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國相
技擊是武術的靈魂,無技擊功能的拳種不能稱之為武術。
技擊作為武術運動的高級表現(xiàn)形式,一直為拳家所珍秘,不輕易外傳。特別是武術在宗教的影響下,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其中不乏迷信與玄學摻入其中。
改革開放以來,中華振興,武術開始走出國門。同時日本空手道、韓國跆拳道、泰拳等以搏擊為主的武技開始沖擊著傳統(tǒng)武術,中國功夫能否自立于世界武林,中國武術權威部門不得不重新認識自己。
實踐證明,武術對抗有其自身特點及規(guī)律。它是通過雙方的攻防進退,閃展騰挪,并以配合高低起伏的身法與手法、腿法、摔法,使之有機結合的對抗運動。武術技擊中,力量、速度、技巧、精神意識,構成了對抗的基本要素,這才是武術的本來面目。以上諸要素是技擊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缺一不可,下面就太極拳技擊,試加闡釋。
第一要素:力量
力量,在武術運動中是個綜合的概念,是練功者絕對力、耐力、意志力的綜合體現(xiàn)。太極拳技擊也同樣要具備這一基本的要素。但是,由于近年來太極拳傾向于養(yǎng)生保健,很少有過去練家那樣的真打實作,即使有一定太極技擊功底的人,也不輕易將技擊之術示人。人們對太極功夫的了解,還僅僅限于故老相傳和武打小說、影視上的藝術夸張。這種經(jīng)過人為“藝術”加工的意想來代替現(xiàn)實,致使廣大太極拳愛好者對太極技擊術始終感到很神秘。筆者就是由于對太極技擊神秘感的吸引,而走上了太極之路。通過二十幾年的探索,通過與太極傳人的交流及本人的技擊實踐,認識到太極技擊并非如小說中寫的那樣玄奧,無所不能。真正的太極功夫是真實的對抗,來不得半點虛假。若搞玄虛的一套,必然碰得頭破血流。
那么,人們?yōu)槭裁磳μ珮O技擊尚存神秘感呢?筆者認為:這是人們對太極拳理論的片面理解有關。一提起用力,有些人就會振振有詞的指責:太極拳是用意不用力的,用力就不是太極拳。在他們看來,用力是大逆不道的,對方向我打來,我順勢打飛他才是太極技擊的味道,否則就是外家拳的打法??墒鞘澜缟险嬗幸饽钜粍訉Ψ郊纯沈v空而出的武術嗎?如果有,筆者愿以身試法親自領教,可惜這只是技擊神話。技擊中電閃雷鳴,拳腳相加,容得不用力而取勝嗎?既然要用力量,那么太極拳論中為什么提出“用意不用力”呢?筆者認為太極拳的用意之說恰恰 是為了長力。正如已故太極名家洪均生先生指出的那樣:“應當把“意”理解為合乎拳理拳法的一種思維活動,是一種‘理想,而非空洞的‘幻想?!薄皯敵姓J,力是第一個應當具備的條件”。
筆者在初學推手時,由于對用意不用力的誤解,只是輕輕的跟隨對方,不敢用力。一次,在同師兄陳根全推手時,對方一轉身我便站立不穩(wěn),我感到他的力量太大了,有悖于太極拳用意不用力的技擊原則,便婉轉的提出這個問題。他說:“我轉身用的是擠勁,你站不穩(wěn)是缺少【?。虡O【⒘飛仙淼瞇樅年時間,沒有【⒕筒荒蘢呋對方,就不能避實擊虛?!彼呁剖?,邊講解』與避實擊虛的方法。我們練的是活步推手,當我其右臂后撤之時,他的跟隨之勁忽變而為剛,一個背折靠將我發(fā)出丈外,其彈射之快,勁力之大,令人震驚。幾年過去,我們再度推手,他說:“你已經(jīng)練上內(nèi)勁了?!本毠θ说膭?、力絕非常人的用力方法,它是意識支配下按太極拳的運動規(guī)律,通過氣息吐納和肌肉伸縮產(chǎn)生的一種能量。此勁具有傳遞迅速變換靈活,隨意性大等特點。太極拳的用意,用的是合乎拳理規(guī)矩的意,并非只講意而不講用力,那種單純求意,不敢用力的認識,是不符合武術對抗規(guī)律的。
第二要素:速度
