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寧靜的無知山谷里,過著幸福的生活”。曾經,荷蘭裔美籍歷史學家房龍在一本叫做《寬容》的書這樣寫道。
飛利浦電子中國集團總裁張月認為,“寬容”作為一個概念,遠不止是人的一種心態(tài)、性情、品行等個人行為?!皩捜菥秃帽任蓍芟碌淖杂桑慕缦奘遣荒苡绊懙剿说男腋:妥杂伞τ谝粋€商人來說這是他看待合作伙伴以及競爭對手的統一標準?!?/p>
百多年來,飛利浦公司如同一具不停轉動的荷蘭風車,源源不斷地為荷蘭和世界提供著人才和希望。張月覺得,這些年來支持自己的也是一種類似的信念?!笆紫仁且哂袑ψ约贺撠煹木?,這樣才能由內而外地驅動自己不斷進步?!?/p>
然后,談到飛利浦的遠景,他像講繞口令似的又說了這樣一句話:“From a technoiogy -riched company to a rich technoiogy company.”(從一個擁有豐富技術的公司到一個以技術創(chuàng)造財富的公司。)
寬容的“一分為二”
早在1920年,飛利浦就進入了中國市場。1985年,她在中國設立了第一家合資企業(yè)。如今,飛利浦在全國設有60多個辦事處,擁有1.8萬名員工,在華合資及獨資企業(yè)達30家,累計投資總額超過25億美元。這間荷蘭公司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工業(yè)投資合作伙伴之一。在2001年飛利浦全球銷售收入的300億美元中,有50多億的戰(zhàn)果就是在張月指揮的這片東方戰(zhàn)場上取得的。
其實,吸引張月為飛利浦效力23年的內在因素,還是這間公司“注重人性化管理,尊重他人”的理念。當他試圖表達自己觀點時,往往喜歡從兩個層面來闡明。即:正面和負面,公司層面及個人層面,本地化及國際化等等。這種“一分為二”看待問題的態(tài)度,貫穿在他的生活和工作當中。
跟著,他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飛利浦公司關于差旅費用報銷制度的一次重大調整令他終身難忘。
當時,按規(guī)定雇員出差的各項消費額度是以其行政等級來劃分的。高層多些,低級別的員工隨職務的層次遞減??梢韵胂?,在此規(guī)定下,每位出差員工的支出都接近或達到了自身的最高額度。這樣一來,主管審核的權限就限于累加發(fā)票金額的層面,甚至在消費項目中也出現了許多莫名其妙的支出。對此,飛利浦果斷地采取了新的差旅費制度,即:任何一位出差員工只要是為了公司利益和業(yè)務的需要,發(fā)生的消費不分等級一律實報實銷。此令一出,效果明顯,以往為了湊足余額,到處找發(fā)票的事情沒了;有的員工在商業(yè)伙伴承擔了各項費用的情況下,也不再去向公司報銷一毛錢;更積極的意義在于,主管真正履行了“把關”和“教育”員工的職責?!昂商m人精明的特點可見一斑,但是通過這件事可以反映出飛利浦務實、求真的態(tài)度。”
“還有一個比較個人化的經歷,至今回想起來,這件事依然很令我感動?!?992年,張月面臨著職業(yè)生涯中巨大的壓力。那年年底,公司要在臺灣開始組建一個CRT項目,董事會給出的期限是一年,而要在12個月里完成建廠,設備安裝、調試再到產出產品的全過程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為了保證進度,張月日以繼夜地工作,“當工廠如期完工投入運營之際,我也因一場大病病倒了,當時的情況的確很嚴重?!睆堅卤砬槠降卣f?!耙话阏f來,當一個身居要職的管理者因病不能工作時,許多公司都會先給一段時間的病假,然后當病假到期后,再扣減工資什么的。或者當他的身體不適合工作時,就會予以辭退。如果當事人堅持上班,他們也不會做太多的拒絕。制度嘛,無可厚非的?!钡牵谀莻€時候,躺在病床上一心想重返工作崗位的張月卻得知,他的主管羅益強已經下了死命令,“公司里任何人如果看到張帶病來上班的話,立即要通知我,拖也要把他拖回去,直到他痊愈為止?!苯Y果,張月用了6個星期的時間,他才慢慢恢復了健康?!拔业闹鞴芰私馕业钠?,當時如果不是他及時制止我再回去‘拼老命,恐怕今天你我就不會坐在這里聊天了?!睆埿Φ?。“雖然他也是臺灣人,每個管理者只能代表自己的風格但管理這個東西是不分國界的,也許你會把它歸結為這位主管個人情感或者人性層面上的自然流露。但我想,既然飛利浦能找到這樣一位體恤部屬,深切尊重員工的領導,至少也說明了飛利浦在公司文化方面的某些獨特之處。”
管理的“杠桿原理”
