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我們飛回了洛杉磯。美國著名醫(yī)生大衛(wèi)·雷斯鮑德領導一個醫(yī)療小組,除了對李小龍做全身檢查和腦電圖外,還進行了腦部掃描和進一步的觀察。他們告訴李小龍,他的生理年齡只相當于18歲。對于5月10日李小龍的暈厥,醫(yī)生告訴我,李小龍的腦部有水腫,可能是腦部循環(huán)的液體過分集中。因此,基本治療方案就是冷卻大腦。因而,對李小龍注射了杜冷丁。令人費解的是,李小龍死后,在他身體中并沒有任何痕跡。
李小龍的家族從來沒有癲癇病史,李小龍也從沒得過這種病。醫(yī)生告訴我,李小龍不可能是癲癇病而是腦水腫,但不知是何原因引起的。
李小龍以更健康的形象回到香港后,他決定全家回美國定居,因為那里的生活更舒適,而且還有更多的機會。他每年去香港兩次,為了他心愛的事業(yè)。李小龍希望把電影當作一種教育公眾的媒介,讓大家認識到東方武藝絕不僅是簡單的打斗。李小龍對功夫電影的未來并不看好,他預言全世界對功夫電影的這種狂熱不會超過三年。所以,他要集編、導、演于一身,推動事業(yè)發(fā)展。我常勸他要適當放松,但他總是在完成自己制訂的目標后,又制訂更高的目標。
1973年7月20日中午,我離開家和一位女友共進午餐,當時李小龍正在他的健身房中練習。李小龍告訴我,下午他要和雷蒙德·肖談論《死亡游戲》的一些事宜,晚上可能和喬治·拉哲比共進晚餐。喬治·拉哲比是在肖恩·康納利和羅杰·摩爾之間扮演007的演員。我走的時候,李小龍還在練習。沒有想到,這就成了我和我丈夫的最后談話。
雷蒙德·肖大約下午兩點鐘到達,他和李小龍兩人一直工作到四點,然后開車到電影女主角的家中。三人一起談論了很多電影細節(jié)。為準備和喬治·拉哲比的晚餐,雷蒙德先離開了。不久,李小龍就抱怨頭痛,女主角給他服了一片強力阿斯匹林——是她的私人醫(yī)生專為她開的藥。此后,李小龍只喝了一杯水。晚上七點半左右,李小龍說他感覺很不舒服,于是躺在床上,很快便睡著了。后來,雷蒙德打電話問他們倆怎么還不去。女主角說她叫不醒李小龍。雷德立即趕回來,并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異常。但當他叫李小龍時,發(fā)現(xiàn)李小龍沒有任何反應。他馬上請來了醫(yī)生,醫(yī)生進行10分鐘的急救后,將李小龍送往伊莉莎白女王醫(yī)院。
我大約四點多鐘到家,當時我覺得有些奇怪,雖然李小龍告訴我他晚餐在外面吃,但他一般都會再給我打個電話說一下。晚上10點鐘,我終于接到雷蒙德打來的電話,他的聲音非常焦急。
“你現(xiàn)在能去伊莉莎白女王醫(yī)院嗎?琳達,李小龍正在去那兒的路上,在急救車里?!?/p>
“發(fā)生了什么事?”我問。
“我不知道——像上次一樣?!?/p>
我立即警覺起來。李小龍在5月10日那次昏迷,我至今還記憶猶新。
我先到了醫(yī)院,15分鐘后,急救車才到。李小龍已經(jīng)完全沒有知覺了,我看不清楚,因為醫(yī)生們包圍著他,他被直接送到了急救室。我從來沒有想過李小龍會死,更不會認為他已經(jīng)死了。
那幾個月,李小龍談到了死。他總是說,他活不到老,他還說他恨衰老和虛弱。
“我肯定沒你活的時間長?!庇幸惶欤麑ξ艺f。
“你怎么這么想?”我問,“你比我更健康。”
“我真的不知道,我的健康還能保持多久?!彼f。
