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克田與張國光
11月29日,新華社播發(fā)一則消息稱,11月25日的遼寧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wù)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決
議,決定免去劉克田的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職務(wù)。11月26日,沈陽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wù)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依法罷免了劉克田的遼寧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職務(wù)?!蛾P(guān)于罷免劉克田遼寧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職務(wù)的議案》中稱,劉克田因受賄、收受禮金,已構(gòu)成嚴重違紀。
此事對遼寧政壇人士并不突然。兩個半月前《財經(jīng)》記者在遼寧采訪時,就獲知在8月12日下午,遼寧省委召開黨員通氣會,通報了劉克田被“雙規(guī)”(在規(guī)定時間、規(guī)定地點交待問題)的消息。
劉克田是河北省寧河縣人,1951年生于沈陽。20世紀80年代初進入政壇,90年代開始嶄露頭角,1990年8月至1995年2月任遼寧省沈陽市政府副市長。1995年2月和1998年1月連續(xù)兩次當選遼寧省副省長至今。
記者還獲知,曾經(jīng)與劉克田同時在沈陽市和遼寧省任職的前遼寧省省長張國光,更早就從政壇淡出,其去向遂引起諸種揣測。
張國光是遼寧綏中人,1945年4月出生。他的成長與發(fā)跡基本上是在遼寧這片土地上完成的。從1985年的沈陽市市委副書記到1990年的市委書記,直至1998年出任遼寧省省長。
不過,張國光早在兩年半前即已離開遼寧,赴湖北任職。可從報章上查到他的最后的行蹤是2002年10月18日新華社的一則消息,稱湖北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wù)委員“接受張國光辭去湖北省人民政府省長職務(wù),并報湖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備案”。時距張國光2001年2月當選為湖北省省長不過一年半有余。
其后不到一個月,中共十六大召開。作為十五屆中央委員、并當選十六大代表的張國光卻沒有在十六大會場出現(xiàn),并從此再未在公開場合出現(xiàn)。
劉克田被免職的主要原因是受賄和放任親友違法亂紀。而張國光從政壇消失的具體原因,目前還不得而知。消息人士多認為,由于他在湖北任期很短,當不會是他在湖北省長任期內(nèi)的行為所致。
“慕馬案”余波
在遼寧政壇,“慕馬大案”曾引起強震。而劉克田、張國光均屬在遼寧政壇上苦心耕耘多年的重量級人物。
“慕馬案”中,沈陽市委常委、常務(wù)副市長馬向東首先倒臺,對其的深查細究,揭開了時任沈陽市委副書記、市長慕綏新的腐敗面目。從1999年7月到2001年6月,辦案人員通過對慕、馬案件的查辦,又相繼挖出了一批“蠹蟲”。
至2001年10月,涉及“慕馬大案”的沈陽市官員達到122人,其中已有62人被移送司法機關(guān)。在“慕馬大案”整個涉案人員中,副省級干部有一人,沈陽市副市級干部有四人、正局級干部有11人、副局級干部有七人;現(xiàn)已收繳和扣押贓款、非法所得2億多元人民幣。
另據(jù)《財經(jīng)》從遼寧省委黨校有關(guān)人士處獲得的消息,隨著對沈陽官員的進一步調(diào)查,目前涉及收受賄賂等違法違紀行為的沈陽市處級以上官員已達到400多人。
