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愉快、也是最不安的時刻到了。自這一期,《財經(jīng)》雜志的出版剛好邁入新的一年。
周歲的欣喜,當然首先、也最終緣于辛勤的耕耘得到了讀者的認同。應當說,我們從一開始就選擇了一條相對坎坷的路徑——面對的是前無古人的經(jīng)濟體制改革的莽原——對于一次次重大攻堅戰(zhàn)役的描繪與評述,對于足以影響國計民生的大計決策的透視與跟蹤,以及有關海內(nèi)外諸多經(jīng)濟動蕩與中國聯(lián)系的判斷,掛一漏萬,何堪此任?
我們起步于4月。新一屆政府推進改革義無反顧的魄力撼動民心,某種意義上也鼓舞了我們,竟為這本雜志催生。春犁破土,精耕細作,社會各界熱忱的作者、讀者不斷加入《財經(jīng)》的陣容;如果說已經(jīng)有了第一批收獲,那實在是眾手培育的果實。
欣慰的另一點在于《財經(jīng)》正試圖增加對社會的貢獻。這一年,除了努力提高辦刊水準外,我們出資10萬元,與北京大學中國經(jīng)濟研究中心合作開辦了第一期高級財經(jīng)新聞研修班。中國的經(jīng)濟新聞報道整體水平還難以跟上改革前進的步伐,具有獨立的心態(tài)、客觀的視角和良好經(jīng)濟學素養(yǎng)的經(jīng)濟記者寥寥可數(shù)?!敦斀?jīng)》雜志期望能夠以此為中國經(jīng)濟新聞界培養(yǎng)出一批佼佼者,從而以自己的方式,為這場波瀾壯闊的改革向前推進盡綿薄之力。此外,匯集了《財經(jīng)》重點作品的第一本書——《引爆從1998開始》近日業(yè)已問世。
同時我們亦難掩惶惑。每月一次雜志上市時與讀者相會,繼而相知,12冊《財經(jīng)》尚不可言“盛宴”;若就64個頁碼來說,更自覺單薄。有言道,“生命在于運動,成長在于走動”。對于媒體,這種“走動”應當是各方面觀點、意見的不斷溝通?;蛉缫晃蛔x者希望的,為了賦予“車廂里的人們”更多的關注(這正是本刊在“發(fā)刊詞”中所承諾的),我們渴求更多地聆聽“車廂里的人們”的聲音。本期起《財經(jīng)》擴大了“讀者來信”的篇幅,亦屬此意。
當拓荒階段正成為歷史,就讓我們作出更多的嘗試和努力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