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總理溫家寶在記者招待會闡明工作態(tài)度時,特別強調(diào)了四個字:鞠躬盡瘁。
人們對這句話感到非常熟悉和親切。不僅因其是千古名言,而且因為上任總理朱镕基5年前就任時也表達了同樣的態(tài)度:鞠躬盡瘁。
鞠躬,恭敬謹慎;盡瘁,竭盡勞苦。非抱忠貞者不欲言,非懷經(jīng)濟者不能言。
恪盡職守,鞠躬盡瘁。朱镕基做到了。所以,他最后一次政府工作報告贏得了17次熱烈掌聲,已經(jīng)從報告席回到座位的朱基在如潮的掌聲中再次起身,向全場鞠躬致謝。
朱镕基向以冷峻果敢著稱,國外媒體稱他為經(jīng)濟鐵腕人物。他正氣凜然,不言而威,令蠅營狗茍之人不敢對視。他拍案痛斥貪官和造假害人者,更是怒發(fā)沖冠。然而,在悼念為國捐軀的我新聞工作者儀式上,古稀之年的朱總理淚流滿面幾近抽泣。
凝重嚴厲的朱镕基對人民卻是熱血柔腸。
1998年夏,長江抗洪最緊急的關頭,朱镕基趕赴險情最重的湖北沙市。一下飛機,朱镕基便與廣州軍區(qū)副司令員龔谷城緊緊擁抱。那是人民總理向子弟兵表示感謝和重托啊!總理與將軍相擁無言,在場的人已然潸潸淚下。
而此時的副總理溫家寶,已經(jīng)連續(xù)多日堅守抗洪一線。受三軍統(tǒng)帥江澤民委托,溫家寶正指揮著千軍萬馬。
此前,在人們印象中,溫家寶總是那么儒雅謙和。即使5年后面對記者的提問,溫家寶也是莞爾一笑:大家普遍認為我是一個溫和的人。
作為抗洪前線總指揮的溫家寶,肩負千鈞重擔。每到緊要時刻,他總會出現(xiàn)在抗洪大軍前面,腳下尺許便是兇險的濤濤江水。
溫家寶面對的不僅僅是危機四伏的江防大堤,更有無比艱難的最后選擇。長江危在旦夕,湖北已向中央上報了分洪緊急報告。
分洪?荊江分洪區(qū)人民幾十年用血汗建起的溫馨家園將毀于一旦。眼看著災區(qū)54萬父老流離失所,溫家寶于心不忍哪。而朱基囑托溫家寶慎重決策時也深情地說,我看荊州的莊稼長得特別好。難得人民總理一片蒼生情??!
不分洪?一旦荊江大堤潰破,13米高的水頭挾滔天洪水洶涌而下,上千萬人賴以生存的江漢大平原和經(jīng)濟重鎮(zhèn)大武漢,頃刻間便會遭遇滅頂之災。這個歷史責任和罪名誰負得起?誰背得起?
但中央已經(jīng)授權溫家寶最后拍板。溫文爾雅的溫家寶鎮(zhèn)定自若。在仔細考慮了專家意見之后,共和國的決策者果斷決定,不分洪!
經(jīng)過百萬軍民嚴防死守,武漢三鎮(zhèn)安然無恙,江漢平原保住了,荊江分洪區(qū)免遭劫難。
總書記心中的石頭落了地,全國人民松了一口氣。溫家寶依然平靜如初。很多人并不知道,在決定分洪與否那千鈞一發(fā)之際,溫家寶曾堅定地表示,如果自己的決策錯誤,他就跳江殉國,謝罪天下。
儒雅謙和的溫家寶為人民敢做敢為。
所以,當聽到他在記者招待會上說:我是一個有信念、有主見、敢負責任的人,人們心中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鞠躬盡瘁,兩任總理的肺腑之言。而將鞠躬盡瘁實踐到至高意境的,當屬共和國開國總理周恩來。他一生為人民嘔心瀝血,生不顯功,死不留灰,成為千秋楷模。后人贊頌周總理,最常用的兩句話就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這就是人民的總理。歷史賦予總理的職責和社會角色,要求他必須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顧全大局,為人低調(diào)。
鞠躬盡瘁,典出《后出師表》。而其作者則是三國主理蜀國政務達27年的丞相諸葛亮。他不僅運籌帷幄,足智多謀,而且一生勤政,訥于言,敏于行。武侯祠因此1500年煙火延續(xù)。諸葛亮用“鞠躬盡瘁”一句收結(jié)《后出師表》,忠肝義膽照耀全篇。
而當代人民的總理,則把“鞠躬盡瘁”升華到更高境界。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公仆本色,國脈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