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乾卦居正南,命之定盤星;一朝八法式,督槍為準繩。
1.并步持槍
面向正南,兩腳并齊,身體直立,右手持槍(圖1)。
左掌屈臂向右上方抬起,至右肩前方,掌心向上;雙目隨視右前方(圖2)。
左掌從右肩移至左肩再向左推平,雙目轉(zhuǎn)視正東(圖3)。
左掌收回握住槍桿與右掌將槍略向上提,目視正南(圖4)。
2.進退八法
面轉(zhuǎn)向正東,左腳向前進一步,右腳緊跟一步;同時,向前劈槍(圖5)。
右腳向右前方進一步,隨之屈膝前拱;同時右把反提至右耳側(cè),左把前推(圖6)。
左腳前進一步,右腳緊跟半步;同時起槍刺喉(圖7)。
左腳前進一步,右腳緊跟上一步;同時以槍刺肩(圖8)。
右腳后退一步,左腳亦隨之后撤一步;同時將槍往后微拉(圖9)。
右腳后撤一步,左腳亦隨之后退一步,身微下蹲;同時,持槍由右前往左橫撥,至槍尖高與膝平(圖10)。
右腳后撤一步,左腳亦隨之后退一步,腳尖點地,體重寄于右腿上;同時,兩手持槍由下往上微微一托;雙目注視左前方(圖11)。
左腳落平,右腳后撤一步,左腳隨之亦后退一步,腳尖點地,重心移于右腿上;同時持槍向右后微撥(圖12)。
3.督槍往還
右腳后撤一步,左腳隨之后退一步;雙手持槍向前捅挫(圖13)。
右腳后撤一步,隨之屈膝前拱,上體向右轉(zhuǎn)仍回頭目視正南;左腿伸直,腳跟離地;同時,左手穩(wěn)穩(wěn)地托住槍桿,右手如同攥虎尾般往后拽;此時面向西南(圖14)。
左手托槍穩(wěn)如泰山;右把順勢向前推送,以右肘靠近右肋、右食指甲緊貼左掌心為度;同時,以兩前腳掌為軸向左轉(zhuǎn)身面向正南;隨之,左膝前拱,右腿伸直,腳跟離地;目視正前方(圖15)。
繼之右腳后撤一步,屈膝前拱,上體向右轉(zhuǎn)仍回頭目視正南;左腿伸直,腳跟離地;同時,左手穩(wěn)穩(wěn)地托住槍桿,右手如同攥虎尾般往后拽;此時面向西南(圖16)。
左手托槍穩(wěn)如泰山;右把順勢向前推送,以右肘靠近右肋、右食指甲緊貼左掌心為度;同時,以兩前腳掌為軸向左轉(zhuǎn)身面向東南;隨之,左膝前拱,右腿伸直,腳跟離地;目視正前方(圖17)。
陰陽變化化無窮,由粗至精無止境;術到盡處翻成悟,槍至無形始有神。簡介數(shù)幅:
閃步貼鉆:左腳蹬地,抽回隨之往右前方閃進一步,腳尖外擺,膝微屈;同時將槍抽回懷抱槍桿,內(nèi)含貼鉆之意;此時面向正南(圖18)。
進步左撥:右腳越過左腳前進一步;同時,兩手持槍從右往左前方橫撥;此時面向東(圖19)。
提把下格:左腳從右腳內(nèi)側(cè)往左側(cè)進一步,腳尖外擺,膝微屈;右腳后跟微微離地;同時,右把上提槍鉆朝天,槍尖向下接近地面;目視槍尖,面向東北(圖20)。
弓步挑喉:右腳越過左腳往左進一大步,隨之,屈膝前拱;左腿窩舒直;左把在前托槍,右把在后壓槍,槍尖向前上方挑擊;面向北(圖21)。
點刺解溪:步法不變;兩手持槍向前下方伸展,后把向前把上送勁,使槍尖點刺敵之腳腕(圖22)。
