕓那樣的悲劇。所幸的是,現在我們學校也成立了心理社團,學生可以選修心理學課程, 相信這些課程會幫助他們的成長,學校里也有一批老師受過心理咨詢專業(yè)的培訓,幫助學生解決他們心中的難題。這一切都還是剛剛起步,但我相信它非常重要,我希望自己能夠有機會參加正規(guī)的心理咨詢培訓,幫助別人也幫助自己,健康開心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