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練武的人常講這樣兩句話:“太極十年不出門,形意當(dāng)年打死人。”“嚇?biāo)廊说陌藰O、打死人的形意?!边@就是形意拳好練、實用、霸道的緣由。
自從深州李老能前輩創(chuàng)形意拳以來,其傳人車毅齋、劉奇蘭、郭云深,再傳弟子李存義、張占魁、尚云祥、韓慕俠、孫祿堂等幾輩人都是國術(shù)頂尖人物,無幾人能及;就連在1931年擂臺賽上勇奪冠軍的辛健候和第五名的張定一也都是練形意拳的(尚云祥入室弟子)。
2002年10月初,將在深圳召開形意擂臺賽規(guī)則研討會,我覺得各武術(shù)流派、拳種都應(yīng)和散打王比賽的規(guī)則統(tǒng)一,和世界的比賽規(guī)則統(tǒng)一。但是散打王爭霸賽也有其不足,沒有發(fā)揮出武術(shù)高層次的技擊手法,這種打法繼續(xù)下去也很難爭霸世界。何種打法能夠稱雄功夫界,筆者不敢斷言,今天只想談一談形意拳在擂臺散打中的應(yīng)用,以拋磚引玉。
形意拳講究發(fā)勁,尤其尚云祥大師更講“急如風(fēng),快似箭,打倒還嫌慢;沾上倒,碰上飛,直打直進(jìn)無遮攔”。然而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許多老師和習(xí)者講不出道理,都認(rèn)為功力到啦!可是尚云祥大師身高不足1.6米,體重不超過60公斤,他怎么能打200多斤的莽漢呢?功力是一方面,關(guān)鍵的是技巧,這就是技擊的藝術(shù)。
形意拳的母拳——鷹捉(也有人認(rèn)為是劈拳),大家都會練,一出鉆拳,上步一劈掌,回手一擄掌,可這一招一式的手法在技擊中能變化成多少種打法呢。兩人在比拼的過程中,都在運動,都要發(fā)勁,這就需要你會變勁,比如兩人的胳膊或手碰到一起的時候,你怎樣能使對方的拳、胳膊稍微改變一下運行路線,或者是你沾到對方胳膊時,把他的勁卸掉,再使其胳膊反彈回去(即借力打力,四兩撥千斤)。
1.如對方直拳打來,你不要躲閃,只要用胳膊或腕部往上擰摑勁一送,對方的胳膊就被架起來,其胸部肋部就漏出,你可進(jìn)步隨意打(這是進(jìn)步鷹捉變勁打法)(圖1,圖2)。
2.對方伸手打你,你伸手一接往回一擄帶對方腕子,迅速上步后手摛滾對方胳膊,隨之?dāng)Q身,對方就被摔倒啦(這是鷹捉摛摔法)(圖3,圖4)。
3.你用前手劈對方前胳膊,隨之迅速上步,后手變前手直劈對方鎖骨,其發(fā)力點是腕部或刀骨上(這是鷹捉的腦切法)(圖5,圖6)。
4.用前手劈對方不中(對方后閃或退),迅速回?fù)?,瞬間下?lián)Ψ较ジC,后手打?qū)Ψ叫夭?,對方則失重后仰(這是鷹捉摟膝打掌法)(圖7,圖8)。
5.你用前手撥接對方前手后,迅速上步踢對方膝部,后手變前手直打?qū)Ψ叫目冢ㄟ@是進(jìn)步鷹捉懶龍臥道打法)(圖9,圖10)。
6.對方和你反架,他用前右拳打你,你用右手擄、掛、帶都可,使對方拳打空,并迅速出左掌打?qū)Ψ接依呋蛐夭?,并用左腳掛對方右腿,使其仰面摔倒(這是鷹捉掛打法)(圖11,圖12)。
7.對方出拳打你時,你用雙手接對方拳,向下稍帶勁使對方略微前傾,迅速發(fā)力,用雙手像猛虎撲食般將對方放出去,如效果好,可將人放出5~6米以外(這是雙手鷹捉打法)(圖13~圖16)。
8.對方如從右邊踢你,你可左手變勁勾接,向前上步,右手一掌或往斜一摟對方脖子,都可將對方摔倒或摔飛(右式、左式都可用,這是鷹捉變勁專摔踢邊腿的)(圖17~圖1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