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ul Crook
PoliticalCorrectness并不是什么口號(《讀書》一九九五年第三期《留戀“大熔爐”》),只不過是一群美國保守人士謾罵革新的輕蔑用語。其實反對使用nigger稱黑人,用chink稱華人,用faggot稱同性戀者的人都可稱為Political Correctness的門徒。
依我看,思維不僵死,心胸不狹隘的人(自然包括《讀書》的讀者),應當歡迎語言的演變,贊成語言反映當今民族平等,性別平等的理想。中文幾十年前放棄少數(shù)民族名稱里常見的犬字旁難道也算犯了什么PC的忌。我倒覺得現(xiàn)在不妨趁著婦女大會來臨之際干脆也改掉那些女字旁的貶義字,例如“嫉妒”之類:不知如果吃醋時的心理一直被大家寫作
語言文字的更新固然需要一個篩選過程。思想意識上符合潮流但修辭上實在難以忍受的,像Chairperson這樣羅里羅嗦的詞,恐怕長不了。但無論如何,我看諸位沒有必要隨大溜,不經(jīng)思考信口開河血口噴人一通謾罵再踏上一只腳,非跟新鮮語言過意不去。倒是不如發(fā)明一個新詞PoliticallyObnoxious來說那些因循守舊、害怕大同世界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