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完全如此。然而寬松的貨幣政策卻正為通貨膨脹日益增長的勢頭推波助瀾
還記得喇叭褲和厚底鞋嗎?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人可能早已忘記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他們那副打扮了,但忘記那個時期的另一個災難是愚蠢的——那就是通貨膨脹。當時,平均通貨膨脹率從六十年代2-3%飛漲至1974年的13%,爾后在接下來的八年中徘徊在7-12%的范圍內(nèi)。直到1979年10月,當時的美聯(lián)儲主席保羅·沃克對此感到厭煩至極。在他所謂“廉價手槍”的政策當中,他宣布了旨在擠壓通貨膨脹的嚴格的緊縮貨幣政策。那是個關(guān)鍵的時刻,它給很多中央銀行帶來了新的自信。從那時起,通貨膨脹在各地都有所下降,這使得公司、家庭和儲蓄者們的日子都過得略為輕松了。然而,很多人擔心,這個成功也許對現(xiàn)在而言卻是個危險。
這看起來似乎是奇怪的擔心,因為目前的通貨膨脹率仍舊很低。艾倫·格林斯潘,沃克先生的繼任者,對于所有事情均在掌控之內(nèi)感到非常有信心。即便是美國、使用歐元的國家和世界上許多其他國家的通貨膨脹比預期的要上漲得迅猛,他告訴參議院的銀行委員會,“通貨膨脹的壓力不太可能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然而實際上,就在一年以前,許多中央銀行還在為通貨緊縮的危險感到頭疼。當時美聯(lián)儲的目標是驅(qū)使通貨膨脹率漲高一些。好消息是格林斯潘和其他中央銀行家們成功地避開了通貨緊縮。而壞消息是他們有點太成功了,通貨膨脹回來得比預計的要迅猛得多。
通貨膨脹的誘惑
在過去的幾百年中,通貨膨脹忽高忽低,但造成通貨膨脹的原因是一樣的,那就是過度的貨幣擴張,通常也會伴隨著戰(zhàn)爭和政府財政的其他壓力。現(xiàn)在,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都如此松弛不堪,這正是通貨膨脹即將來臨的警報。西方七國平均的財政赤字占GDP的比率都差不多是近50年來最高的,而全球的貨幣政策是1970年以來最為松弛的。
在過去20年間,各國獨立的中央銀行所執(zhí)行的審慎的貨幣政策,是壓低通脹的關(guān)鍵。當然,全球化和更多的競爭也有輔助之功。但中央銀行能否完全確保其獨立性?在最近幾個星期,法國財政部長尼古拉斯·薩柯茨和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都公開呼吁歐洲中央銀行降低利率。今后,政治家們或許會給央行施加更大的壓力來推動通脹上升,因為這樣做可以減少政府為應付老齡化而不得不借用的更多財政赤字。
即便中央銀行們能固守它們的獨立性,它們也可能會犯錯誤。人們通常認為,類似70年代的通脹不可能再度來臨,原因在于:中央銀行能控制通脹,而資本市場能控制中央銀行。這種論調(diào)很可能夸大了中央銀行和證券投資者的水平。
火星人的觀點
假設有一個火星人在時隔25年之后重訪地球。他可能對中央銀行過去控制通脹的成功不太明了,對格林斯潘先生也沒有那么頂禮膜拜。他會注意到美國的經(jīng)濟衰退消失得很快,過去一年間,美國的名義GDP增幅達到了7%,而通貨膨脹率為3%左右,于是他會猜想美國的短期利率應該是在4%左右。如果告訴他美國目前的利率水平是1%,他很可能會驚訝得跳上下一個航班就回火星去了。
從這個角度而言,資本市場對于美聯(lián)儲準備升息1/4或者1/2個百分點的消息如此擔憂,就顯得有些不可思議了。真正的問題是:為什么美聯(lián)儲沒有更早地調(diào)高利率?利率到底該調(diào)多高?
現(xiàn)在看來,重新出現(xiàn)70年代那種兩位數(shù)的通脹的可能性不大。但中央銀行應該明智地控制過多的資金流動性。保羅·沃克說過,“中央銀行唯一的力量是創(chuàng)造貨幣,但創(chuàng)造的力量也會變成毀滅的力量?!苯裉斓闹醒脬y行行長們應該謹記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