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魯迅先生厭惡叭兒狗,即便它落水了也還主張痛打。但他也曾與豬決斗,此事記于章衣萍先生《枕上隨筆》——
廈門到處生長相思樹。一日,魯迅看見一只豬正在吃相思樹的葉子,心想相思樹的葉子是不該給豬啖的,于是便和豬決斗,把豬攆跑。
大家更多地感到魯迅是嚴肅深沉的,事實上,魯迅也是天真的。不過我還想到另一點:在魯迅保衛(wèi)相思樹的時候,他熱戀的HM害馬君——許廣平,正遠在廣州。相思樹葉當然更不容豬啖了。
2
1931年8月31日《申報》的《自由談》載《楊縵華女士游歐雜感》一說她用自己的天足否定了比利時人關于中國女人都是小腳的說法,又對比利時人提出的“中國的軍閥如何專橫”、“人民過著地獄的生活”予以否定。
魯迅看了很不以為然,作《以腳報國》予以諷刺,又作《宣傳與游戲》說她們好比演關云長的演員,進了后臺仍不可放下青龍偃月刀,還要寫了文章送到中國的《申報》發(fā)表,簡直是提著青龍偃月刀一路鏘鏘鏘地唱回自己的家里來了。魯迅問道:難道她們真的忘記了中國女人曾經(jīng)纏腳,至今也還有正在纏腳的么?
至今也還有這樣的“愛國者”存在。所以魯迅先生的雜文,我們還在讀。
3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在中國的傳播也有些喜劇色彩,尤其在一些小說家的演繹之下。近聞精神分析在國外醫(yī)學上的應用,“因療程太長,費用太貴,許多保險公司對這項醫(yī)療費用已不予報銷……”
4
一家三口買冰箱,上小學的閨女堅定不移地主張無氟。她說,你們活不了多少年,臭氧還湊合用。等我長大,就沒法湊合了。等我的閨女出生,早就沒了!
5
同學聚會,說起某同學離婚。老王說可惜。大家說,可惜什么,他老婆比他大多了。老王說,還是可惜,女大三,抱金磚——丟了一塊金磚。
有人搶白道:豈止大三歲,大六歲。
老王說:那就更可惜了,丟了兩塊金磚。
6
童年時,爺爺總穿補丁衣服。媽媽臉上掛不住,新年前給爺爺買了新衣服??蔂敔斏砩涎a丁依舊。我們很奇怪。爺爺說:“那么好的衣服,我穿可惜了嘛?!?/p>
還是耗子明白爺爺?shù)男乃?,很快就在新衣服上面咬出幾個洞來,奶奶跟著打上補丁,爺爺就穿了。
7
偶讀《1958年詩選》,摘錄如下:
中國礦藏實在多,走路都挨礦踢腳。
口渴河邊舀碗水,錯把石油當水喝。
誰敢說糧食不豐收,谷穗穗砸爛他的頭。
干勁真是大,碰天天要破,跺地地要塌。
稻堆腳兒擺得圓,社員堆稻上了天。
撕片白云揩揩汗,湊上太陽吸袋煙。
如今唱歌用籮裝,千籮萬籮堆滿倉。
別看都是口頭語,搬到田里變米糧。
8
部長一走廊,局長一禮堂,處長一廣場,振臂一齊呼,我們不下崗。
那是幾年前的民謠,經(jīng)過聲勢浩大的精簡運動,到了今天,都只剩下半走廊半禮堂半廣場了。
9
在窮苦中長大的人,有一些,終究會從靈魂里滲 出一種窮苦的毒汁:對世界隱隱的痛恨,對人深藏冷漠與敵意。
10
有一天,走出鋼筋水泥的居所,撲面而來一股青草的味道,四顧尋找,見幾個民工正在樓前一塊巴掌大的綠地上拔草。
這是城市的自然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