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 紐約:制衣工人舉行罷工,10萬人因此而失業(yè)。
翁同卒于江蘇常熟,年75歲。
4日 袁世凱奏,比利時商人在天津承辦電車電燈公司。
5日 沙皇尼古拉二世任命保守的伊萬·奧博連斯基為芬蘭總督。
8日 外務部以日軍在遼西招收胡匪馮麟閣金壽山等,照會日使制止。
清廷開辦鄂湘皖贛四省土膏(鴉片)統(tǒng)稅。
10日 清廷罷粵海、淮安海關(guān)監(jiān)督及江寧織造。
12日 英德條約簽字旨在解決今后五年內(nèi)潛在的沖突。
13日 廣西陸亞發(fā)陷懷遠。
經(jīng)過13年的建設,俄國橫貫西伯利亞的大鐵路竣工通車。
15日 俄國著名作家安東·契訶夫病逝。
16日 招商局舉行各總辦會議,決定拒絕將“利源號”貨輪售予俄國,以示抵制。
兩廣總督岑春煊再赴廣西督師剿匪。
18日 清廷命兵部侍郎鐵良往江南籌劃制造局移建新廠,并查明各省進出款項,及各司庫局所利弊。
19日 法國教士德希圣等三人及教民四人在湖北施南府恩施縣被殺。
兩廣總督岑春煊到廣西梧州,督剿匪亂。
20日 蔡元培于《警鐘日報》刊登“蔡子民敬白”,聲明辭卸警鐘社編輯之役,改由汪允中繼任。
芝加哥:肉禽加工工人長達45天的罷工宣告結(jié)束。
21日 江西樂平會黨夏廷義聚眾抗捐,搗毀城內(nèi)學堂、保甲局、統(tǒng)捐局、教堂。
23日 廣西陸亞發(fā)等陷永福,又陷永寧州。
24日 比利時選派一個委員會對剛果文職人員進行調(diào)查。
26日 江西樂平亂事擴大,縣署被毀。
28日 大清官報設立。
29日 法國與梵蒂岡斷絕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