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群
僅僅不到10年的時間,一座現(xiàn)代化的城市便拔地而起,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如果要書寫中國10年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深圳,就一定是其中最有光彩的一筆。
深圳,寄托著無數(shù)有志者的向往與追求;深圳,也帶給無數(shù)思考者困惑和疑慮。當“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巨幅標語醒目豎起的時候,時間和效率就慷慨地帶來深圳建設的日新月異。然而,就在同時,關注著深圳的無數(shù)眼睛中也隨之流露出一種憂慮:深圳會不會成為一個商品世界的萬花筒?深圳會不會隱含著繁榮中的墮落?深圳人會不會只認錢,不認人?如此等等。
最有說服力的答復,不是臉紅脖子粗的爭辯,也不是堵住別人嘴不讓說話的一面之詞。最有說服力的,是勝于雄辯的事實,哪怕它不怎么起眼,然而它實實在在存在于平凡的生活中。
當我們深入到深圳青年的生活角落,我們發(fā)現(xiàn),年輕的深圳人在建設現(xiàn)代化城市的同時,也用心血和汗水創(chuàng)造著一個真誠與正義的世界。在建設物質(zhì)文明的同時,也孜孜以求地建設著精神文明,他們在盡力。
這里,僅向大家介紹一下發(fā)生在共青團深圳市委青年權益保護部里的幾樁新鮮事。
請撥熱線電話:243039
通訊設備的普及與發(fā)達,是一個城市現(xiàn)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今日深圳,“電燈電話”的“共產(chǎn)主義”早已實現(xiàn),就連BB傳呼機、移動電話也不為鮮見。一條條電話線路把深圳與世界緊緊相聯(lián),一條條電話線路為深圳輸送著源源不斷的物質(zhì)財富。一個電話,就是一個信息,一筆生意,一次談判成交。電話,無疑在深圳人經(jīng)濟生活中占據(jù)了不可缺少的位置。而電話的另一種妙用,也同時啟迪著聰明的深圳人的大腦。深圳團市委青年權益保護部充分利用電話的功能,嘗試著在青少年中開辟了“為您服務”的熱線電話:當您心事重重而又不便與親朋商量時,當您疑問多多而又找不到答案時,請您撥通243039。電話,不僅服務于有形的經(jīng)濟生活,也服務于無形的精神世界。
——243039,我是某公司業(yè)務員,來到深圳工作,人地生疏,沒有朋友,我覺得孤獨,世態(tài)炎涼,我該怎么辦?
咨詢員解答:不要先下結論,初來乍到,總要有個過程;你的業(yè)務僅限于貿(mào)易往來,接觸面窄,建議擴大交往圈子,多參加公益活動,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一席誠懇的交談,溫暖了一顆苦悶的心。
——243039,我是一個中學生,今年15歲,我看到其他同學有了男朋友,覺得自己沒有,面子上過不去,就也交了朋友,現(xiàn)在弄得有了身孕,我不敢告訴父母,去墮胎,又沒有證明,只有死路一條了。
咨詢員解答:無知和盲目的虛榮釀成人生的苦果,這個代價應該換來對人生的正確理解,好好汲取教訓;事情已出,包也包不住,還是應該告訴父母,父母雖然會生氣,但一定能給你以正確的幫助;你還小,路還長,當自愛自重,愛惜名譽,愛惜生命。
一番真誠的批評開導,小姑娘在眼淚中明白了人生的路該怎么走。
——243039,我失戀了(痛哭失聲),我戀愛了3年,從沒有如此癡情,可我的女朋友竟被我的朋友挖了墻角,我已經(jīng)好幾天吃不下飯,我現(xiàn)在要和我哥哥一起去“搞顛”他。
“你不能這樣做。感情不可以勉強,無論是不是挖墻角,都表明女方對你的感情還不夠,處理問題要理智?!?/p>
“我就是受不了,就是很沖動,我沒法把握自己?!?/p>
“你算什么男子漢,堂堂大丈夫這么沒出息,誰會愛你!朋友,試著出去旅游一趟,散散心,讓自己平靜下來,你會重新發(fā)現(xiàn)感情應有的歸宿?!?/p>
一陣唇槍舌戰(zhàn),小伙子終于在循循善誘中接受了忠告,一場“惡性事故”得到緩解。
——243039,我現(xiàn)在成為一個“第三者”,我愛上他,他也愛我,我們已經(jīng)同居了3個月,偶然中才知道他在外地已有妻兒老小,可是,我在感情上無法和他分離,而良心上又常常受到譴責。怎么辦?