蓋步點膝:左腳向右腳之右前方橫擺一步,落步之同時,雙手持槍從右往左前上橫攔點刺,槍尖高不過膝;目視前下方(圖23)。
弓步探刺:右腳從后繞過左腳在右前方落步,隨之屈膝前拱;同時右把向前捅出,槍尖接近地面(圖24)。
進點橫槍:左腳移至右腳前方以腳尖點地;同時,收腹坐身,兩把握槍、松肩墜肘,將槍帶回,橫置身前;目視正前方(圖25)。
進步撩眉:左腳向前邁進一步,左膝微屈;同時,雙手握槍,縮把使槍向上方撩出;目視槍尖(圖26)。
退步橫槍:雙手持槍往懷中回收,橫置胸前;同時左腳收回落在右腳之前方,腳尖點地;目視前方(圖27)。
(二)兌少陰卦本位西,青龍出水勢法奇;
巧女紉針妙如神,奇步攔掃勢安逸。
1.左右青龍出水
虛步撩眉:兩把合并,持槍從左往前上方瞄準眉稍進槍;同時左腳往前進半步,上體微向后坐身;目視槍尖(圖28)。
弓步吐須:左腳進半步膝微拱;同時右把捅出,槍與肩平;目視槍尖(圖29)。
虛步撩眉:兩把并力,持槍從右往前上方瞄準眉稍進槍;同時右腳越過左腳前進一步;左腳隨進一步,仍落在右腳前方,腳尖點地;目視槍尖(圖30)。
弓步吐須:左腳前進半步,膝微拱;同時,右把向前捅出,食指緊貼左掌心,槍與肩平;目視槍尖(圖31)。
2.巧女紉針
檐前滴水:左腳前進半步,膝微屈;同時,后把上提,使槍尖向前下點頭(圖32)。
并步上挑:右腳跟進一步落于左腳后,重心仍在右腿;同時右把向下壓把,使槍尖往上挑擊前刺(圖33)。
槍尖指面:左腳前進半步,兩膝微屈;同時,兩手持槍輕輕向前下方送出;目視前下方(圖34)。
跟步前穿:兩肘微沉,前后把略向上向后移動,將槍向后上方抬起;兩肘下沉,同時,右腳向前進一步落在左腳右側(cè),略下蹲;同時,左手平托,右手將槍向前捅出(圖35)。
3.奇步槍
開步捅挫:左腳向前進一步,同時長身,后把將槍撤回靠近前胸(圖36)。
并步捅槍:右腳向前進步,與左腳靠攏,兩膝微屈且內(nèi)側(cè)相貼;同時,后把將槍向前捅出,槍尖微上翹(圖37)。
奇步?jīng)_槍:左腳向前沖進一步,右腳緊隨一步(保持原狀);同時后把將槍向后微撤復向前送出(圖38)。
4.鐵掃帚
虛步橫帶:右腳向后撤一大步,左腳隨后退一步,腳尖虛點地,腳跟翹起;同時略下蹲;前后把分開將槍帶回橫于胸前(圖39)。
半步沉槍:左腳向前進半步,兩膝微屈;同時以槍的前后把之間微微向下沉采(圖40)。
虛步橫帶:右腳向左后方撤一步,左腳隨撤落到右腳前,仍以腳尖虛點地;同時,兩手仍將槍往回帶到胸前(圖41)。
弓步掃擊:左腳向前方進一步,屈膝前弓;右腿舒直;同時,兩手持槍由左向前、向右橫掃(圖42)。
虛步橫槍:往后回身,左腳收回,腳尖虛點地;同時,兩臂彎屈,將槍帶回橫于腰間(圖43)。
起身繃沖:左腳向左前方進一步,左膝微屈;在左腳落步之時長身;同時,后把向前將槍捅出,出槍時,要含向外、向上之繃勁(圖44)。
(三)離卦先天位正東,猛虎跳澗劈頂槍;
金童送書玉臂長,金雞獨立式猖狂。
1.猛虎跳澗
背步攔槍:左腳不動,右腳向左腳左后方倒插一步;同時,兩把握緊槍,兩臂微屈將槍向懷內(nèi)回帶(圖45)。