而此時,在醫(yī)院的急救室中,一群醫(yī)生圍著我的丈夫。而我毫無感覺,可能是因為吃驚而麻木了。幾分鐘后,醫(yī)生們把他抬到樓上的特別處理室。醫(yī)生給他注射了藥,并進行電擊。有人勸我離開,“你最好別看這些?!钡覉猿郑骸拔蚁胫腊l(fā)生了什么?!贝藭r,我突然看到李小龍的心電圖是一條直線,這意味著他的心臟已經(jīng)停止了跳動。我這才知道真正發(fā)生了什么,但我拒絕接受這個事實。我不愿把“死亡”這一詞用在我丈夫的身上,所以,我問醫(yī)生:“他還活著嗎?”醫(yī)生搖了搖頭。
主治醫(yī)師問我要不要進行尸體解剖,我說:“是的,我想知道他是怎么死的?!庇浾邆兎鋼矶?。我既沒有恐慌,也沒有絕望,仿佛一瞬間,李小龍的勇敢和堅毅便落到了我身上。
李小龍的死引起了轟動。任何一名超級明星的死都具有新聞價值,何況李小龍才32歲。雷蒙德·肖要接受電視臺關于李小龍之死的節(jié)目采訪,他事先問我,是說李小龍死在家中,還是死在女主角家。我說隨便,他想怎么說都行。其實,我們心中都在想,男女主角的名字出現(xiàn)在報紙大標題上,會傳出怎么樣的緋聞。我并不在乎,這一切對我來說并不重要,我只關心我丈夫的葬禮和我兒女的感受。在接受采訪時,雷蒙德并沒明說李小龍死在家中,但他這樣暗示了。不久,媒體發(fā)現(xiàn)他在說謊,于是,新一輪謠言四起。
尸體解剖結果對調(diào)查李小龍的死因沒有任何幫助。在他的胃中發(fā)現(xiàn)大麻。于是,報紙上宣稱李小龍一直是個癮君子,而正是這些毒品幫他取得了非凡的成績。尸檢報告其實早已指出,大麻不是導致李小龍死亡的原因。一名醫(yī)生說,那些大麻不會比一杯茶更有什么作用。香港政府實驗室對李小龍的器官進行了細致檢查,并把一些標本送至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做進一步的研究。結果,在李小龍的體內(nèi)發(fā)現(xiàn)的惟一異物便是那片藥。
伊莉莎白女王醫(yī)院的著名醫(yī)生R.R.利塞特說,李小龍就是死于對強力阿斯匹林的過敏上。利塞特對李小龍的頭蓋骨進行了檢查,發(fā)現(xiàn)沒有任何傷,比平均的1 400克還重175克。頭部也沒有出血的跡象,因為既沒有腫塊也沒有破裂。
倫敦大學法醫(yī)教授R.D.特亞雷有過9萬多例尸檢經(jīng)驗,他認為李小龍絕非死于大麻,而是對強力阿斯匹林的過敏。法庭采納了他的報告,但這一切對我來說又有什么意義?
李小龍共有兩次葬禮。第一次在香港。我和兒女完全按照中國的傳統(tǒng)模式——披麻戴孝。李小龍在香港的親戚朋友,還有以前共事的人都來參加他的葬禮。后來,我聽說有25 000人來參加他的葬禮,甚至出現(xiàn)了有人受傷的事件。
后來,在西雅圖又舉行了一個私人的葬禮儀式。我打算把李小龍葬在那里,因為那里更清靜。送葬那天下起了小雨,周圍的山、樹、湖更顯得清幽。我和孩子們定居西雅圖,這樣我就可以很方便地為李小龍掃墓。
遺體下葬的一剎那,眼淚順著我的臉頰流了下來,那一年,我28歲。
我是一名幸運的女人,因為我曾擁有一個好丈夫,正是他塑造了今天這個勇敢、堅毅的我。
編后語:琳達為我們講述的故事到本期就告一段落了。33期,8.9萬文字只是簡單的回顧了李小龍的一生,其實,他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有待后人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