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開羅進修阿拉伯語,這里最大的快樂就是到“留學生之家”看國內的錄像帶和各種雜志,我就是這樣喜歡上《中國青年》的。憑著與國內青年一樣的熱忱、激情和信念,我向你們表達我們的希望,為什么《中國青年》沒有中國留學生在國外的生活、思想認識和奮斗歷程的欄目和文章?我相信,每一位中國留學生在追求人生價值和為國奉獻中,具有更獨特的風貌,他們的脈搏與祖國息息相通。我希望,《中國青年》應該融進我們中國留學生及港、澳青年的音容笑貌,那樣她會更加的完整、繁榮和充滿活力。
駐埃及開羅大學中國留學生陳渝
美味
學校要舉行校慶,聽說屆時將有很多已功成名就的校友回校,學校那多日沒有油水的伙食里可見美味矣。于是大家共同為校慶倒計時。
校慶那天中午,我們早早便來到食堂,但看到的依舊是清湯寡水。
晚飯時,大家忽然發(fā)現(xiàn),菜的內容豐富起來,不僅肉多,骨頭也多,菜湯上還飄著一層厚厚的紅紅的油。進一步發(fā)掘,還找到了煮得稀爛的雞翅和雞爪,同桌的“大虎”還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一塊魚頭,樂得不得了。直到熄燈上床,我們還在不停地回味那些菜。聊累了,大家剛要睡,一直默不作聲的老大忽然讓我們睡意全無:“大家注意到沒有,那些菜,好像是校友們吃剩下的?!彼拇ńㄖ牧瞎I(yè)學校馬小軍
情智
有一道大家都已經說爛了的腦筋急轉彎試題:樹上停著十只鳥,開槍打落一只,余幾只?幾乎所有的人都會說,一只也不剩了,因為別的鳥都被嚇得飛走了。
一天,閑來無事,向一友出此題,卻得到一個不同的答案:“剩一只?!眴柶浜喂?答曰:“剩下的是母親,不忍離去?!逼鋾r,可見其眼中似有淚光。
我猛然想起,此友自幼喪父,是其母將其撫育成人的。
山東煙臺師范學院中文系戚德志
書道
秘書小劉頗好書法,恰巧新來的領導也好此道,兩人一談,相見恨晚,遂成至交。技藝切磋,互通往來,因此領導書法水平提高很快,不久即在一次書法比賽中奪魁,加入市書法協(xié)會。
后小劉幾經苦練,居然從省內的一次書法大賽中捧回金杯,加入了省書法協(xié)會,擔任了一個文秘閑職。返局后,小劉即風塵仆仆趕赴領導家中報喜。
領導依然那么客氣,卻絕口不提書法技藝之事。
第二天,領導找小劉談話,告訴他要處理好工作與業(yè)余愛好之間的關系問題。
湖南省臨湘市新群腸衣廠方國云
月票
自從公共汽車實行承包以后,我們這些拿月票的常被拒載。
那天好不容易上了輛收月票的車,還沒站穩(wěn),就上來一群小學生。司機和善地問道:“你們買票了嗎?”“我們有月票。”幾個孩子七嘴八舌。“為什么不坐前面那輛車呀?”“他們不讓上。”“那你們打投訴電話告他們?!薄案嬉矝]用,我們都打了好幾回了,每回都說處理也沒處理?!薄班?是這么回事。”“嚓”地一聲,汽車猛地停住,“滾,我這車也不拉你們!”
