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偉
不久前,我到基層單位調研時發(fā)現,個別單位“適齡青年”不少,而團員發(fā)展工作卻是“空白點”。問及團干,得到的回答是:“適齡青年都二十六七歲了?!毖韵轮?這部分人已無發(fā)展價值。
那么,二十六七歲的青年到底還該不該發(fā)展呢?
大家都知道,《團章》對團員的年齡規(guī)定是14周歲以上、28周歲以下,在這個年齡段的青年,只要承認團的章程,愿意參加團的組織并在其中積極工作,執(zhí)行團的決議和按期交納團費,都可以申請加入共青團。二十六七歲的青年理所當然是發(fā)展的對象。
在現實生活中,二十六七歲的青年積極要求進步的大有人在,有的甚至還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但由于這些同志不是團員,沒有被團組織列為推優(yōu)的重點,入黨申請便常常被擱置。為愛護這些同志的政治生命,團組織也應該向二十六七歲的青年敞開大門。
一些團組織所以將二十六七歲的青年置于發(fā)展之外,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有畏難情緒。有的團干認為這個年齡段的人工作不好做,都要超齡了,讓人家入也不會入,何苦給自己找事干?再就是怕麻煩。多一個人就要多花一分心思去管理,而且這個年齡段的人入團一二年又要離團,一些團干因此便不愿意“折騰”。
團員發(fā)展是團組織的常項工作,更是團組織存在和壯大的前提。團組織的大門應向所有適齡青年敞開,及時把他們中的先進分子吸收到團員隊伍中來,切不可因為畏難和怕煩,把二十六七歲的青年拒之門外。
(作者單位:吉林省白城鐵路分局團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