速度,在武術技擊中比力量更為重要,它與力量成正比。速度快、力量也會大,它包含出拳出腿的速度和攻防轉換的速度等。正如《用武要言》所載:“心如火藥手如彈,靈機一動鳥難飛,身似弓弦手似箭,弦響鳥落顯神奇,起手如閃電電閃不及合眸,擊敵如速雷,雷發(fā)不及掩耳。”可見太極拳技擊是十分重視速度的。由于太極拳行功中動作輕緩,給人以只能慢不能快的錯覺,而太極拳閃電般速度的產(chǎn)生恰恰是在輕緩的慢練中求得的。只有慢練,才便于用頭腦細心體會、分析、領會要領,強化心理意識訓練,增強內(nèi)力。也便于熟習勁路及變化,使量的積累達到質(zhì)的飛躍。慢練中,耳聽身后,眼神兼顧左右是練神;周身虛靈,“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是修煉周身的機敏。這些機能綜合一起,渾身如同瀉洪閘門的開關,只要碰上它,周身之力便會像洪水一樣奔騰咆哮著向你撲來,其速其勢,銳不可擋。正如陳鑫所言:“挨著何處何處擊,我也不知玄又玄。”這種打人的速度連自己都莫明其妙。但太極拳這種快猛并不是毫無變化的進擊,而是因敵變化,無孔不入。一旦得機得勢,要突然起動,使對方措手不及,驚慌失措。所以,太極拳技擊,不但有先發(fā)制人的機智,更要具備后發(fā)制人的敏捷,要達到制人而不制于人,就必須意速神玄,有備在先,速戰(zhàn)速決,而不失制勝之本。
第三要素:技巧
武術技擊的技巧豐富多彩,內(nèi)涵深廣,集中體現(xiàn)了技擊的特點與精髓。如用招用力方法,用力速度,都是技巧范疇。技巧貫穿于技擊中的閃、展、騰、挪、踢、打、摔、拿的招式之中。太極拳技擊中尤其重視技巧的運用,如“四兩撥千斤”之妙,如果沒有技巧,是怎么也撥不動的。這就是太極拳特有的化勁發(fā)勁技巧,這種化發(fā)技巧是通過太極拳特有的 “圓”運動、螺旋運動來實現(xiàn)的。在整個立體太極圓中包含了化打結合的技巧,無論對方向我身體那個部位打來,我必須在保持自身平衡的前提下〗悠渚⒙罰阻止對方改變我太極體的狀態(tài),使其勁力僅僅作用于太極體表層,而不能傷內(nèi)。太極體是立體的圓,“無凸凹處”,同時又是運動的圓,對方的力如同碰上飛轉的車輪,打來的力愈大,自損的越嚴重。圓運動是太極拳技擊中技巧運用的核心,掌握這種螺旋運動的規(guī)律,就等于找到了使用技巧的金鑰匙。一切技巧盡在圓的無窮變化之中,如果我的肩、臂、肘、手,被對方所控制,通過圓轉走化控制或打擊對方,以其人之道還制其人之身。當然,太極拳技擊技巧的運用還需要巧妙用勁,遲速得當,只要我們認真實踐,不斷探索,定會創(chuàng)造出更完美的技巧來。
第四要素:精神
精神是人的思維,心理變化,意志品質(zhì)的綜合體現(xiàn)。訓練有素的技擊家就是猝然遇敵,也不會驚慌失措,無所適從,而是靈活多變,泰然自若,克敵致勝。太極拳技擊同樣要求拳手進行精神意志的修煉,日常技擊訓練中要樹立大敵當前與敵爭生存的英雄氣概,內(nèi)固精神,外示安逸?!氨瞬粍?,我不動;彼欲動,我先動”,后發(fā)先至,“手起足落,足落手起,心要占先,意要勝人,身要攻人,步要過人,勢要欺人,神要逼人,藝要壓人,快刀斬亂麻,頭撞牙咬,肘打膝頂,拳打腳踢,全線出擊,決不留情”。正如拳諺云:“不勝必因心膽寒”。技擊中計謀施運化,霹靂走精神,心毒稱上策,手腳方勝人。而精神則是統(tǒng)帥。無論力量的運使,速度、技巧、戰(zhàn)術的運用,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都與心理因素息息相關。所以提高太極拳的技擊能力,就必須不斷加強心理素質(zhì)訓練,培養(yǎng)勇敢頑強、果斷機智的意志品質(zhì)和一往無前的精神氣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