虛步沉槍:左腳移至右腳前,腳尖點地;兩手持槍微向下沉采(圖46)。
躍步捅挫:右腳越過左腳落步,右腳剛剛著地,左腳向右腳前方猛進一步踏實,右腳提起;同時兩手持槍向前沖進(圖47)。
弓步掃擊:右腳隨上體左轉(zhuǎn)而向左落步;左腳越過右腳前進一步,隨之,屈膝前弓;同時,前后把相挫,并互換把位,使槍從上向前下橫掃;面向西(圖48)。
回身橫攔:右腳向身之左后方撤一大步,隨之,往右后轉(zhuǎn)身;兩腳成半馬襠步;同時挫把,后把裹扣,前把滾托;面向西北(圖49)。
虛步顛槍:右腳不動,左腳向后撤半步,前腳掌踏地;同時兩手持槍隨退身向下沉采(圖50)。
坐步上挑:右腳向右前方進半步,左腳隨跟,在右腳前以腳跟著地,腳尖翹起,體重寄于右腿;同時,右把向右胯外側(cè)沉墜,左把握槍桿使槍尖向上斜挑(圖51)。
換步劈頂:左腳再進半步踏實;右腳隨之跟進半步,屈膝離地;同時,兩手持槍由后往前,隨上體前進之勢向前劈進(圖52)。
2.金童送書
右腳前進一步,左腳先與右腳靠攏,再向左橫進一步,形成馬步;同時,前后把將槍握好置于胸前,向下沉采;面向西(圖53)。
背步平穿:右腳從左腳后邊往左倒插一步,腳尖點地;同時,前把托穩(wěn)槍桿,后把將槍向前送出,以右肘靠近右肋為度(圖54)。
仆步垂釣:右腳踏地,左腳越過右腳向左開一大步,隨之屈膝略蹲形成仆步;同時,右把槍不動,左把松肩墜肘,使槍尖從左經(jīng)前上方向右劃弧線,最后使槍桿成水平(圖55)。
太公釣魚:長身,左腿伸直,右腳收回靠近左腳,腳尖點地;同時左把撤至右把附近,兩手心相對(圖56)。
大鵬展翅:右把單臂持槍與左掌同時將槍舉至胸前上方時,右把將槍向右平推出,左掌向左平推,指尖向上;右腳同時屈膝抬起(圖57)。
回身橫攔:右腳往左腳后左側(cè)落步;同時向右轉(zhuǎn)體,左腳再向身之左前方前進半步,腳尖點地,同時,兩手持槍置于胸前;面向東北(圖58)。
回身穿刺:左腳向左橫開半步并左轉(zhuǎn)身180度,右腳隨落于身右側(cè),屈膝前弓;同時,右把將槍向前捅出,以右肘靠近右肋為度;面向西南(圖59)。
虛步崩槍:右腳不動,左腳移至右腳前,腳尖點地;兩手持槍,隨之往后坐身,前把推后把墜,使槍桿出崩勁(圖60)。
3.金雞獨立
蓋步掃槍:左腳向左擺一步,右腳隨之越過左腳在左前方落步,腳尖外擺形成蓋步;同時,前后把向內(nèi)合勁,槍橫于身之右前下方;面向南(圖61)。
叉步掃膝:右腳向右后撤一步,左腳隨之越過右腳橫進一步形成交叉步;同時兩手持槍隨向前下方橫掃;面向東南(圖62)。
歇步橫槍:兩腳不動,上體下蹲,右膝蓋抵住左腿膝窩,右腳尖點地;同時,前后把分掙在懷內(nèi)合抱使槍橫置胸前(圖63)。
換把上擎:兩腳步法不變,只長身,兩腿伸直;同時,前后把互換把位,使槍尖朝天(圖64)。
左翻江式:左腳向身之左后方撤一步,右腳隨身之左轉(zhuǎn)而進步,落于左腳之右前方;同時,左把將槍鉆提至身之左上方,右把順勢降至身之右前下方;面向西北(圖65)。
右攪海式:左右兩把上下交錯調(diào)換把位;同時,右腳經(jīng)左腳后再向左橫開一步,槍桿斜橫于胸前;面向西(圖66)。