“退出‘第三者的角色,男方不離婚,又隱瞞實情,即使他現(xiàn)在把感情的砝碼放在你一邊,也是對你的傷害和不尊重。另一方面,你總是偷偷摸摸,提心吊膽地過日子,這心靈的煎熬、社會的壓力會成為你無法承受的十字架,你很快會衰老,你才22歲,天涯何處無芳草,為什么要自己把自己的路堵死?”
實實在在,入情入理,,姑娘的心里敞亮多了,半個月后,243039的鈴聲再度響起時,姑娘已試著得到解脫。
如今,243039,已成為深圳青年的知心朋友,一個243039,為一顆顆陌生孤寂的心靈架起了溝通理解的橋梁,成為引導青年積極向上,樂觀生活的重要渠道。誰能說,當著一顆顆痛苦、憂郁、茫然的心靈變得健康、充實、堅韌起來的時候,這不是一種穩(wěn)定的社會、促進發(fā)展的巨大力量呢?誰能說,我們的社會不由此而變得和諧、文明、充滿活力呢?細胞雖小,能量不小。
“主心骨”和“保護神”
正義與公道,是人類文明的永恒追求。
一個社會能夠伸張正義,主持公道,使公民的權益得到保護,這個社會就會給人以安全感、可信賴感,社會以其自身的魁力,形成一種凝聚力和向心力。哲人曾經(jīng)從相反的推理告訴我們同樣的道理:“哪里沒有真正的正義,哪里就不可能有靠對公理的共同承認而聯(lián)系在一起的人類集體,因而也就不可能有人民?!?/p>
站在這樣的高度,認識和理解自己的職責,深圳團市委青少年權益保護部創(chuàng)立了“維護青少年權益服務中心”,這使他們以切實的行動完成著自己的角色塑造,努力成為青少年利益的代言人、主心骨和保護神,在特區(qū)特殊的情況下發(fā)揮著獨特的功能。
一天下午,有20多位青年工人涌進服務中心,投訴家用工業(yè)公司屬進口貿(mào)易公司與港商合作的東升電子廠因故停產(chǎn)后,港商所欠全廠170多名工人4個月獎金、津貼和中方應發(fā)工資、加班費共10多萬元,影響了工人們的基本生活。
“相信你們能為我們作主,能幫我們解決問題?!币粡垙埬樕铣錆M信賴和希望。
“如解決不了,我們就罷工,就去找市委、市政府?!币粡垙埬樕贤钢鴽_動和惱怒。
工作人員十分誠懇:“你們依靠組織,相信組織,做得對,找對了門。請給我們一點時間,2天內(nèi)一定給你們答復。”
沒有推諉、搪塞。有的是說辦就辦的行動。第2天,服務中心找到各有關部門負責人,把問題往桌面上一擱,幾條措施形成了。半個月之內(nèi),問題徹底解決。
這或許就是“深圳速度”,這或許就叫“深圳效率”。在速度和效率的基礎上,樹起威信的大廈。
維權服務中心剛剛成立兩個多月,他們就直接處理了青年投訴23宗,并轉至有關部門處理21宗。五洋制品廠違法拘禁兩個工人一夜,接到投訴后,他們迅速核實情況,并通過新聞媒介,對此類侵犯工人人身權利的現(xiàn)象如體罰、搜身、拘禁等,給以“曝光”。外來工人蔣招根,在一家外資企業(yè)因工斷臂,廠方想推卸責任,不管不問,維權中心把此事捅上《深圳法制報》第一版,引起全社會關注,廠方態(tài)度馬上大變。蔣招根眼含熱淚感謝維權中心的同志:“如果不是你們,我以后的日子不知該怎樣過,現(xiàn)在我看到了希望?!?/p>
以一儆百,不簡單地就事論事,維權服務中心利用2個整天,開展宣傳咨詢服務日活動,發(fā)出宣傳資料3000份,接受咨詢226人次,接受投訴22宗。同時發(fā)出3000份《外來青工權益保障情況調(diào)查表》,進行集市問卷調(diào)查。他們整理出《青年臨時工渴望關心——我市外來青年狀況調(diào)查分析報告之一》,送市政府幾位主要領導同志。有關副市長批示:“這個調(diào)查很好,所提的幾條建議也都應當辦。建議批轉工會、共青團及經(jīng)發(fā)局、宣傳部等有關部門研究落實?!彼麄冋沓霭偌移髽I(yè)違反勞動條例情況的綜合資料提供給勞動監(jiān)察大隊,現(xiàn)正逐一檢查處理。
“公理是從正義之泉中流出來的泉水”。這泉水滋潤著人的理性,人的尊嚴,也潤滑著社會機器中犬牙交錯的每一個齒輪。
