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太平洋上,有一個世界上唯一獨處于赤道和國際日期變更線交叉點上的國家,它的名字叫基里巴斯。筆者曾多次去基工作,并訪問了一些島嶼。那里,民風樸實,地理奇異。島國風情,使人難忘。
回到昨天
基里巴斯由三百余島嶼組成,陸地面積只有822平方公里,但海域卻有500萬平方公里,是一個土少水多金字塔形的海洋王國。其東西跨度近4000公里,南北2000公里。從西到東相當于從美國的洛杉磯到東海岸的邁阿密。由于國土高度分散,海域遼闊,正好覆蓋了東西南北4個半球的交匯處,成為世界上唯一處于這樣一個交叉點上的國家。如果你在那里仰臥并分張四肢,你就會一身同時到達4個半球;而在另一個意義上,你的身體一半在今天,另一半在明天。由于在這個國家的國土和水域中穿插了那條國際日期變更線,不僅使基里巴斯東西之間有3—4小時的時差,而且成了世界上唯一在一國之中使用兩個日期的國家。它的國人,經(jīng)常有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的塔拉瓦過的星期天,第二天到了國際日期變更線以東的圣誕島,仍然過的是星期天。反之,從圣誕島過完星期六的人,第二天到了塔拉瓦,僅3個小時的航程卻越過了一天,成了星期一。有一位朋友,他7月15日生日,在塔拉瓦開了個生日晚會,第二天他去了圣誕島,那里依然是7月15日,朋友們又為他舉辦了一次生日晚會。有時出差,奔波于塔拉瓦和圣誕島兩地,要趕上歲末年初,會連續(xù)度過兩個新年。這是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不會產(chǎn)生的樂趣。
邀客下海
基里巴斯的大部分島嶼都是珊瑚環(huán)礁島,其特點是既窄又長。像首都塔拉瓦南北兩島共長七十余公里,但卻十分狹窄,最寬地段在1公里左右,一般都是10米左右,有的地方僅幾米寬,甚至還有幾十米或上千米的斷層。人們生活在這種島嶼上,所有建筑物均沿海而建,房前屋后都是大海,使人感到像是生活在一座巨大的堤壩上?;锇退谷耸朗来钤诤Q蟮陌鼑校藗儚男【屯蠛=Y(jié)下了不解之緣。娃娃們從會爬就在沙灘上經(jīng)受海水沖擊,稍長就在海水中嬉戲和游泳,再大一點就乘船下海了。因為海產(chǎn)品是當?shù)厝说闹饕澄飦碓?,家家戶戶都有大大小小的船只。人們終年生活在海面上,養(yǎng)成以海為家的習慣。他們?nèi)粘龆?,日沒還要提著油燈下海捕龍蝦捉海蟹。由于陸地活動范圍狹小,缺乏文化娛樂場所,因此,當?shù)厝苏写腿说膫鹘y(tǒng)習慣是請客人下海捕魚。賓主在船上一面聊天,一面垂釣,當然十分愜意。有條件的基里巴斯朋友,請客人出海,也要帶上各種飲料、酒類和罐頭食品,在飄蕩不定的小船上小酌,更是獨有情趣。我也曾被邀下海后,主人把船駛向附近小島,在島上搞個燒烤野餐,我們自己釣上的金槍魚和龍蝦,隨烤隨吃,令人十分神怡。
“君子動口”
我們中國有句成語,叫做“君子動口不動手”。在基里巴斯,人們發(fā)生了爭執(zhí),也是“動口不動手”。但這種“動口不動手”不是動口說理,而是張嘴去咬對方。更為奇妙的是,咬的地方是人的鼻子。
說實在的,我在南太地區(qū)工作數(shù)年,還真未親眼看見過當?shù)厝舜蚣芏窔摹涌诔臣苷咧灰娺^一次。雖爭吵聲高激烈,但畢竟只動口未動手,可謂之君子也。我何以知道基里巴斯人打架咬人鼻子呢?這還是基里巴斯前總統(tǒng)塔巴伊告訴我的。