蘇秦背劍:右腳前進一步,同時右把槍鉆向前蓋頂而下;左腳前進一步,腳尖點地;左把將槍掖至右腋下,右把同時向后下方沉墜,使槍尖朝天,槍桿緊貼脊背(圖67)。
獨立朝天:右把槍鉆下沉;左掌同時向下、向左、向上走弧形至頭頂左上方,靠近槍纓,掌心朝天;同時左腳收回屈膝上提;右腿單獨支撐體重(圖68)。
(四)震卦為雷象仰孟,梅花現(xiàn)蕊點蛇香;
金龍擺尾連環(huán)轉(zhuǎn),鳳凰展翅對朝陽。
1.梅花現(xiàn)蕊
驚天柱式:左腳向身之左側(cè)落步;右把單臂持槍,從身后由右經(jīng)身前,再往身后回至身前;右轉(zhuǎn)身,提右腳在左腿前邊落成蓋步;同時兩手互換把位,槍尖朝天;面向北(圖69)。
回身點劈:左腳向前進一步,隨之向右轉(zhuǎn)身,右腳收回落到左腳旁,腳尖點地,長身、兩腿伸直;同時,兩手舉槍往前劈點;面向東(圖70)。
換把左劈:右把搬槍桿往左與左把調(diào)換位置后再向左前方劈出;同時,左腳向左橫開一步,右腳向左腳后倒插一步(圖71)。
霸王摔鞭:右腳向右前方進一步,隨之屈膝前弓;同時,左把搬動槍桿,朝右腳前進之方向甩出,右把前移托住槍桿,使槍桿水平(圖72)。
沉槍下壓:兩手持槍,左膝微屈,往后退身;松肩墜肘,使槍桿向下沉墜(圖73)。
背步點溪:右腳不動,左腳向右腳后邊倒摔一步;同時,左把屈臂沉肘向上提至左肩前,右把向前下方伸展(圖74)。
進步上崩:右腳向槍尖下面進一步;兩膝微屈成馬步;同時,左把從向下壓至左胯前,右把微向上托,使槍尖斜向前上方(圖75)。
插步下崩:左腳向右腳之右后方倒插一步,腳尖著地;右膝微屈,體重寄于右腿;同時,左把向上提至左肩前;右把屈肘外旋,使槍尖朝右前下方(圖76)。
太公垂釣:步法與重心均不變動;兩手持槍,松肩墜肘。將槍舉至水平,高與肩齊(圖77)。
背步平穿:右腳往右前方橫開一步,左腳隨之亦往右腳后邊倒插一步,右把不動;左把在右腳開步之同時將槍捅出,左腳背步時將槍撤回(圖78)。
插步攪槍:右腳向右橫移一步,左腳在右腳后邊倒插一步;同時,左把由上往下?lián)?,右把以逆時針搖槍(圖79)。
朝天現(xiàn)蕊:右腳不動,左腳從身后移至右腳前方,腳尖點地,兩腳成跨虛步;同時,右把將槍桿搬起移至身前,槍尖朝天;左右把相錯,互換把位;微微坐身(圖80)。
2.金龍擺尾
背步掃槍:兩手持槍向右降落后,再向前、向左橫掃;同時,左腳向左移一步,右腳亦向左移,置于左腳后邊,腳尖點地(圖81)。
虛步揚帆:右把使槍鉆朝右前方沉墜,左把將槍桿搬起使槍尖斜向左上方;同時右腳向右前方進一步;左腳亦向右移半步,腳尖點地(圖82)。
進步劈頂:左腳向左前方進一步,往后坐身;同時,兩手持槍向前捅,并向前下方劈落;面向東北(圖83)。
偷步沉槍:左腳前進半步,右腳隨之向左腳后偷進一步,腳尖點地;同時,兩手持槍向下沉墜,使槍尖高與肩平;左把后撤接近右把(圖84)。
馬步上崩:左把托槍不動,右把使槍鉆往后下方沉墜;右腳在兩把分掙時往后撤一步成半馬襠步;面向北(圖85)。
