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行市價法
通過市場調查,選擇一個或幾個與被評估資產相同或類似的資產作為比較對象,分析比較對象的成交價格和交易條件,進行對比調整,估算出資產的價值。采用該方法的前提條件是資產市場發(fā)育相當成熟且定價合理,參照資產易于搜尋,一些技術指標、經驗數據易于觀察和處理,在技術指標、資產性能等方面與評估對象相同或相近。
重置成本法
重置成本的含義是重新購置與被評估資產完全相同或類似的資產所花費的各種成本的總和,主要包括買價、運雜費、安裝調試費等全部重置成本,在重置成本基礎上扣除被評估資產的各種損耗和貶值。采用這種評估方法時,反映資產新舊程度的比率——成新率的確定是關鍵問題。通俗地說,資產的尚可使用年限越長,成新率越高,重置資產有形損耗就越小,評估值越高。確定成新率通常采用經驗估算法、剩余年限法、價值法和折舊法。
收益現值法
把被評估資產的預期收益流通過適當的折現率進行折現,從而轉換為被評估資產價值,其基本思路就是將未來收益視為資產價值。評估的關鍵是要確定被評估資產的收益額、近期收益的折現率和永續(xù)收益的資本化率。折現率是指將企業(yè)各期收益轉化為現值的比率,評估時需參考市場物價指數變動、資本市場的平均利率、同行業(yè)的資金利潤率、被評估企業(yè)的資金利潤率的變動趨勢等因素。資本化率(資產年收益/資產價格)是指收回投資的速度,應用于永續(xù)現金流或收益流的變現,可以說資本化是永續(xù)的折現,折現是有限時間的資本化。通俗地說,投資回報率越高,回收期越短,折現率越低,評估值越高。
采用收益現值法的優(yōu)點在于從企業(yè)資產經營的根本目的出發(fā),緊扣被評估資產的收益進行評估,更加符合資產評估的本質要求;缺點在于預期收益預測的難度較大,不僅受主觀判斷的影響,還受到未來收益不可預見因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