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奧克斯集團是全球最大的電能儀表供應商,中國空調業(yè)前六強,但就是這樣一家企業(yè),卻“小氣”的緊,而且為了省錢,還制定了一套相關的量化控制方法;與此同時,錢又花到哪去了呢?
“紙能看就行,不在乎裝幀是否精美。大家關心的,只是發(fā)言內容?!?/p>
一張寫過一面的白紙有什么用?
在奧克斯,它至少還有以下三種用途:在另一面上復印或打字;打草稿;軋成碎紙送廢品收購站。
奧克斯一位高層主管一次應邀在行業(yè)會議上發(fā)言,聽眾看他從西服內袋中掏出的講稿,兩面都密密麻麻地打印滿了文字,都擔心是長篇大論,講個沒完,結果發(fā)言精彩,時間掌握得也非常適度。有些人納悶:講話稿不是有二面嗎,怎么這么快就結束了?等那位代表從講臺上走下來,才發(fā)現他的講稿原來是打印在一份廢稿背面的。
“二枚螺釘一頓快餐”
不久前,一位阿根廷客商薩瓦斯先生在實地走訪了國內幾家知名空調企業(yè)后,把一份500萬美元的訂單留給了奧克斯空調公司,這個數值占到他此番在華空調采購總量的4/5強。其在奧克斯逗留期間發(fā)生的一段故事,或許對此有推動作用。
有5家空調企業(yè)被列入該海外采購團的考察行程表,都是先前已有了初步意向,只等最后定奪。外商一行人進入廠區(qū)后,照例是參觀展廳、聽介紹、考察現場。一圈走下來,正好到了員工下班吃午飯的時間。薩瓦斯的目光,忽然被一名流水線操作工吸引住了:那人正單腿跪在地上,貓著身子,用一把掃帚費力地從操作臺底下向外撥拉著什么。
硬幣?戒指?薩瓦斯不覺在她背后停住了腳步,饒有興趣地看她到底能找出什么寶貝來。不一會兒,掃帚底下出現一枚小小的螺絲釘;過了一會兒,又是一枚。看著她把螺絲釘歸入專門的盛具,薩瓦斯很感意外,沒想到費了這么大勁只是為了找兩個螺絲釘。
既然已到中午,廠方準備了午餐。參觀后一直若有所思的薩瓦斯,隨接待人員來到了員工餐廳,二葷一素的飯菜極簡單。因為是貴賓,所以有兩點搞了“特殊化”:一是沒讓薩瓦斯像員工一樣排隊打飯,而是由陪同的公司老總吳方亮代勞;二是沒跟員工坐在一起,被請進了與外間隔一道玻璃的\"干部相談室\"里,那是為經理人員利用午餐時間互相溝通交流、\"開小會\"的地方。在這里用餐的,還有該公司的幾名外籍員工。
三天后,吳方亮就接到了薩瓦斯的確認電話。后者表示他已決定于次日飛赴寧波。不過這次不再是考察,而是專程到奧克斯簽約。他坦陳,奧克斯的企業(yè)實力和產品優(yōu)勢,與其他幾個中國頂尖品牌相比倒也“并不突出”,但二枚螺釘一頓快餐的經歷給他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促使采購團有了決定...你們的企業(yè)風格,還真有點‘特別’?!?/p>
\"有點特別\"的承包制
在這家企業(yè)內部,像分廠、車間、電梯、食堂、車隊、招待所等所有提供生產服務或專業(yè)性強的設施,還有像交通費、辦公費、電話費等各項部門開支,均做到了能包干的全部包干,能實行定額的全部實行定額,能責任到人的全部責任到人。以電話費為例,公司為每個部門每部電話核定了相對較合理的話費標準。在這個標準內,節(jié)余歸己,超額部分則須由\"承包人\"自行承擔。這樣做,就可在不影響工作的情況下,減少利用電話長時間聊天以及講空話廢話等浪費現象的發(fā)生。
同樣道理,寫字間、辦公室使用空調也實行承包。公司規(guī)定了一年中空調的使用時間及相應的用電額度,如果在其他時間開機或超出許可范圍,費用自理。
錢往哪里花?
奧克斯也有\(zhòng)"大手大腳\"的時候。
集團在寧波高教園區(qū)建有新廠區(qū)250畝,其中廠房面積占其中的60%。企業(yè)2001年的產值是32億,分攤下來,平均每平方米廠房凈創(chuàng)產值19萬元,當真是寸土寸金,而其余約100畝土地卻都拿去都建綠地了。這塊土地按目前的市值,每畝購價近20萬,建成廠房后,更會是其利倍蓰,怎不善加利用?
其實這正是精明之處:大面積營建綠地,不僅美化環(huán)境,提升廠區(qū)的國際化水準,而且新廠區(qū)建成后就被列為了寧波市的工業(yè)觀光園區(qū),前來參觀考察的人絡繹不絕,廣告效應豈可低估?
還有就是請米盧代言奧克斯品牌。盡管有人對此舉褒貶不一,但奧克斯自有如意算盤:一、米盧作為外籍人士,具有一定的國際知名度,有助于加快奧克斯空調開拓國際市場的進程;二、世界杯2002年6月份舉行,屆時米盧又將成為國人關注的焦點,而那時也是空調銷售旺季,兩相配合,一定程度上能夠促使奧克斯再創(chuàng)銷售新績;三、令米盧作出了不代言其他空調品牌的承諾,取得“行業(yè)壟斷”,屆時這個“強勢標簽”將出現在電視、商場海報、促銷活動上,“物盡其用”,稱得上是算無遺策。而且據說米盧從奧克斯領取的代言費是自他接廣告以來最低的一筆,這次的“小氣”又取得了勝利。
作為寧波的代表企業(yè),他們財力雄厚,也繼承了“寧波幫”的特質:勤儉奮斗創(chuàng)業(yè),克勤克儉守業(yè)。已故船王包玉剛,傳給下屬的辦事指示,都是材質粗劣的信紙,如果文字不多,還會把紙裁成長條子送出去,如此一來,一張信紙可以寫三張以上的\"最高指示\"。
有這樣的經營思想和如此“苛刻”的制度,員工“習慣成自然”的保持著節(jié)儉,企業(yè)也在點點滴滴中,長足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