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鵬
作為一個白領,尤其是一個高級白領,你怎么評價自己的能力和業(yè)績?有一個簡單的判斷方法:數一數你曾經接到過多少獵頭公司的電話。如果你經常接到獵頭公司的“騷擾”電話,恭喜你,你或許可以向老板暗示點什么了。
是人才就不放過
焦述海記不起自己何時開始接到獵頭公司的電話,他已習慣有認識或不認識的獵頭電話,“他們給你打電話不是一件壞事,你可以了解自己在行業(yè)內的位置?!苯故龊J敲绹ヂ摼W絡商務信息公司北京代表處的銷售經理。實際上,焦是被獵頭公司挖到現在的職位上的。焦述海原來在路透社做商業(yè)信息產品的銷售,1998年初的時候,智聯三珂人才服務中心的獵頭陸蓉找到焦述海,給焦介紹了國內一家著名門戶網站的職位,焦沒有接受?!跋裎疫@種職位,不僅要考慮掙錢的問題,更多的要考慮公司的文化以及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鲍C頭行動是長期的,1998年底,美國互聯網絡商務有限公司要在北京設代表處,它的亞洲區(qū)總裁找到智聯公司,委托智聯尋訪北京代表處的首席代表和銷售經理。陸蓉又向焦述海推薦,經過4個月的操作,1999年3月,焦述海正式跳槽。在保密的情況下,智聯公司和新公司的亞洲區(qū)總裁先后對焦述海做過幾次面試。談起在獵頭公司的面試,焦述海說:“第一次和智聯的獵頭陸蓉談,我覺得他們是很專業(yè)的公司,值得信賴,沒有任何風險。獵頭會把一些問題聊得比較客觀,他們有自己的一些職業(yè)技巧,會做出一些評估,并且在薪酬方面會做出一些協調?!标懭貏t評價道:“是人才我們就不放過,獵頭和人才之間是一個雙贏的關系。我現在還經常和焦述海聯系,問問他關于行業(yè)里的情況,有時候也找他幫我推薦人選?!?/p>
人事經理怎么說
作為殼牌勘探(中國)有限公司的人力資源經理,金志剛的工作離不開獵頭。他每年有5到10個職位需要委托獵頭來完成,而整個殼牌中國公司的數字大概是30到35個。像殼牌這樣的跨國公司已經習慣通過獵頭來尋找中高級人才,金志剛說:“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找到我們要找的人,有些人才不會到招聘會,如果不通過獵頭的疏通作用,他們經常是不想動的。獵頭公司可以迅速找到我們需要的人才,并且有些人選也不方便我們親自和他們聯系,有獵頭公司做中介會比較適合。”金志剛的工作依靠獵頭,但也需要防著獵頭?!拔覀兊膯T工經常能接到獵頭公司的電話,這很正常,我無法控制。公司對員工要有吸引力和凝聚力,我們人事經理就是讓他們愿意來,不愿意走?!苯鹬緞偟墓ぷ骱苡谐尚В馄蟮钠骄x職率達到15%,而殼牌勘探(中國)公司的離職率只有5%。
因為工作比較出色,金志剛自己也被獵頭公司盯上了,每個星期都能接到不止一個獵頭電話。當然對金志剛來說,接到的獵頭電話很復雜——有可能是獵頭們想讓殼牌成為自己的客戶,因為暫時沒有跳槽想法的金志剛拒絕獵頭的勸說之后,獵頭們一般都會跟進一步,表示希望能與殼牌公司進行其他形式的合作。關于獵頭,金志剛確實深有體會,因為他本人來殼牌就是通過獵頭公司努力。金志剛原來在一家美國的計算機公司做人事員,智聯公司開通招聘網,金志剛曾經是網站的???。1998年初,智聯公司向金志剛推薦了殼牌公司的職位。替殼牌挖到金志剛,智聯顯然很滿意,不僅完成一筆業(yè)務,殼牌由此成為智聯比較穩(wěn)定的客戶。
挖獵頭公司的墻角
智聯的陸蓉成為一個獵頭純屬偶然,因為在大學學的是心理學,工作之后被借到一家獵頭公司做心理測評的項目研究,由此進入獵頭行業(yè)。從業(yè)5年多,陸蓉成功地讓近100人跳槽,現在她已成為智聯公司獵頭部的經理。想成為獵頭并不容易,在國外一般是業(yè)界的資深人士擔任。國內的獵頭都能熟練掌握外語,熟悉某些行業(yè)狀況和專業(yè)知識,善于和各種各樣的人溝通,了解大公司的運作。這些都使獵頭本人成為被獵的對象。陸蓉承認,她和她的同事經常接到獵頭公司的電話,而且來挖獵頭的不僅有同行,也有自己的客戶。面對公司的獵頭被“盯梢”,智聯的COO張泳引用自己做獵頭的第一天,他的老板的話說:“你的客戶委托你找人,最后有可能覺得你是最適合的人選,我不反對你跳槽,但千萬要告訴我一下,我好向客戶收錢?!鲍C頭公司前幾年由于大家都是摸索,互相挖人的現象比較少見,近幾年隨著一批有經驗的獵頭成長起來,獵頭漸成“搶手貨”,尤其是一些新進獵頭公司更是熱衷于挖前輩的墻角。天天干著挖人的事,獵頭們覺得自己很有成就感,智聯的獵頭余濤說:“獵頭可以了解很多公司的情況,覺得自己的眼界很開闊,對某個行業(yè)里都有些什么樣的人,都能如數家珍,非常自豪?!?/p>
隱形的人才市場
獵頭業(yè)是一個舶來品,極大地沖擊了企業(yè)的用人觀和國人的就業(yè)觀。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由于傳統(tǒng)的用人機制的限制,人才的培養(yǎng)和發(fā)現以及調配主要是政府和單位行為,個人只是所在單位的一盤棋中的一個“棋子"?,F在,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獵頭的存在,人們發(fā)現獵頭正逐漸創(chuàng)造出一個隱形的人才市場。獵頭們經常說:“工資要有質的飛躍,還是要靠跳槽來實現?!?1997年下半年,十余位在華國際知名大公司的人力資源經理大換班,這些經理在公司間循環(huán)跳槽,職位不變,但整體的薪金卻相應漲了一倍。據經濟學家研究,一個國家國民生產總值以10%的速度持續(xù)增長了3至5年后,企業(yè)對人才的高度需求必然導致競爭激烈的重金求賢。當企業(yè)與獵頭的比值達到1000∶5時,市場中人才的需求及人才效率才能達到經濟發(fā)展的實際要求。在所有的定價中,對人才的定價是最難的,而對中高級白領來說,更是沒有一個有形的市場來為人才定價。獵頭的存在凸現了人才的供求狀況,使人力資源得到了合理配置。有人曾指責獵頭公司挖別人墻角不道德,但人力資源不能被合理定價顯然也不道德。獵頭公司的做法似乎更能體現人才本身價值和對人的尊重。獵頭的出現提供了一種以市場為主導的激勵機制。對于社會而言,一個優(yōu)秀人
才在更高位置發(fā)展,就可以創(chuàng)造更多的社會財富。
三聯生活周刊2000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