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zhàn)時期,在延安的中央領(lǐng)導同志沒有轎車,去哪兒都是騎馬走路。后來有一位華僑送來了兩輛小轎車。
管車的同志想分一輛車給毛澤東。在分配小車的時候,毛澤東提出:“一要考慮軍事工作的需要,二要照顧年紀較大的同志。”在毛澤東的一再堅持下,按照他的意見,一輛給了主管軍事的朱德使用;一輛給了延安的“五老”(徐特立、董必武、謝覺哉、林伯渠、吳玉章)使用。毛澤東仍然騎馬走路。
有一次去棗園開會,毛澤東的坐騎突然受驚,毛澤東摔了下來,左手摔傷了,手腕也腫得老高。出事后,朱德和“五老”都要把車讓給毛澤東坐,甚至把車開到毛澤東跟前,但毛澤東都把車給“攆”回去了。
不久,毛澤東要去中央禮堂作報告,警衛(wèi)員悄悄把小車叫來,還解釋說:“主席胳膊摔傷了,走路不方便,就坐這一趟吧?!泵珴蓶|風趣地說:“胳膊受傷不耽誤兩條腿走路嘛,走!”說完,邁開大步向中央禮堂走去。
過了兩年,毛澤東才有了自己的“專車”,那是海外華僑捐贈的一輛救護車,毛澤東平時很少使用,只是在接客人時偶爾乘之。有幸坐這輛車會見毛澤東的人都很自豪地對別人說:“毛主席派救護車來接我?!碑敃r在延安和國統(tǒng)區(qū)以及國外傳為笑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