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國才
莫縣長上初中時就寫得一手好字,后來順理成章愛上了書法。
莫縣長日理百機,加之這會那會不斷,難得清清靜靜坐下來練練他所鐘愛的書法。開始莫縣長常為此苦惱,后來慢慢習慣了,學會了見縫插針,忙里偷閑。每到一地檢查完工作,或開完會議,總要吩咐秘書拿出筆墨紙硯,練上十幾二十分鐘,一來調(diào)節(jié)調(diào)節(jié)緊張的中樞神經(jīng),二來練練筆法,過過書法癮。莫縣長深諳“拳不離手,曲不離口”、“三天不練手生,三天不唱口生”的道理,因此每天無論工作多忙、多辛苦,哪怕是少吃一頓飯,少睡一會覺,也要靜下心來練幾筆。一天不練筆,莫縣長就覺得渾身上下不舒服。
莫縣長鐘愛書法的嗜好,很快在他任職的縣城和所轄的鄉(xiāng)鎮(zhèn)傳得沸沸揚揚,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有說好的,有說歹的,也有保持沉默好歹都不說的。但有一點卻是共同的,這就是,自此往后,莫縣長走到哪里,那里的領(lǐng)導都要專門為他安排一次書法表演。
一次,莫縣長到縣交通局檢查完工作,局領(lǐng)導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紙和筆,要莫縣長為局里留下一點墨寶。這好比瞌睡遇上了枕頭,莫縣長沒有推辭,提筆蘸墨就寫,而且寫得一點不賴,有棱有角,有模有樣,一點不比大城市里的書法家們寫得差。這之后,莫縣長在本縣書法界名聲大振,找他題詞、書寫條幅的人慢慢多了起來。
說起莫縣長書法的商業(yè)價值,據(jù)本縣一位權(quán)威人士說,最先是由一些生意人開發(fā)出來的。
縣政府大樓旁邊有一些大小不一,建筑風格各異的中檔餐館。餐館大都冠以一些離奇古怪的名字,什么“拿破侖二世餐館”、“仙女酒家”、“芬蘭飯店”什么的。五花八門,應(yīng)有盡有。長長一條街,足有里把路長。由于餐館多,客人少,加上縣經(jīng)濟不景氣,一家家餐館像走雞瘟似的,要死不活,硬撐著、苦撐著。
一周姓老板眼看著撐不住了,準備退出餐飲業(yè)。這天,有個在生意場上混了上十年的朋友來看他,看他的餐館經(jīng)營得如此的艱難,皺著眉頭想了想,給他出了個主意,讓他千方百計找門路請莫縣,長為他的餐館寫?zhàn)^名,保證不出十天,他餐館的生意就會火起來。受朋友的點撥,周姓老板趕緊行動,不出三天就弄到了莫縣長為他題寫的館名。結(jié)果真如那個朋友所預言的,餐館的生意起死回生,奇跡般地火了起來。一些在政府機關(guān)當差的,以為周姓老板是莫縣長的親戚什么的,一窩蜂擁到周老板的餐館來就餐。這下可忙壞了餐館里那些端菜倒水的侍應(yīng)生,一天下來沒有一個不說累。
一些不景氣餐館老板受了周老板的啟發(fā)紛紛起而仿效,四處找門子、托關(guān)系請莫縣長為自己的餐館題寫?zhàn)^名。隨后,題字風刮遍縣城??h里的大小機關(guān)、廠礦、學校、商店,爭先恐后請莫縣長題寫條幅、門匾什么的。特別是那些擔任著一官半職的干部們,都以能獲得莫縣長的墨寶為榮。那么莫縣長對這件事又是怎么看的呢?對于找上門來請他寫題詞的,無論是公家或是個人,他都不拒絕,有求必應(yīng)。不出半年,縣城的所有賓館、酒樓、歌廳、舞廳,以及不少政府機關(guān)門前的牌匾,幾乎清一色出自于莫縣長之手。
終于有一天,有人向上級紀委寫信,反映莫縣長違反中央文件精神,大肆寫字題詞,變相收取潤筆費,而且金額大得驚人。上級紀委接到告狀信后派人來查,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莫縣長有變相索賄受賄、貪污工程款等重大犯罪問題,共計人民幣達八百多萬元。
依照法律程序,莫縣長被省高級人民法院以貪污受賄罪判處死刑。
刑場上槍聲響起的那天,整個縣城的大街小巷遙相呼應(yīng),四處響起嘭嘭的鏟字聲、砸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