右下擺槍:立身,左腳向右微移;兩手持槍下落,至高與膝平時再往右下方平擺(圖86)。
左上擺槍:左膝微屈,上體略蹲;同時,左把回搬槍桿,使槍尖高過頭頂;右把將槍鉆往右后下方沉墜,并搖擺使槍尖朝左前上擺動(圖87)。
半馬沉槍:兩膝微屈,上體微下蹲,形成半馬襠步;同時,兩手持槍,松肩墜肘,使槍桿落至高與腰齊(圖88)。
扯鉆纏擺:重心移至右腿,上體微向后撤;同時,左把不動;右把隨上體之后撤,向右后方扯開,使槍尖割一弧線(圖89)。
槍扎九寸:左膝微屈前弓,右膝亦稍屈,兩腿形成松襠步;同時,前把托槍穩(wěn)如泰山,后把將槍向前捅出,以右肘尖貼近右肋為度(此為九寸槍)(圖90)。
后撤沉槍:左把托槍不動,右把握槍往后抽撤;同時往后退身,屈膝略蹲身,前后把隨蹲身之時,使槍桿向下沉砸(圖91)。
中平前督:左把托槍不動,右把握槍向前平直捅出,以右食指緊貼在左掌心上為度;同時,左膝微屈前拱,右腿舒直,腳跟揚起(圖92)。
扯旗聽風:上體向右后轉(zhuǎn)身,右足隨回收落平,隨之屈膝前弓,左腿伸直,腳跟后蹬離地;同時,左把托槍不動,右把將槍往后拉平;面向南(圖93)。
鶴膝鉆槍:左把托槍不動,右把緊握槍鉆向前捅出,至左臂彎處時,猛向下沉把,靠近左膝;同時,左轉(zhuǎn)身,左腿屈膝前拱;右腳跟后蹬離地(圖94)。
扯旗奔騰:右腳落平,隨之屈膝前拱;左腳跟揚起蓄向后之蹬勁;同時,左右把前后扯開,使槍桿高與肩平(圖95)。
鷂子穿林:向左轉(zhuǎn)身,左腳跟回收落平,隨之屈膝前拱;右腳跟蓄向后之蹬勁;同時,左把托槍不動,右把握住槍鉆向前上方捅出,至右把靠近胸前微向下沉(圖96)。
快馬前奔:向右轉(zhuǎn)身,隨之右膝前拱;左腿舒直,腳跟離地;同時,左右兩把前后扯開(圖97)。
回馬沉槍:向左回身,左腳跟收回落平;兩膝微屈,上體下沉;兩把持槍隨蹲身而向前下方沉砸(圖98)。
起身上崩:兩腳同時蹬地,上體直立,左腳收回靠近右腳形成丁虛步;同時,兩把前后合勁,使槍桿前半部含向前、向上崩起之勁(圖99)。
蹲身垂釣:步法不變,只是兩膝微屈,上體略蹲;同時,兩手持槍,用合把勁使槍桿由上往下沉落,并含顛簸勁(圖100)。
閃步橫槍:左腳向右腳之右前方挪半步,仍以腳尖著地;收腹退身;同時,兩手持槍以分、合把變化之能,將槍速往回帶,橫于腰間;面向東南(圖101)。
尋蛇點香:上體微向左轉(zhuǎn),兩膝微屈略蹲;同時,左把槍向前下方點刺;右把緊握槍鉆后撤靠近右肋(圖102)。
長身橫槍:右腳蹬地,上體直立;同時,左腳微向左前移動,仍以腳尖點地;兩手將槍帶 胸前(圖103)。
轉(zhuǎn)身獻鉆:左腳向右腳之左后方撤一步,隨之,向左后轉(zhuǎn)身;右腳移至左腳右側(cè)以腳尖點地;同時,左把槍隨撤腳轉(zhuǎn)身而向后上挑起,右把推槍鉆置于頭部左上方;面向西北(圖104)。
提步外掛:右腳向右前方邁出一步,腳尖外擺;左腳跟離地外旋;右把向右往外上提;左把隨勁前推;面向東北(圖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