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與作品介紹:源于古希臘的西方文明被稱為“藍色文明”。藍色是海洋的顏色,歐洲的民族,其文化文明的演進與發(fā)達,和海洋結下了一種特殊的親緣關系。古希臘兩部最偉大的史詩《伊利亞特》、《奧德修紀》,后者即是人類第一部海洋文學?!秺W德修紀》講述了特洛伊戰(zhàn)爭中的著名英雄奧德賽獻木馬計攻下敵人的城池而結束為時十年的戰(zhàn)爭,返回故鄉(xiāng)路上的故事。英雄奧德賽在海上漂泊了十年,他歷經無數艱難險阻,最終才得以與家人團聚。
作家與作品介紹:一個18世紀的英國水手遭遺棄于海上一處荒島,他在那里與世隔絕地獨自生活了四年,才被一個航海家發(fā)現并帶回國內。這是一件真實的事。年近六旬的笛福據此創(chuàng)作了他的第一本小說,而給后人留下一部不朽的杰作。小說塑造的魯濱孫不是一個簡單的、在絕境中求生的生命,而是一個厭惡平庸、永遠不滿足于現狀的開拓者和征服者。這樣一個人物身上洋溢著大海一般的精神氣質,是從來也沒有人刻畫過的。
作家與作品介紹:莫比迪克,一條兇猛而有機智的白鯨,讓海上的捕鯨人無不聞之色變?!安饿L”老手亞哈船長,也在一次海上狩獵過程中被它咬去一條腿。從此,亞哈船長一心復仇,他網羅了一批亡命之徒,發(fā)誓追到天涯海角也要鏟除他的敵人莫比迪克。經過長期的海上顛簸生活,歷經千難萬險,一對仇人終于狹路相逢。在連續(xù)三天的惡戰(zhàn)中,亞哈本人、所有船員水手(只剩下一個給我們講這個故事的幸存者)、白鯨、大船都同歸于盡。
作家與作品介紹:這是雨果流亡海島所創(chuàng)作的一部重要小說。大海體現了茫茫自然界神秘莫測的力量,面對大自然的偉力,人所表現出來的勇氣、意志和高貴的品格,就是這部小說的主題。作品的背景、人物的行為、敘事風格都是極端浪漫戲劇化的,但是,作家又以極其細膩的筆法把每一件事物(海浪、礁石甚至昆蟲小草)寫到最細處。作家對英吉利海峽諸島的自然環(huán)境和礁島居民勞動與生活習俗的描寫,無不得益于他有心積累的豐富而精確的觀察筆記。
作家與作品介紹:這是被稱為科學幻想之父的儒勒·凡爾納“海洋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小說以一個生物學家的口吻,講述他乘著一艘構造奇特的潛水艇在大洋深處旅行的故事。他們在太平洋的海底森林打獵,游覽珊瑚王國;在印度洋參觀牡蠣養(yǎng)殖場,看當地土著如何潛入深海采珠;然后穿過海底的神秘隧道進入大西洋,目睹了傳說中沉沒的大西洋城;再后駛往南極,被南極的冰山所圍困……凡爾納不僅有非凡的科學預見力,而且有令人驚嘆的專業(yè)知識。
作家與作品介紹:《金銀島》是作家的成名作,以一個男孩的眼睛和口吻,引人入勝地講述著一個有關海盜和尋寶的驚險刺激的故事。小說中沒有太多的海上場景描繪,但是,小說著力刻畫的一個渾名叫“獨腳海上飄”海盜船長,他身上那種野性、兇險、復雜多變的性格,無處不透露著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海洋的氣質和性格。雖然是一個通俗的流行題材,但是作品嚴肅的思想并沒有因之稍稍削弱,這就是經典作家和經典作品的力量和魅力。
作家與作品介紹:這位與左拉和莫泊桑同時代的作家是以對異域風光的描繪,尤其是以對海的富有魅力的描繪而在法國文壇脫穎而出的。他對海的出色描繪,至今沒有第二個法國作家可以與之相比?!侗鶏u漁夫》取材于法國布列塔尼北部地區(qū)漁民的生活。世世代代以捕魚為業(yè)的“冰島人”,每年都要在帶給他們歡樂也帶給他們痛苦的同一片海域度過漫長的春季和夏季,直到秋天才返回家園。大海培養(yǎng)了他們對生命的特殊感受和生活態(tài)度。
作家與作品介紹:美國百萬富翁的兒子哈維切尼從一艘豪華游輪上失足落海,一艘漁船救起了他。由此開始,哈維被迫過著他完全生疏的、也極不情愿的海上嚴酷生活。當他最后回到家人身邊,父親驚喜地發(fā)現他的花花公子已經變成了一個充滿生氣和活力的、具有強烈責任感的青年。作者把讀者帶到了紐芬蘭淺灘的大漁場,那里的霧濃得魚跟魚都看不清,那里的大浪比燕麥牛奶粥更稠……
作家與作品介紹:作家出生在波蘭,他的父親因反抗沙俄統治而被流放,離開祖國。康拉德在父親的流放地度過了童年。成年后,他在法國的馬賽開始了他的海員生涯,從一名普通水手逐步當上三副、二副、大副、船長,從事航海近20年。他最后定居在英國。康拉德是一位重要的海洋作家。因為他的特殊經歷,其小說具有濃厚的個人風格:孤獨與憂郁的基調,強調環(huán)境對人物影響,表達他強烈的對陸地的痛恨和對海洋的熱愛。這本書可稱之為他的代表作。
作家與作品介紹:杰克·倫敦10歲起就在街頭賣報。因為迷戀大海,他一點一點攢錢,買船。15歲時,他買了一條單桅小帆船,與同伴做起違法的捕蠔生意;不滿17歲,他就成為一名遠洋水手,到日本、朝鮮、白令海捕獵海豹。作家寫作《海狼》,融入了自己的坎坷經歷和航海生活。小說塑造了“海狼”拉森這樣一個具有超人力量的“海上魔王”,由于他的冷酷無情和極端的利己主義激起全體船員的猛烈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