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責余
史密斯女士5歲的女兒漢娜與租客米赫小姐很要好,常常到她的房間里去??墒怯幸惶?,史密斯女士突然發(fā)現(xiàn),漢娜居然從米赫小姐的屋子里拿了兩個漂亮的筆記本和幾塊巧克力。她十分生氣,無法容忍孩子這種偷盜行為,米赫小姐也很難過:“漢娜怎么會這樣呢?”
其實,不僅僅是史密斯女士遇到過這種問題,如果您有孩子,一定也發(fā)現(xiàn)過孩子到小朋友家玩時,把小朋友的玩具“順手牽羊”帶回了家,或是在超市里大不咧咧地把喜歡的東西放進自己的口袋。碰到這種情況,您不用生氣或無奈,不妨試一試下面幾種辦法。
對孩子進行適當?shù)奶幜P
比如漢娜這件事,一定要讓她向米赫小姐賠禮道歉,并把孩子平時攢在儲錢罐里的硬幣拿出來,買好同樣的東西送回去以示處罰。處理完了,在一段時間內禁止?jié)h娜再到米赫小姐的房間,務必讓她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錯的。
設身處地地替孩子想一想
對孩子也不能一味地批評處罰,還要讓孩子覺得你理解她當時的心情,并知道錯在哪里。你可以心平氣和地對她說:“我知道你真的喜歡米赫小姐的筆記本和巧克力,但這些東西是她的,你不能隨便拿走。除了米赫小姐外,別人也有許多好東西,你同樣也不能拿回家?!?/p>
對孩子的行為加以限制
在孩子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為前,你要對她的行為加以控制,不僅要注意孩子的安全,還要注意她的行為。如果你看到孩子覬覦某一件東西時,千萬不要熟視無睹,要及時制止她。比如你可以說:“我不會同意你從米赫小姐的房間里拿走任何東西,那里的一切都是她的,而不是你的。我有責任不讓你拿別人的東西,直到你自己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錯的年齡?!?/p>
幫孩子解決問題
除了以上要做的,作為家長,應該幫助孩子解決喜歡與得到之間的關系,幫孩子拿個主意出來。你可以這樣告訴孩子:“如果你想得到巧克力和筆記本,你可以告訴我,我也許會給你買也可以把你的想法告訴米赫小姐,她可能會把你想要的東西作為禮物送給你;當然你也可以自己攢錢買,或者等到你生日時把想得到的東西告訴爸爸媽媽,你也會得到滿足?!?/p>
不要抓住問題不放
事情過去了就過去了,不能總提這件事,否則會傷了孩子的自尊心。過幾天你可以告訴漢娜,你已經很信任她了,相信不會再發(fā)生偷東西的事;如果米赫小姐邀請她去,她可以像以前那樣去。經過了這次“風波”,孩子應該會懂得自己該怎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