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時間2003年12月12日上午9點,加拿大政壇傳奇總理克雷蒂安走出了他工作10年的辦公大樓。他先是與自己的接班人握了握手,真誠地祝他好運,然后宣讀了辭職書,為自己長達40年的政治生涯畫上了句號。
出身寒門左耳失聰曾是“街頭打仔”
1934年,克雷蒂安出生在魁北克省沙威尼根鎮(zhèn)的一個平民之家,他家一共有19個孩子,他排行倒數(shù)第二,父親是當?shù)匾粋€普通工人,因而家庭經濟狀況相當拮據(jù)。克雷蒂安還有先天性的生理缺陷,左臉偏癱,左耳失聰,講話和微笑時嘴角歪向一邊,因而經常被小伙伴們嘲弄,所以他的童年并不快樂。
少年時代,克雷蒂安一度過著放縱的生活。他經常曠課,不寫作業(yè),大鬧課堂,還頂撞老師,因而先后被4所學校開除,加上他喜歡打架,所以一度成了當?shù)赜忻摹敖诸^打仔”。不過讀高中時,克雷蒂安忽然浪子回頭,開始嚴格自律,勤奮學習,終于考上了一家名牌大學的法律專業(yè),畢業(yè)后還曾回家鄉(xiāng)當過一陣律師。出人頭地后的克雷蒂安時?;貞浧饍簳r的事情,他說那時候他的表現(xiàn)令父母非常失望,他們又生氣又著急,真后悔生下他這個孩子,克雷蒂安打趣說道:“幸好那時候還沒有避孕藥,否則哪里會有我的今天?!?/p>
西方政壇常青樹在任期間功大于過
1963年,自由黨人克雷蒂安當選加拿大眾議員,首次步入政壇,40年過去了,他先后當過財政、國際貿易、外交等7個部長職務,擔任過副總理,在1993年,他登上了總理寶座,并在這個位子上坐了整整10年,是西方世界擔任政府首腦時間最長的政治領袖,因而被譽為政壇常青樹。
在政治上,克雷蒂安曾經成功地避免了加拿大聯(lián)邦分裂。1995年,他的故鄉(xiāng)魁北克省鬧獨立,于是克雷蒂安頻頻上鏡,施展過人的口才呼吁公民團結起來,投票反對獨立,終于轉危為安。而后,他又對國內政黨進行了大膽改革。2003年,他頂住了巨大的國際壓力,堅持避免加拿大卷入伊拉克戰(zhàn)爭,還簽署了《京都附加議定書》。此外,他自稱是個“自由派”領袖,主張控制槍支、支持墮胎和反對死刑。
在經濟上,克雷蒂安執(zhí)政的10年中,國家經濟穩(wěn)步增長,失業(yè)率逐步降低,政府的財政赤字從1993年的420億加元(相當于320億美元)下降到1997年的收支平衡,2002年,加拿大成為西方八國中惟一沒有財政赤字還有結余的國家。
不過,克雷蒂安也不是十全十美的領袖,比如他的“自由主張”就有點過火,他批準了一些修正法案,支持同性結婚、種植大麻和吸食大麻,這曾惹來不少加拿大人的非議。
財政部長功高蓋主三朝首相黯然離職
近幾年來,克雷蒂安的地位受到黨內競爭對手、財政部長馬丁的強力挑戰(zhàn)。馬丁是個精明干練的政治家,他在克雷蒂安政府中擔任財長9年,在平衡預算和減少債務方面貢獻卓著,被人們稱為加拿大歷史上最好的財長,一些輿論還認為他是最有希望成為下屆總理的人選。這嚴重影響了克雷蒂安的支持率,因而克氏與馬丁之間的關系一直磕磕碰碰不順利。
2002年7月,馬丁拒絕停止與克雷蒂安競爭自由黨的領導地位,被克雷蒂安解職,從而使執(zhí)政的自由黨內領導權之爭公開化。
此后進行的一系列民意調查顯示,黨內的輿論多數(shù)都批評克雷蒂安,傾向于馬丁。迫于黨內的巨大壓力,克雷蒂安在2003年8月21日召開新聞發(fā)布會稱,他將在2004年2月完全退休,到那時,他不會再參加競選了,因為他在政府的工作屆時將全部完成。11月,克雷蒂安再次宣布將退休日期提前,最后定于2003年12月12日交權。
心直口快指責布什克氏不跟美國風
美國與加拿大是鄰國,是盟友,也是貿易合作伙伴,但是心直口快的克雷蒂安偏偏看不慣牛仔作風的布什,他曾公開表示自己同這個來自得克薩斯的共和黨人沒有什么共同點?!拔覀兊乃枷肟偸遣煌K莵碜悦绹喜康谋J嘏?,而我是加拿大的自由派。我支持槍支控制,而他反對;我反對死刑,而他卻支持;即使作為一個天主教徒,我支持婦女墮胎的權利,而他卻堅決反對。”
“9·11”事件后,克雷蒂安對記者說:相對于世界上那些窮國來講,西方國家變得太富有了,我們看上去目中無人、自私貪婪并且沒有節(jié)制。正是“9·11”事件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這一點,發(fā)達國家對待貧窮國家的方式已經招致了人們對我們的仇恨。你不能將自己的觀點強加于人。然而可惜的是,西方世界——不僅僅包括美國人——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他們(窮人)也是人!如果你不認真地對待這個問題,10年、20年或30年后,你將會自食惡果。
在伊拉克戰(zhàn)爭問題上,克雷蒂安政府認為,沒有聯(lián)合國的授權,這場戰(zhàn)爭是“非正義”的,并拒絕派兵參加美英等聯(lián)軍在伊拉克的軍事行動,此外他還屢次抨擊美國退出《京都議定書》和撕毀《反導彈條約》的行為。
保羅·馬丁新總理是理財高手
2003 年11月14日,現(xiàn)年65歲的加拿大前財政部長保羅·馬丁擊敗現(xiàn)任總理克雷蒂安,正式當選為加拿大執(zhí)政黨自由黨領導人。按照加拿大的政治體制,馬丁作為執(zhí)政黨的黨魁將理所當然成為加拿大第21任政府總理。
馬丁的政治生涯一直和克雷蒂安緊密相連。1990 年自由黨選舉主席時,二人就是競選對手,最后馬丁敗給了克雷蒂安。當選財長后,馬丁和克雷蒂安合作了9年,但時間并沒有消除兩人之間的隔閡。
1993 年至2002 年間,時任加拿大財政部長的馬丁以力主削減財政赤字的努力贏得了加國內的政治支持。馬丁承諾今后將繼續(xù)保持現(xiàn)有的平衡預算政策,修復加美關系,以不同的風格組建新政府工作。
與此同時,馬丁還保證給予加國會議員更多的自由,并笑稱自1993 年以來一直領導加拿大自由黨的克雷蒂安是一位“友好的獨裁者”。此外,馬丁還承諾對議會和政府進行必要改革,適當調整國防及外交政策,提升加拿大的國際影響力。
有媒體分析,馬丁擔任財長期間,加拿大財政由赤字轉為盈余,作為財長,他入選2001 年“世界經濟論壇”評選的“夢幻內閣”陣容。目前,馬丁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是,減少政府在軍費、醫(yī)療和教育等方面的開支,平衡國家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