在這些貪官污吏中,原沈陽客運集團公司總經(jīng)理夏任凡因敢于為自己修建個人莊園“夏宮”而格外顯眼。1997年7月至2000年9月,夏任凡擅自將沈陽客運集團公司公款1252.8萬元轉(zhuǎn)入董志順及其親友的個人賬戶,其中1106.8萬元用于建造占地千畝的“夏宮”。2003年2月10日,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其一審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quán)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chǎn)。
夏任凡原來的同事告訴《財經(jīng)》,夏任凡與張國光的關(guān)系也是極為密切的。夏在客運集團當政時,凡有重大活動,必會宴請省市各大要員,張國光總會到場。
消息人士說,劉克田被“雙規(guī)”,加之張國光從政壇上莫名消失,將可能引起繼幾年前“慕馬案”之后的又一場余震。
遼寧政治生態(tài)管窺
在一些分析者看來,遼寧的貪官們已經(jīng)連成了網(wǎng),結(jié)成了片,千絲萬縷,盤根錯節(jié)?!叭绻氵€想在沈陽的官場混,你就沒有辦法不送錢,也沒有辦法不收錢。如果你違反了這個體系的運作規(guī)則,你的命運就是最終被排除在這個體系之外。”一位接近沈陽官場的人士對記者分析劉、張“出事”的原因時說。
這位人士敘述說,在沈陽,一段時間里,無論是批準調(diào)撥資金支持貧困縣脫貧,還是同意補貼資金解決居民飲水問題,這些照理都是公務(wù)員職務(wù)的正常履行,卻變成了“有償服務(wù)”。一度,沈陽市黨政干部中送禮之風愈刮愈烈,如慕綏新出國出差、生病住院、母親過生日,都不乏市、局、處級干部和國有企業(yè)負責人送來“紅包”。
據(jù)公開材料,自從當上副市長后,馬向東春節(jié)收受下級干部的“紅包”逐年遞增。一個春節(jié)下來,他就有數(shù)十萬元人民幣的“進賬”。慕綏新拿了周偉的10多萬元賄賂,便違反組織程序和規(guī)定,僅在半年多的時間就把周偉從副處到副廳連提兩級,讓他當上了沈陽市煙草專賣局局長。曾任沈陽市自來水公司總經(jīng)理的遲若巖,多次向馬向東送去賄款,如愿地坐上了市政府副秘書長的交椅。
慕綏新接受沈陽市客運集團原總經(jīng)理夏任凡38.8萬元的賄賂后要把他提撥為沈陽市交通局局長,遇到交通局黨委的集體抵制,就強行將原屬市交通局的客運集團改為市政府直屬企業(yè),脫離交通局的管轄,夏任凡原地不動就提了級。
對上送,對下收,已成一種司空見慣的模式。數(shù)額從數(shù)千元到數(shù)十萬元,幣種從人民幣到美元、澳大利亞元、港幣等。辦事送“紅包”“感謝”,不辦事也送“紅包”,美其名曰“聯(lián)絡(luò)感情”。
“劉克田們只是身處這個網(wǎng)絡(luò),循例行事,從下斂財,向上送錢。只不過到頭來,當官無能,為官所害。中央提出重振東北戰(zhàn)略,如果這個體系不摧毀,東北的振興只能是紙上談兵。”這位人士最后說。
記者在沈陽采訪時,仍能聽到很多百姓表示對前錦州市委書記張鳴歧的懷念和惋惜。1994年,錦州突發(fā)洪水,張鳴歧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身先士卒,指揮抗洪,不幸被洪水卷走。戲劇性的是,此前一年,張鳴歧曾和馬向東一起競爭沈陽市副市長,由于不懂得“為官之道”,競爭失敗,后被排擠到錦州市擔任市委書記,不久犧牲在抗洪前線。
劉克田簡歷
劉克田是河北省寧河縣人,1951年生于沈陽。中共黨員。先后畢業(yè)于中共中央黨校培訓部研究生班和遼寧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分獲經(jīng)濟學碩士和經(jīng)濟學博士學位。他從基層起步,曾任遼寧省沈陽市計劃委員會工業(yè)處副處長,遼寧省沈陽市計劃委員會副主任,遼寧省沈陽市大東區(qū)區(qū)委副書記、區(qū)政府區(qū)長。
1989年6月至1990年8月,劉克田任遼寧省沈陽市政府市長助理,其后擔任遼寧省沈陽市政府副市長。1995年2月在遼寧省人大第八屆三次會議上當選為遼寧省副省長。1998年1月再次當選為遼寧省副省長,分管省外經(jīng)貿(mào)廳、外辦(僑辦)、臺辦、新聞辦、旅游局、貿(mào)促會、商業(yè)局、糧食局、供銷社、物產(chǎn)集團、中遼國際集團,負責口岸、打擊走私、外國專家工作,負責聯(lián)系物資儲備局、中儲糧沈陽公司、海關(guān)、出入境檢驗檢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