張比較喜歡“無為而治”的管理模式?!叭绻镜睦习迥軌颉罢鞗]事做”,隨時請下屬到辦公室來喝杯茶,吃塊餅干,談一下他們在工作時遇到的麻煩,不是很好嗎?好的領導應該懂得為自己和員工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的環(huán)境,而不是陷入到具體工作里去。對他而言,溝通才是最主要的。”
“在飛利浦有一個聞名的杠桿原理,我們中國人習慣上管它叫‘四兩撥千斤”。張月笑笑說。
同許多跨國公司一樣,飛利浦在管理上也采用了條塊結合的矩陣模式:各業(yè)務部門既有垂直領導,又有橫向領導。這種管理模式既具備相當的靈活性和獨立性,同時又強調同一市場或同一區(qū)域的資源整合。
作為一家快速成長的高科技公司,在顯示、儲存、無線互聯及數字視頻方面飛利浦擁有先進的技術和強大的優(yōu)勢,是全球領導者之一。但是他們也依然感受到了來自中國的競爭壓力。張月目前著力奮斗的方向是“邁向一個飛利浦”即對內形成跨部門的合力對外統一公司的品牌形象。
毫無疑問,對于在華經營的跨國公司來說,政府關系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但是有時候張月在和中國政府的相關部門接觸時,還是會被“敲敲腦袋”。前一段時間,因為飛利浦集團在歐盟率先發(fā)起了對中國彩電出口的“反傾銷訴訟”,有職能部門負責人旁敲側擊地指出,“你們應該多為中國的家電行業(yè)做貢獻嘛,不要過多地設置障礙?。 睆埐幻飧械接行┪?0幾年前,我們就已經在為中國生產卡式錄音機了,如果說貢獻,那我們在這個市場每年創(chuàng)造的50多億美元怎么算呢?”
總結教訓,張月除了對政府更多支持的“期待”之外,開始意識到自己做得還很不夠,“有些事情提前打個招呼就不至于太被動了?!爆F在,對于媒體關系和政府關系飛利浦已經采用了更加靈活的態(tài)度。負責公司公關工作的任新榮就對老板的“特別優(yōu)待”頗有感觸?!懊刻煳叶紩l(fā)給他幾個郵件,雖然不是急件,但他總是能及時回復。這說明了他對公司形象的重視?!?/p>
務實的“婆婆媽媽”
在國際上,荷蘭人是以“務實”著稱的。由于歐洲一體化的不斷推進,荷蘭人認為自己已是“歐洲公民”,因此在心理上,他們幾乎是沒有抵觸地接受了新的貨幣體制。在歐元進入流通10天后,荷蘭人用歐元付款的比例已經超過了90%。事實上,荷蘭是歐元區(qū)向歐元貨幣過渡最為迅速的國家,要知道,荷蘭盾可是歐洲古老貨幣之一,在流通了776年之后,一朝消失卻并未激起荷蘭人太多的懷舊情緒。
說到國際化問題,張指出荷蘭人早就是“世界人”了?!翱此麄冊谌蜃錾饽敲瘩{輕就熟, 就知道所謂“地域文化、宗教傳統、人種的差別”等都不能成為限制荷蘭企業(yè)的障礙。當今世界,跨國公司的經營和產品可能有不同,所以這些成功的國際型的企業(yè)一定具有自身的非妥協性模式,比如說在道德層面上?!?/p>
因為,張經常在行政或者決策會上,不厭其煩地囑咐大家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我覺得只有溝通型的管理才是持久性的成功模式。”因此,在可以鳥瞰到火車站的辦公區(qū)里,員工們已經習慣了DAVID張在交流層面上的“婆婆媽媽”。張始終覺得“循循善誘”是對的,特別是在中國這樣一個轉型的成長良好的市場里,
在公司里被“和許多人理解的一樣,我的確是在起橋梁作用。而國際化的思維方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到的。”有時候,在與自己的荷蘭同事談一件事情時,他也會指出:“拜托,這個事情你能否用中國的眼光來分析一下?”對方的回答往往是:“可是在與你的接觸中,你并沒有給我這樣的感覺啊,你也是中國人?。 ?對此,張還是理解的?!皩λ麄儊碚f,覺得不解的是:同樣具有東方文化傳統背景的人,為什么你可以明白,他們就不行呢?”
其實,說穿了,在商業(yè)規(guī)則和行政管理的過程中,沒有太多的“訣竅”可循。
飛利浦顯然是認識到了這個問題,一年多以前,張的走馬上任也許正說明了這個荷蘭大企業(yè)試圖打好“本土化”這張牌的意圖。
一個關于荷蘭人的笑話
一個比利時人與一個荷蘭人同駕一輛小汽車郊游。中途,荷蘭人突然問道:“我送你一樣東西好嗎?”比利時人一愣:荷蘭人以吝嗇出名,他肯破費送我東西真是不容易。便答道:“那當然好,多謝了?!敝灰娔呛商m人把車門玻璃搖下來。對著比利時人用力扇了扇空氣,說:‘給你,很新鮮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