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祖國》一書,介紹女革命家秋瑾條文中說:一九○六年由秋瑾主辦的《中國女報》是中國第一張婦女報紙。
浙江人民出版社《新聞學簡明詞典》中國新聞事業(yè)欄目中寫道:一八九八年七月二十四日創(chuàng)刊,在上海出版的由“中國女學會”主辦的《女學報》是近代第一份女報。主筆有康有為的女兒康同薇、梁啟超的夫人李蕙仙、上海杜墅里女學堂的教子張?zhí)N華等二十二人。是一張對開紙單面石印大張報紙。
《新聞學簡明詞典》也有《中國女報》詞目,但它只注明是清末女革命家秋瑾主辦的綜合性婦女月刊,一九○七年一月二日(清光緒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創(chuàng)刊于上海。
請協(xié)助我弄清那個說法對。
遼寧錦州華光電子管廠李鴻江
李鴻江同志:
您提出的問題,簡復如下:
一,第一個參加辦報活動的中國婦女是裘毓芳。裘字梅侶,江蘇無錫人。一八九八年五月十一日《無錫白話報》在無錫創(chuàng)刊,她和叔父裘廷
二,第一個中國婦女的報紙,是一八九八年七月二十四日在上海西門外文元坊創(chuàng)刊的《女學報》。這份報紙是旬刊,每期出單面石印一大張。設有新聞、論說、征文等欄目。以提倡女學,宣傳男女平等為宗旨。主辦單位是中國女學會,參加編輯工作的先后有康同薇、李蕙仙等,前者是康有為的女兒,后者是梁啟超的夫人,都是當時婦女界的知名人士。戊戌政變后???。
三,在此以后,上海還出版過一家同名的有影響的《女學報》。這份《女學報》創(chuàng)刊于一八九九年,初創(chuàng)時名為《女報》,不久???。一九○二年五月八日恢復出版。一九○三年二月二十七日以后才改名《女學報》,繼續(xù)出版到同年十一月??_@份報紙的主編人陳擷芬,是著名的《蘇報》主人陳范的女兒。因為附在《蘇報》內(nèi)印刷,因此在社會上也被稱為“女蘇報”。陳擷芬在《蘇報》案爆發(fā)后,繼續(xù)在國內(nèi)外辦報,成為當時很有影響的女新聞工作者。
四,一九○三至一九○七年這四年間,我國婦女在國內(nèi)外創(chuàng)辦的婦女報刊,舉其大者,還有《嶺南女學新報》(一九○三廣州)、《婦孺報》(一九○四廣州)、《女界燈學報》(一九○四佛山)、《女子世界》(一九○四上海)、《女子魂》(一九○四東京)、《北京女報》(一九○五北京)、《女鏡報》(一九○五廣州)、《中國新女界雜志》(一九○七東京)、《神州女報》(一九○七上海)等十三四種。其中,《女子世界》先后出版兩年十七期,在國內(nèi)有較大影響。
五,《中國女報》是一九○七年的春天在上海創(chuàng)刊的,社址在上海北四川路厚德里九十一號。主編人是秋瑾和陳伯平。以宣傳民主革命和婦女解放為宗旨。是我國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最有影響的婦女報刊。遺憾的是,它只出版過兩期,第三期還沒編好,就因為主持人被捕遇害,被迫??恕?/p>
根據(jù)以上所述,中國最早的婦女報紙應該是一八九八年創(chuàng)刊的《女學報》,而不是一九○七年才創(chuàng)刊的《中國女報》。中國青年出版社《祖國》一書關于“《中國女報》是中國第一張婦女的報紙”的提法(見該書246頁),是不對的。在這個問題上,《新聞學簡明辭典》的介紹,比較符合實際。但這部《辭典》把《中國女報》的創(chuàng)刊時間記為一九○七年一月二日(光緒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則是錯誤的。根據(jù)北京大學收藏的《中國女報》的原件,她的創(chuàng)刊日期應是一九○七年一月十四日(光緒三十二年十二月初一日)。
中國人民大學方漢奇
一九八四年十月三日