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厚
有了電腦寫作之后,出現(xiàn)“換筆”,現(xiàn)在有了電子圖書,可以“換讀”了——換讀書為“讀碟”?!白x碟”,不但省卻手捧厚書之勞,還有免除在書架、床底、柜上柜下尋尋覓覓挑挑揀揀搬搬運運之苦,而有了“駕輕就‘書”自由往復的游戲之樂。
這種游戲之樂,還在于使你徹底領略到文學的幻真性。文學理論說,文學具有幻真性(虛擬性、間接性或非物質性)——你手捧沉甸甸的書看著黑黑的文字,但是那黑黑的文字所連綴成的內容、形象,只能在你的腦海里出現(xiàn)??墒呛仙蠒€有厚厚的書本很物質地存在那里——不管在書架還是在床底。于是你心理很踏實很充實——文人胸有萬卷書的那份充實感恐怕就產生于此。于是文學的幻真性在你心里就大打折扣?,F(xiàn)在呢,你玩著電腦,也看著黑黑的文字,可是它們不在你的手里,只在屏幕上,一關機,什么也沒有了,只剩下一張紙樣輕的小圓鏡似的東西。于是你恍然大悟,原來文學本來就是以假作真以假亂真虛無縹緲的東西,是徹頭徹尾的幻真之物。——所以,如今“讀碟”,也就是真正在“讀幻真”。當然,此時那份充實感依然存在,不過是從承受著空間之擠壓萬卷書的物質之重,變成承受空間之疏朗一些小碟子的物質之輕。這是一種如釋重負的解放感,一種生命樂于承受之輕。
這種樂于承受之輕,其實是游戲精神下的思維-創(chuàng)作革命,它帶給我們的是全新的閱讀-寫作氛圍。自來,爬格子是文人的“使命”,不管你樂意不樂意,都是不得不然的沉重、艱辛的宿命。這種沉重艱辛,不僅來自對一部部厚如磚頭的書本的翻閱擺弄,更來自群書圍城里的孤獨、寂寞。——現(xiàn)在好了,你面對屏幕里幻真的文字,它們不是死的,而是被你玩弄于股掌之中的活物,可以任你所需小大由之。并且,更重要更有趣的,你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例如半個或一兩個小時內——,在一只光盤的幾十部上百部著作中自由往復如若沖浪于萬頃波濤翱翔在萬里云天,鳥瞰駕馭著大千世界,心頭掠過種種妙不可言的想象聯(lián)想比較分析綜合……,胸中油然升起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成功之感,而這是在搬讀書本磚頭的遲緩沉重的勞作中無法感受和享受到的快樂和輕松,如果同時能從網(wǎng)上快速截取瀏覽更多的有關信息,那么你就成了閱讀之神寫作之仙了。要知道,由此而來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之快捷之多樣之頻繁,永遠是傳統(tǒng)的書本閱讀所望塵莫及的!做學問如今變成帶有游戲性的“玩學問”,書房即使再簡陋狹小,也能毫無酸味地說,何陋之有,何孤之有,因為我只有快樂、輕松和創(chuàng)造。
話說回來,“讀碟”固然有讀書所不及的種種樂趣,然而目前的電子圖書,在技術設計上還存在種種不如人意之處。比如想要在文本上勾勾畫畫,批批注注,還要把某句、某段文本剪貼插入自己的文本稿件中引用,或者希望根據(jù)某個主題詞索引一下子找到電子文本中的某一頁,等等,現(xiàn)在這些功能都沒有。實在想把某句插入自己文本,就得打開電子圖書,記下選用的語句,再一個字一個字往自己文本上輸入,或者照著打印在紙上的那頁文字的某句,一個字一個字輸入自己的文本,還有一個笨法子,把自己的文本留出要插入的文字的空當,打印在紙上后,再把需要的那句文字從也是打印出來的那頁電子書上剪貼到那空當里。真的很不方便。但愿今后的電子出版物能健全這些功能,給讀者更多的便利。
(《家庭圖書集錦》,紅旗出版社出版,青蘋果數(shù)據(jù)中心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