根據(jù)中基兩國政府協(xié)議,20世紀80年代末,中國派了一名外科大夫和一名麻醉師到基中央醫(yī)院工作。一個星期天的深夜,他們正在宿舍休息,聽到醫(yī)院來了一位病人,就主動去詢問。值班人員說病情不急,可以明天就診。但他們放心不下,還是去了門診。只見有位病人的鼻子歪掛在臉上。經(jīng)詢問,病人是從外島來的,鼻子受傷已經(jīng)一天了。中國大夫立即動手為病人的鼻子進行縫合。大夫們經(jīng)過三四個小時的緊張工作,手術(shù)結(jié)束,病人滿意地回家了。半個月過去,手術(shù)完好,病人康復,鼻子正常如初。中國大夫的高超技術(shù)和高尚醫(yī)德,很快傳到首都塔拉瓦,正在這時,我由斐濟到了基里巴斯。當我見到塔巴伊總統(tǒng),談起中國醫(yī)生在基工作情況時,總統(tǒng)贊揚說:“有一位病人是中國醫(yī)生給了他個鼻子?!币驗槲疫€不太清楚此事的原委,對總統(tǒng)的話正在納悶。塔巴伊總統(tǒng)接著問我:“閣下可知那人的鼻子是怎么斷掉的嗎?”總統(tǒng)說:“那是同別人打架被咬掉的。我們這里的人打架專咬人鼻子?!彼诛L趣地說:“如果不是中國醫(yī)生給他及時縫合,鼻子是不會再回到他臉上的。”
當我知道了基里巴斯人打架咬鼻子的習慣后,就很注意當?shù)厝说谋亲佑袩o特別異樣。果然,有一位賣魚的老婦人,鼻子上就有明顯的疤痕。在一個外島上,有些曬椰干的青年男子鼻子上也有不同深度的疤痕,看上去類似牙齒的痕跡。當我問及一位,鼻子何以留痕時,他非常靦腆,笑而不答。但另幾位小伙子卻搶著說:“打架被人咬的。”
“中國自行車真棒”
基里巴斯多數(shù)島嶼都地勢狹長,人們來往十分不便。除了乘船,就只能步行。1985年中國首次無償提供了200輛自行車,對解決部分島民出行十分有利。我們訪問阿比瑪瑪島時,就見島民騎著廣州出的五羊牌自行車,瀟瀟灑灑地行駛在椰林中。那都是雙梁加重車,適合當?shù)厝烁唧w重的特點。但我們發(fā)現(xiàn)所有自行車都無鏈套擋板和前后輪上的擋泥板。我們好奇地問了一些島民,他們回答說,本來車上設(shè)備一概齊全,但他們認為鏈套擋板和檔泥板無用,全部拆下扔掉了。
到了1990年,中國又無償援助了300輛自行車。為便于運輸,全部原件包裝。抵基后,需先在首都重新組裝。我們看到,有十余名工人在一間大廳中埋頭工作,那里氣溫在40攝氏度左右。工人們揮汗如雨,但組裝速度太慢,原因是不怎么得法。他們先拿汽筒把內(nèi)胎充足了氣,使之成為一個圓滾滾的氣袋,然后把它往那鋼瓦圈上套。充了氣的內(nèi)胎,又硬又有彈性,就很不聽人使喚了。只見工人把這半側(cè)套上瓦圈,再去套另一側(cè)時,這一側(cè)的內(nèi)胎早已滑出圈外。經(jīng)過幾番周折,內(nèi)胎套上了,又去裝那又硬又厚的外胎。工人們翻來覆去,手腳一齊用,使盡全身力氣,才硬是把外胎擠進去??晒馐巧蟽?nèi)外胎就半個多小時。我們好意地建議他們試一試,不給內(nèi)胎充氣,先裝上外胎再裝入內(nèi)胎,最后充氣。他們笑了笑說,他們都習慣了先充氣再裝的辦法。在同我們的交談中,工人們一面用手抹去臉上的汗水,一面伸出大姆指說:中國的自行車就是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