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極值理論的實際應用
一個方程式保全了荷蘭1600萬居民性命。由于一半以上的國土在海平面以下,荷蘭整個國家都是用一圈海堤圍繞起來的,這個海堤依照數(shù)學極值理論設計,可以預防最壞的情況發(fā)生。
1953年,一場災難性風暴的襲擊奪去了1800多人的生命,摧毀了4.7萬所房屋。自那之后,荷蘭政府決心建一道海堤,使其能保衛(wèi)該國今后數(shù)百年的安全。
通過分析極限事件的歷史記錄,科學家最后決定把新堤壩定在5米高的標準。他們用極值理論推斷,不久的將來發(fā)生另一次災難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極值理論也是新的海事安全建議的關鍵依據(jù),海事安全建議的目的在于防止像商船“德比郡”號1980年在日本南海岸附近因臺風沉沒、44名船員全部喪生這樣的悲劇發(fā)生。2000年,一項官方調查發(fā)現(xiàn),這艘貨船的前艙口蓋在洶涌的大海中被沖開,致使海水灌了進來。這一結論為已喪生的船長和船員洗脫了罪名,原先的結論是他們自己造成了這一悲劇。
這一結論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蘭開斯特大學的喬納森·托恩教授和珍妮特·赫弗南博士的研究。他們利用極值理論分析了船在足以沖開艙口的巨浪中的情形。
在與勞埃德船級社一起開展的研究中,兩位科學家也用極值理論算出,像“德比郡”號這樣大小的船,其艙口的承受能力應該在出事后所建議的加倍的基礎上再增加35%。2001年12月,巨型散貨船“克里斯托費”號與船上27名船員一起在亞速爾群島沿海沉沒。最后的無線電信息報告說,前艙口蓋被沖破。
這簡直是“德比郡”號悲劇命運的再現(xiàn)——同時也說明,如果不能加以遵循利用,最高級的理論也無法發(fā)揮保護作用。
(金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