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斌志
一日三餐,是人體攝入營養(yǎng)素的基本途徑,也是身體健康、防治疾病的最好保證。然而,它又是一些有害物質侵襲人體的入口。所以,把住“進口”的衛(wèi)生關,對于保障自身健康十分重要。下面說說我是如何把住“進口”衛(wèi)生關的。
水目前常用的是自來水,市面上還有許許多多、琳瑯滿目的瓶裝水,如純凈水、礦泉水、蒸餾水、飲料等。自來水我們用得最多,是最經(jīng)濟的水,一般也是合格、安全的水。但是,許多自來水水源或多或少受到污染,主要是有機污染物污染。這些污染物在目前自來水廠采用加氯消毒情況下,會產(chǎn)生許多有害健康的副產(chǎn)物,有機污染物越多、加氯量越大,副產(chǎn)物就越多。在諸多副產(chǎn)物中,就有在“致癌黑名單”上有名的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為了減低這類危害,我用隔天的自來水燒菜煮飯,飲用水煮沸5分鐘后使用,適量飲用純凈水。外出時,一般自帶飲用水,除非在不方便時,才喝純凈水或礦泉水。
茶飲茶是良好習慣,對健康有益。在諸多茶葉品種中,我更喜歡綠茶,它清淡、幽香,一年四季淡淡綠茶常喝不輟。喝茶是有講究的:一是泡茶水溫適宜,一般不超過80°C,溫度太高會破壞茶葉中的營養(yǎng)物質。俗話說,頭遍湯、二遍茶,所以要倒掉頭遍茶,二遍茶不僅味道好,而且還可以減少茶葉表面的污物。二是茶的濃度要適當,常飲濃茶會使體內鈣流失,茶堿還會刺激胃黏膜。三是妥善保存茶葉,春季大量新茶上市后,為了保證一年四季都能喝到不變質的綠茶,就可買足一年的茶葉,將其盛放在干凈的空瓶中,密封冷凍保存,以供隨時享用。早晨泡的茶,浸在冷水中,不會氧化變質,一天都是碧綠幽香,不信您試試!
糧我很少吃精米、精面及其制品,常吃普通的米、面,且搭配小米、玉米、蕎麥、豆類等營養(yǎng)豐富、香甜可口的雜糧。洗米時,特別要揀去個別霉爛的米粒。米、面霉了,堅決丟掉。
油我常食用豆油、菜油、色拉油等,很少用調和油。據(jù)了解,調和油中含有不少飽和脂肪酸,吃多了,對老年人健康不利。另外,暫時不食用的油必須低溫保存,以防變質。
肉據(jù)說不少飼料中使用生長激素,會導致肉類食品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因此,我在食用肉類時,一般以草食性動物肉為首選,并排出其“安全性”高低順序,即為兔肉、羊肉、牛肉、豬肉。雞鴨相比,選吃鴨和鴨蛋,少吃雞和雞蛋。同時,為了盡量減少水污染帶來危害,在食用魚類時,盡可能了解城市周圍的工業(yè)布局、污水排放情況,從而判斷哪里的魚能吃,哪里的魚不能吃。對不放心的魚,最好聞聞魚鰓,看是否有異味。
果蔬人每天都要吃大量的蔬菜,但蔬菜中往往有農藥殘留,特別是夏天,農藥殘留的問題更突出。我一般采用兩種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一是夏天不吃或少吃生長快的葉菜,如小青菜等;二是對平時買來的青菜,先在水中加少許食鹽或食用堿,浸泡半小時左右,洗凈后再烹調。對不放心的青菜,還采用水焯的方法,菜湯則不喝,因為多數(shù)脂溶性的農藥會溶于菜湯中。
水果也可能有農藥、保鮮劑和生長激素污染問題,一般去皮后食用。
調料調料是色、香、味的主角,但是如不注意,也會給我們帶來許多麻煩。其中,鹽、醬油、胡椒、味精是最常用的調料,一般胡椒、味精很少有假貨,鹽則到信得過的商店去買,特別注意醬油的色素問題,要吃真正的優(yōu)質醬油。
二次食品市面上二次加工食品花樣很多,我一般不買不吃,因為一不當心買到假冒偽劣產(chǎn)品,其中的防腐劑、保鮮劑、著色劑、增白劑、發(fā)泡劑、調味劑等添加劑多不符合衛(wèi)生標準,對健康不利。特別是防腐劑往往大大超標。有時還使用禁用的添加劑。亞硝酸鹽是一種著色劑,可使加工后的雞、鴨、魚、肉等顏色很鮮艷,過量攝入對人體是有害的。另外,我盡量少吃或不吃油炸、熏烤食品。
餐具清洗餐具清洗直接關系到食品安全,各種洗滌劑或去油劑,其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劑,要用大量水才能沖洗干凈,否則殘留的表面活性劑會對健康有害。我常用食用堿洗碗,它去油能力強,既保險又經(jīng)濟。
消毒、滅菌在衛(wèi)生學中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家用消毒柜可用于餐具的消毒,但很難達到滅菌的要求。要殺滅細菌芽孢、肝炎病毒等,最好用沸水煮沸20分鐘以上,或者在高壓鍋內高壓處理15分鐘,才能達到目的。
以上是我的點滴經(jīng)驗,能給您一些啟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