吉林白山市通化礦務局孫文彬
在熱心讀者的幫助下,《中國青年》每期都有新的變化和追求,我們希望繼續(xù)得到您的支持。我刊每期將設25名“熱心讀者”獎,其中好建議獎5名。下表評出的好文章得票多者會獲得由上海市清華科技函授學院提供的獎品,獲獎名單及好建議將刊登在第6期“讀者信箱”欄中。
來信請寄:北京西城區(qū)官園中國青年雜志社總編室(郵編100034)。本期統(tǒng)計截止日期為1998年4月20日。請依照下表內容填寫在信封背后,將您對文章的評價及對本刊的建議放在信封內,并在信封上注明“3期熱心讀者”。因來件太多,恕不復信。
1.您喜歡本期哪六篇文章
2.您最喜歡本期哪一張照片或美術作品
3.您不感興趣的文章和欄目
姓名
職業(yè)
年齡
郵政編碼
地址
學會鼓掌
領導在臺上講話,拉長聲調,停頓幾秒,掃視臺下——你得迅速作出反應,拍出一陣極其熱烈的掌聲。吵醒了他人?不要緊。領導表示衷心地感謝大家的支持,慰問辛苦工作的同志們——你得主動有所表示奉獻出一陣雷鳴。延長了會議時間?不要緊。
領導五音不全的高歌,“王八是烏龜,烏龜是王八”的幽默——你得微笑,得點頭,得左右稱贊并且不能忘了鼓掌。別怕掌聲蓋過了叫好聲,這是你有欣賞能力的表現(xiàn)……
否則,你就是不尊重領導,目中無人,擺架子,有想法,鬧情緒……一番語重心長“終究是為你好”的教育之后,保你臉上帶著掌聲。
江西郵電學校9512班袁衛(wèi)平
靠邊!靠邊!
學校門前是交通要道,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景象:一輛或者是兩輛警車在前頭開道,在刺耳的警笛中,警車還不時用喇叭喊話:“靠邊!”“靠邊!”明顯地透出不耐煩與粗野。緊跟警車的是一輛或是幾輛烏黑的小轎車,此情此景很容易讓人想起電影電視中常出現(xiàn)的“大人”出巡,威風八面的鏡頭。我們實在搞不清楚,車里的那些高官們(或許根本不是什么高官們),真的有萬分緊急的公務纏身?還是僅僅想耍一耍當權的威風呢?
江蘇揚州市電子工業(yè)學校王樹恒
吃出來的生活
假如人生是吃一串有酸有甜的葡萄,那么有怎樣的吃法,就應該有怎樣的人生。有一種人以為別人的葡萄總是酸的;有一種人認為別人的葡萄總是甜的。以為別人的葡萄是酸的人,總以為自己的那串才是最甜;以為別人的葡萄總是甜的人,固執(zhí)地抱怨自己的這串是最酸的。
哲學型的人說,不管酸甜,吃著就是幸福。藝術型的人說,待我將他們全釀成酒或晾成干,味道會更醉人。還有為數(shù)不少的人則忙于算計,生怕吃虧或不夠吃,這些人往往欲壑難填,少有快樂。
有一種人才吃了幾顆酸的,就認定整串葡萄是酸的。有一種人只吃了一顆甜的,就已非常感激人生。
還有一種人,或囫圇瞎吞,或味覺麻木了,絲毫感覺不出葡萄的酸甜,也就無所謂苦樂了。
人生是公平的,無論酸多甜少,還是甜多酸少,人人都只有一串葡萄,不管你愛不愛吃。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葡萄,卻有最佳吃法。
廣東省番禺市師范學校鄧偉強
歡迎參加“熱心讀者”活動
1997年第12期《中國青年》“熱心讀者”獲獎名單
山東泰安市機電設備總公司張志國
河北霸州市第一中學215班張穎
江蘇邳州市第二中學初三2班朱慧敏
江蘇南京工程學校97041班張勤
江蘇揚州大學師范學院102#范韻琴
江蘇鹽城師范學校9506班宋彥強
河南鄭州市十一中98.4班徐可
河南許昌師專97城建班崔偉森
河南洛陽兵器工業(yè)職大機電95班李臻
山東濟南大學財經系96營銷班曹志誠
山東濟寧市汶上縣苑莊鎮(zhèn)尹村郭克旺
四川建材校江油分校機委97級楊如軍
四川德陽市郵電局孝泉支局李海霞
重慶明佳光電儀器廠團委吳寧君
北京市朝陽區(qū)黃木場6號萬慧春
解放軍83024部隊68分隊程春
安徽六安師專政史9502顧沖
湖北十堰市東森汽車密封件廠劉賢兵
陜西咸陽市渭河發(fā)電廠資料室王昌幸
山西太原市建筑工程學校工民建徐敏
廣東韶關大學中文系95文秘歐陽國英
寧夏海原縣城建局羅玉林
云南建材工業(yè)學校95電化張遠軍
福建仙游縣榜頭鎮(zhèn)芹山村郭俊方
解放軍36312部隊89分隊張廣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