“義工隊”——“深圳特產(chǎn)”
寫完上面的事情,或許有人會說,他們這一定是有償服務,也是為了賺錢而已。唉,也難怪,人們似乎習慣了以偏見代替一切的思路。
那么事實是怎樣的呢?一位貧窮老區(qū)的來信道出了真貌:“真使人想像不到,在當今金錢燙手的情況下,你們在經(jīng)濟鬧市,中國開放的窗口打出了‘義務的旗幟?!?/p>
這就是事實的全部。在深圳,活躍著一支由青年知識分子自發(fā)組成的“義務社會工作隊”,為社會服務,為人民服務,不講報酬,自覺自愿,義務盡責,這是深圳的“特產(chǎn)”也是深圳的光彩。這支隊伍越來越大,至今,已從最初的19人發(fā)展為43人,他們成立起“深圳市青少年義務社會聯(lián)合會”。
我信手翻閱過幾份義工隊員的申請書,我從中發(fā)現(xiàn)了高尚。
呂維,一位銀行的女經(jīng)濟師。她這樣寫道:“因為我有慈祥的雙親,所以,我希望天下的老人都能安度晚年:因為我有過快樂的童年,所以,我希望所有的兒童都幸福、快樂;因為我有美滿的家庭,所以,我希望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因為我有一份安定的工作,所以,我希望我的同齡人都能安居樂業(yè)。為了報答生活對我的厚愛,我要為我們的社會和身邊的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盡一點微薄之力?!?/p>
董世革,一位大學畢業(yè)的團干部,他這樣寫道:“我希望通過我的勞動能使更多人的權益得到保護,使更多年輕人得到快樂。懇望遂愿?!?/p>
王勇海,一位從事貿(mào)易工作的小伙子,他這樣寫道:“本人熱愛特區(qū),樂于助人,希望能為我們大家的鵬程多出一分力,發(fā)一分光。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的情操也得到升華?!?/p>
我也聽到過有關義工隊員的許多故事,我從中感受到美好。
義工隊員陳俞明,家住得很遠,但無論刮風下雨,從不耽誤一次熱線電話值班,她的丈夫十分理解和支持她,常常開著小車送她上崗。
義工隊員孫蘊,是《深圳青年》的女記者,那天,出差歸來,飯沒吃,家不回,大包小包,連跑帶顛趕來參加義工隊工作會議。
義工隊員張凱燕,年近40,老北大人,參加義工隊后,感到很有意義,就不僅把自己的妹妹張海燕動員來隊,又發(fā)動本單位黨辦的李維也成為義工隊的一員。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那個瘦小精干的何學文,來到深圳團市委青少年權益保護部前,是一個大縣的團縣委書記,不知怎么就看好了維權工作,連踢帶打地撲騰起這項事業(yè)來,“熱線電話”、“青年信箱”、“義工隊”,都是從他那個從不閑著的大腦中轉出來的點子。權益部的牌子挺大,人頭不多,他說:“我就是要1個人做100個人的事?!笔前?,事兒還真叫他辦成了。他和他的這幫人還有更遠大的抱負和規(guī)劃,有的已見端倪,有的已初具規(guī)模。他說:“現(xiàn)在還不是寫的時候,再過兩年,我們的事業(yè)就像樣了?!蔽倚?!
那天,在義工隊歡快的聯(lián)誼會上,望著一張張朝氣蓬勃的青春笑臉,我突然想到這樣一句話:“一旦公共服務不再成為公民的主要事情,并且公民寧愿掏自己的腰包而又不愿本人親自來服務的時候,國家就已經(jīng)瀕臨毀滅了?!边@說的是一種悲劇。而一旦公共服務成為公民自覺自愿的事情,那么,這個國家就一定是繁榮和穩(wěn)固的。我想到,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幸運無疑寄托在我眼前這群以及和他們一樣的全體公民身上,無論年輕的還是年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